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56章 阮福生
    不光卢二娘是这样,金谷生和金如意也是这样,平时高娥并不过问。

    雷氏想想也是:“哎,这世道有人活不下去,有人还是到处跑着赚钱。”

    两个人闲聊了一会儿,曹大人那边总算是得空,高娥去找曹大人了。

    “我正好有事找你。”曹耿给高娥倒茶,茶叶还是高娥给的。

    曹耿到现在都住在高娥的客栈里,建衙门的文书到现在都没有批下来。

    “什么事?”高娥觉得和蚕丝有关。

    “听说丝绸运到海外价格十倍,换回各种香料、彩宝、红木又大赚一笔,刚好这两年桑蚕减少,出海的商人在翻倍收丝绸。”曹耿笑着说“高老板又要大赚一笔了。”

    高娥现在手里的确有不少丝绸。

    经过这两年的发展,他们织坊的丝绸质量已经很好,数量也很稳定。

    今年高娥没有出去卖,货还都在手里。

    高娥垂眸想了一下:“曹大人可有严大人的消息?”

    曹耿不知道高娥为何突然问这个:“听说严大人带人到处遣返流民,只要不回原籍就视为反贼,忙的很。”

    “就是说现在人不在覃州城。”

    曹耿点头:“不在。”

    “我知道了。”高娥知道邓誉为什么敢那么嚣张。

    “有人同我商议,让我以衙门的名义收丝绸,给我三成。”曹耿比划。

    “这是想压价?”高娥瞬间明白。

    “都找我谈,压价估计压不了多少,但是可以把货全收了。”

    高娥想想也是:“看来曹大人也要大赚一笔了。”

    “唉。”曹耿自嘲的笑了起来“我没赚这个钱的命,高老板最近的访客可能会有点多。”

    高娥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她找曹耿就是为了打听严从芳的消息。

    严从芳到底在盘算什么,竟然让邓誉活这么长时间,给她惹麻烦。

    回到坝头村卢二娘已经带着三位商贾在那里等着了。

    “东家,他们都想买咱们的丝绸。”卢二娘一板一眼的说。

    高娥招呼他们进了院子:“我只和直接出海的人谈。”

    阮福生兴奋的往前一步行礼:“我们阮家是直接出海的。”

    高娥打量了一下:“你打算要多少丝绸。”

    “高老板有多少我就要要多少,价格好商量。”阮福生阔气的说。

    “除了价格之外,我想阮公子在海外给我带回来几样东西。”高娥看着阮福生。

    “这个……”阮福生犹豫“我们的商船有固定航线,若是遇不到高老板想要的东西,就无法带回来。”

    “我知道。”高娥点头“我也不会强求。但是阮公子若是能从海外带回我想要的东西,我以后可以和阮公子固定合作。”

    阮福生一听心中狂喜:“高老板要带什么东西?”

    高娥让他等了一会儿,画了土豆和红薯出来。

    她不确定这玩意儿现在在海外叫什么,所以拿着画最好找。

    阮福生看了看画,指着土豆:“这个我见过,可以带回来。”

    “好。”高娥点头“我也会和别的出海的商人合作,阮公子不介意吧?”

    阮福生想吞下高娥所有的货,犹豫了一下:“若高老板需要什么我们就能给带回来什么,是不是就可以和我们一家合作?”

    高娥不管他自己怎么运作,只要能把东西给她带回来就行:“可以。”

    阮福生开心。

    当即高娥把所有的丝绸卖给阮福生,阮福生收到足够的丝绸当天就离开了。

    “万一他带不回东家想要的东西怎么办?”卢二娘担心。

    “你觉得这丝绸的价格怎么样?”高娥没有正面回答。

    “市价翻倍,已经是很好的价格。”卢二娘直接说。

    “价格已经没问题,我们又不赔本,剩下的就看对方的信誉了。”

    卢二娘想想也是。

    他们又不是只有这一批丝绸,往后每年都会有丝绸。

    高娥想有了红薯和土豆,能养活的人就更多了,等到奴变结束,也能快速的有粮食。

    这段时间高娥挺担心邓誉再有什么动作,结果一点消息都没有,难道是被吓破胆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吓破胆了,因为邓家摊上了大事:鼓动民变。

    世家大族本是同气连枝,邓家在这个节骨眼上鼓动民变,就是动了别的大族的利益,于是都联合起来要求严惩邓家。

    为了让皇上严惩邓家,他们供出了邓家不少罪名,甚至还编造了不少,都够邓家满门抄斩了。

    其实那些大族也不傻,不会轻易的认为邓家会鼓动民变。

    主要是因为邓家败落的厉害,吃相过于难看,之前支持庆王一事已经惹的别人不满。

    这种败落的家族什么事都做的出来,鼓动民变把所有人都拉下水这种事估计也做的出来。

    许博彦、莫寻和严从芳坐在草亭里,在商议接下来的事。

    促成邓家到这个地步的就是他们三个。

    “这次大族联合起来按死邓家,到时候奴制真的改革,他们的反扑也会很厉害,除非……”莫寻分析。

    “除非奴制改革之后,那些成了良籍的贱奴和佃户十分安稳。”许博彦自然知道。

    “那得要很多粮食。”严从芳皱眉。

    这是个无解的难题。

    奴制虽然改革了,那些成了良籍的贱奴没有地,或者只有很少的地,想养活他们太难了,估计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又卖身成了贱奴。

    “我这边……”许博彦说出这三个字就沉默了。

    他们再怎么运筹帷幄也不会无中生有。

    种粮食需要周期,这个周期里就有很多变故。

    三个人沉默了许久。

    “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许博彦苦笑了一下“这段时间一些地方已经杀了不少地主,到时候我们争取能把这些地分下去。”

    两个人无奈的点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临近年关,高娥收到的最好的消息是邓誉被抓走了。

    不是被撤职了,而是被抓走,肯定是大事。

    为此高娥还喝了两杯庆祝,总算不用担心邓誉报复。

    而新来的覃州城知府竟然是滨王。

    这个向来不问朝政的闲散王爷竟然开始当官了?

    世道果真变了。

    喜欢耕读人家请大家收藏:耕读人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耕读人家请大家收藏:耕读人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