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33章 大漏儿
    秦婶这番做派,别说是对面那头一天来晓市出摊的年轻人了,就是旁边的老摊主,一时之间也羡慕不已。

    一件八块钱,这一堆东西大都是瓶瓶罐罐的,连块玉都没有,三十二件人家给一气买空,啧啧啧,这运气,我咋就遇不上呢!

    前面五天时间,秦婶总共从晓市买走了八十多件玩意儿,拢共也才花了将将八百块钱。

    平均下来,一件也不到十块。

    看似比眼下给出八块钱一件贵,可她那是零打碎敲,挑的全是精品。

    即便有看走了眼的,可那也是按照精品收的啊。

    如此算下来,眼下一件按八块的价格给这摊位包圆了,真就没少给。

    而且眼下的倒腾古玩这帮人,正经有见识的,真没几个。

    老人手早些年就散的差不多了,人在不在还是一回事呢,别说重操旧业了。

    可见识不深,不代表这些人脑子不好使。

    通常来说,金银玉器,珠玉首饰这些东西,价格绝对不会卖的太低。

    当然,也是相对而言,但凡是真东西,放个几十年,拿出来都不至于赔钱。

    除了这些类似大家都认可的硬通货之外,就得是那种印章、鼻烟壶之类的小件受欢迎。

    字画之类的,水太深,清代仿明代的,明代仿唐代的,民国仿全部的,卖货的自己都说不明白,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最不受待见的,反倒是这类瓶瓶罐罐,保存不易,运输不便,真要是遇上点什么事,还不好存放。

    这类瓷器大件,最容易有损,相应的存世量还不算少,眼下真就不受这些摆摊的待见,可偏偏的,类似的东西摊位上还不能没有。

    新来这年轻人,当下朝着四周瞄了一眼,然后略显浮夸的狠狠一跺脚,赶紧叫住秦婶:

    “婶子,全你的了!”

    “对喽,都是同行,你快进快出不压本钱,我呢,拿去凑个数量,遇上头儿了,也赚仨核桃俩枣的,谁都不吃亏。”

    秦婶还是老做派,站一边光管看货划价,其余算账给钱拿东西,那是一样也不管。

    全由身后跟着的张红旗他们几个操办。

    旁边摊位的老摊主瞅的眼热,忍不住出声招呼:

    “您那买卖货收够了吗?您瞅一眼我这些,缺什么我给算低价。”

    “眼下是够了,都有点冒了,要不是琢磨着,他这一堆就给他剩下两三件不像话,我也不能全要喽。

    不过你也放心,长久的买卖,总有在你这拿货的时候。”

    “好嘞,也祝你生意兴隆!”

    “都发财都发财!”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秦婶跟人家白话,张红旗这边先结清了款项,然后和赵铁柱他们麻利的把摊位上那些东西全都收了起来。

    一帮人倒也不匆忙,就这么朝着晓市外头走。

    老摊主还恭喜那个新来的年轻人呢,把秦婶他们这一帮子前几天的做派说了说,新摊主嘴上说着卖少了,没赚多少,心里却乐开了花。

    和秦婶推断的大差不差,他这批货确实是从一个破落的大户手里收过来的。

    那户人家,还真就是解放前就败落了,一家子败家子,偏偏解放的时候还没败干净,你说气人不?

    真要是败干净了,家庭成分最起码不会太差,你这败到一半,不净给自己找麻烦嘛。

    后来有运动的时候,这家人也没跑了,给狠狠又闹了几年。

    正经剩下那点好东西,怕不是早就被抄走了。

    这些个瓶瓶罐罐的,这年轻人估摸着,真就和秦婶说的一样,指不定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凑出来的!

    头一天出摊,就碰上个大头,晓市真是个好地方!

    实际上,这年轻人也不想想,人家既然能把你收货的情况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人家能真是大头吗?

    出了晓市,秦婶就招呼张红旗他们,什么也别说,先回煤市街。

    一帮人全都兴致昂扬。

    一早就约好的,遇上真正的好东西,立马终止打跑锤的行动。

    连着这老些天,东西倒是淘了不少,可一直没遇上这样的好东西。

    本来以为没机会了,谁想到了今天,倒数第二天,可算是搂着了!

    大家都着急知道,究竟淘到什么好宝贝了,回煤市街的路上,全都憋着一股劲。

    这些天回去的路上,必然要招呼大家一块吃早点的赵铁柱,都愣是没吭声。

    回到煤市街那套宅院,一帮人直接去了花厅院,把东西全打开摆在地上,秦婶这才露出笑模样。

    “咱们今个捡漏了,大漏儿,明儿,那晓市不去了。”

    一帮人全都喜气洋洋,眼巴巴等着秦婶给讲讲这里头究竟怎么回事呢!

    “这事想说清楚,得从开头掰扯,就是那人收来这些东西的那户人家……”

    秦婶推断出的东西不少,可什么事情,也都得看怎么说才对。

    她说这些瓶瓶罐罐来自破落户,纯属废话,这年月,哪有不败落的大户人家?

    至于说那户人家解放前就开始往典当行里跑,把家里的好东西拿去换钱,这更简单。

    剩下的这些瓶瓶罐罐,最起码得经历过解放前的动荡,经历过后来的运动,这些东西,可都不是什么好保存的物件。

    那其他更好保存,更有价值的东西呢?

    可不一早就拿去典当行换钱度难关了嘛。

    几句话看似不重要,却让卖货那人下意识就觉得,秦婶啥都能猜到,是真正有见识的人。

    “话分两头说,那户人家指定是早就败落了,按理说,好似留不下什么好东西。

    可他没败干净啊,没败完就赶上解放了,所以,家里剩下的,必然是不舍得出手的,他们自家人眼里真正的好东西!

    就咱们今天买下这三十二件,里面最少最少,有一半是精品,是大漏儿!”

    喜欢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请大家收藏:()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