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四十五章 雷厉风行,君臣合力挽狂澜
    东宫的灯火亮了一夜。

    李承乾返回后,毫无睡意,立刻召来绝对忠诚的东宫属官,将赵牧点拨的几点疑窦细细分派下去,要求他们动用一切隐秘渠道,在天亮前尽可能多地核实线索。

    他自己则铺纸研墨,将方才与赵牧的对谈,以及自己梳理出的破案思路,条理清晰地写成一份密奏,字字斟酌,务求一击必中。

    拂晓时分,宫门初开。

    李承乾手持密奏,直奔两仪殿。

    他知道,这个时辰,父皇通常已在批阅奏疏。

    李世民果然已在殿中。

    贡院弊案他昨夜已知晓,正为此事震怒且棘手。

    世家此举太过阴毒,直接冲击科举公平和朝廷威信,但对方手脚干净,留下的所谓“证据”看似铁板一块,一时竟让他有种无处下手的憋闷感。

    见到太子一脸肃穆却又目光坚定地进来,他放下朱笔,沉声道:“承乾,何事如此匆忙?”

    “父皇,儿臣为贡院弊案而来!”

    李承乾将密奏高举过顶。

    “儿臣已查明,此案漏洞百出,实乃构陷!”

    “此为儿臣梳理的疑点及查证方向,请父皇御览!”

    王德接过密奏,呈于御案。

    李世民快速浏览着,越看,眼中的怒意便越是转化为惊异和锐利的光芒。

    纸张来源,时间矛盾,银钱线索,验尸关键……太子所呈的这几条思路,每一条都精准地打在了案件最可疑,最薄弱的环节之上,与他昨夜感到的违和处不谋而合,且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

    这绝非太子平日能独自想到的层次。

    李世民瞬间明了,这背后定然又有那位“高人”的手笔。

    但此刻他无暇细究这个,破案才是第一要务。

    “好!好!承乾,你做得很好!”

    李世民猛地合上奏疏,脸上多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掌控一切的帝王锐气。

    “有此方向,何愁奸佞不除!”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达一连串命令,效率高得惊人:

    “传朕密旨:令大理寺卿戴胄,即刻选派其手下最得力,口风最严的仵作,重新验尸!重点查验脖颈勒痕,指甲缝残留,口中异物,朕要最详尽,最确切的尸格!”

    “令百骑司都尉,亲自带人,秘密控制长安城内所有售卖薛涛笺的文房店铺掌柜及伙计,隔离讯问,严查近五日所有购买记录,尤其是大宗购买者,名单即刻呈报!”

    “令京兆尹,配合百骑司,派精干吏员,仔细甄别那袋贿银,每一枚都要查看是否有特殊戳记。同时,暗中监控所有与崔,卢等家往来密切的钱庄,银楼,若有异常,立刻报来!”

    “所有行动,务必隐秘,若有走漏风声者,以同谋论处!”

    皇帝的意志通过最可靠的渠道,化作无声却迅疾的行动。

    百骑司的精锐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扑向各自的目标。

    效率之高,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不过两个时辰,初步结果便陆续密报至两仪殿。

    仵作回报:死者确系被他人勒毙,脖颈索沟走向,舌骨骨折情况均与自缢不符!且在其指甲缝中,发现了极细微的靛蓝色丝线纤维,绝非其自身衣物所有。

    百骑司回报:经查,隆庆坊“墨韵斋”掌柜供认,两日前,崔府二管家曾一次性购走大量上等“薛涛笺”,理由是为家族子弟备考所用。

    京兆府回报:那袋银钱中,发现三枚银角子带有“永昌”钱庄的独特戳记。经查,该钱庄幕后东家与崔家姻亲往来密切。

    铁证如山!

    李世民看着案头汇集而来的密报,脸上已是一片冰寒。

    他原本还打算稍微迂回一下,但对方如此猖狂狠毒,竟敢杀害朝廷吏员,构陷国家举子,已然触碰了他的逆鳞!

    “摆驾太极殿!鸣钟,召集群臣!”

    李世民的声音冷得如同淬了冰。

    片刻之后,太极殿上钟声长鸣。

    文武百官匆忙赶来,不知发生了何等大事。

    许多世家官员脸上还带着一丝看好戏的从容,尤其是崔敦礼,垂眸而立,仿佛一切与己无关。

    然而,当李世民面无表情地让百骑司都尉当殿呈上验尸格目,掌柜供词,带戳银角时,当那一条条铁证被清晰无比地公之于众时,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崔敦礼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体几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他猛地抬头看向御座上的皇帝,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他万万没想到,对方反应如此之快,手段如此之狠辣精准,竟在一夜之间就撕破了他精心布置的假局!

    “崔卿,”

    李世民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直刺向崔敦礼。

    “对此,你有何解释?”

    “陛下!臣……臣对此一无所知!定是下人胆大妄为,栽赃陷害!臣御下不严,请陛下治罪!”

    崔敦礼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反应极快地将所有责任推给所谓的“下人”,这是世家惯用的弃车保帅之法。

    “好一个御下不严!”

    李世民冷笑一声,声震殿宇。

    “尔等构陷举子,杀害吏员,扰乱科举,动摇国本,岂是一句御下不严便可轻飘飘揭过?”

    “来人!将涉案之崔府二管家,永昌钱庄主事,即刻锁拿下狱,严加审讯!崔敦礼御下无方,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一月!涉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崔氏门生),革职查办!”

    他没有直接动崔敦礼本人,但将其管家下狱,罚俸禁足,已是极其严厉的惩戒,更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狠狠地扇了崔家一记耳光!

    “陛下圣明!”

    李承乾率先出列,高声应和。

    紧接着,魏征,戴胄等清流大臣,以及众多寒门出身的官员,纷纷躬身附和,声音洪亮,充满了扬眉吐气的快意。

    李世民又下旨:“贡院遇害小吏,追授勋官,厚恤其家。举子张远,蒙冤受辱,赐帛百匹,以彰其学。”

    “朕在此告诫诸位,科举取士,乃国之重典,公平所在!若再有人敢行此魑魅魍魉之举,朕绝不姑息!”

    旨意一下,张远冤情彻底洗刷,名声不损反增,寒门士气大振。

    而崔家则是颜面扫地,势力受挫。

    喜欢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请大家收藏:()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