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57章 给滨王出主意
    滨王很郁闷,他是真不想当这个官。

    让一个王爷当知州,这是大昌王朝从未有过的事。

    可是皇上说了,覃州地邪,在这里当知府的人接连出事,得让有皇室血脉的人来镇压一下。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滨王也不好推辞。

    不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滨王先做三年知府。

    覃州城的官员也是见了世面了,竟然让一个王爷来当知府,那还不是王爷说什么就是什么,谁敢有异议。

    “我是真不想当。”滨王向高娥吐槽。

    “王爷生来受百姓供养,如今为百姓做点事也是应该的。”高娥笑吟吟的说。

    “可是我做什么?”滨王摊手“若是有什么冤假错案我给平反了?”

    “所谓的案子,在普通百姓的生活里本来就少,更不要说冤假错案,只是发生一起之后影响力比较大。”高娥笑着说。

    “那我做什么?”滨王更迷惑了。

    高娥想了想:“要是王爷实在不知道做什么,那就……丈量覃州的土地。”

    “啊?”滨王不解。

    “如今不是奴变吗?听说覃州下面也有动乱,王爷趁机重新丈量一下土地,以后赋税什么的也好确定。”

    滨王一想也是,赋税一直都是朝廷的大问题。

    “至于已经无主的土地,不妨暂时收到官府名下,由官府直接租给佃户,只是佃户的赋税要略高于农户。”高娥提议。

    滨王听高娥这样说皱眉:“此法岂不是让朝廷成了地主。”

    “这只是暂时的。”高娥也没打算一直这样“等到佃户手里有了银子,可以直接从官府手里买,如此也可以平衡地价。”

    滨王沉默。

    让他直接管这些百姓他不知道怎么下手,但是很清楚朝廷、大族和百姓的利益和矛盾,高娥的办法的确可以抑制一下地主的扩大。

    以往这样的时候,土地还是会被地主兼并。

    小地主成了大地主,大地主成了氏族,便成了朝廷的麻烦。

    虽然高娥这样说在管理上依然存在问题,但是可以尝试一下。

    高娥看滨王沉默也不继续说,她给滨王这个提议,缓解了别的矛盾,却让朝廷和普通百姓直接对上,没了地主阶级的缓冲,也会有别的问题。

    “咱们可以试试。”滨王点头。

    “是王爷可以试试,我能试什么。”高娥没好气的说。

    滨王想高娥倒是把自己摘的干净。

    他在合县停留了两天,始终没见金如意,知道金如意不想见他,看来他们两个是真的过去了。

    其实就这样顺其自然也挺好。

    覃州城重建需要很多东西,有些人家重建不起来干脆把地给卖了。

    趁着这个机会高娥在覃州城买了很大一块地,打算以后宽裕了,可以把欢喜煮的总店搬到覃州城。

    严夫人经历了这次的事也没心思做欢喜煮了,只想陪着严铮,等严铮有了功名就跟着严铮。

    还有就是覃州城的蜂窝煤铺子又重新开业。

    这次没有邓誉搞的那么多名头,蜂窝煤的价格也恢复到正常,之前去批发蜂窝煤的那些人没有了利润也不批发了。

    麻烦的是覃州城好几家挂着鸡鸣山蜂窝煤的名头,金谷生只好找了响器队,一路敲打着宣告鸡鸣山蜂窝煤只有一家。

    别家虽然恼火也不敢说什么,谁让他们是假的。

    年前高娥的产业都恢复了正常,连珍珠都开始卖了。

    虽然下面奴变没有结束,可是权贵富贾之家的女眷还是要美美的。

    皇室喜欢珍珠,民间喜欢珍珠更甚。

    更听闻食用珍珠可以让肌肤如珍珠一般有光泽,珍珠的消耗就更大。

    高娥听到这个说法有些一言难尽,虽然的确有珍珠养肤的,可是口服珍想让肌肤像珍珠一样有光泽,就有点巫术的感觉。

    不过这和她没什么关系,她只负责卖珍珠。

    卖的时间长了,她手里有很多珍珠的事慢慢就有人知道了。

    不过最早来找她的竟然是杜维清。

    “你那池塘里养的是不是珍珠?”杜维清狐疑的看着高娥。

    “嗯。”高娥也不隐瞒。

    杜维清一阵兴奋,怪不得高娥那么早就有了建书院的心思,原来他有这样的底气:“如此说来, 书院是不是可以再多建点房舍?藏书楼和碑林是不是也可以开始了?”

    “杜先生,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高娥无语的看着杜维清。

    之前干旱的时候,已经建了一批屋舍,如今书院的房子还有空的,杜维清怎么又惦记上这件事了。

    “我们要有点远见。”杜维清知道高娥有珍珠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了。

    这些年他容易吗?

    他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为了这个书院精打细算,别人说他一身铜臭他都无力反驳。

    如今知道高娥有钱了,顿时就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感觉。

    “我看了,明年春闱,只要科考没舞弊,金朝登榜是板上钉钉的,还有陈兄带回来的那六个人,少说有三个能登榜。”

    “这样就四个了,剩下的保守估计能有两个。咱们这样刚建的书院,一年有六个登榜,肯定会名声大噪,到时候来求学的人肯定是络绎不绝。”

    “一下子来那么多人,我们也不好全给拒了,总要留下一些。”杜维清这样说着,好像已经开始对着大量的学子挑挑拣拣了。

    当初他和高娥打赌输了,就一直留到现在。

    其实连他自己都想不到,这么短的时间书院能发展这么快。

    高娥有些无语的看着杜维清:“你一个文人,怎么突然有种财大气粗的感觉。”

    “不得不说,财大气粗的感觉真好。”杜维清有一种翻身做主人的感觉。

    高娥想笑:“这件事你去找谢师傅商量。”

    “好嘞。”杜维清知道这件事成了。

    今年过年又是异常的热闹,倒不是吃喝的有多好,而是日子有了盼头,人就有了精气神。

    过完年就开始筹备书院的学子一起去京城的事。

    不过在这之前,高娥得先把他们到京城之后的落脚地安排好。

    喜欢耕读人家请大家收藏:耕读人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耕读人家请大家收藏:耕读人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