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的静海老家,空气里已经裹着夏末的暖潮,院墙上的爬山虎爬得密不透风,翠绿的叶片间缀着零星的小红果,晓雯妈妈前几天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被风一吹晃出细碎的光影,把整个院子都浸在喜庆的氛围里。堂屋的八仙桌上,摊着一张泛黄的红纸,上面用毛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林阳坐在炕沿上,手里捏着个卷边的旧电话本,指尖被汗浸得发潮,林阳爸爸则戴着老花镜,手里的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算珠碰撞的声音在安静的堂屋里格外清晰,像在数着日子里的盼头。
“再核一遍,可别漏了人。”林阳爸爸放下算盘,指了指红纸上的名字,指腹在“晓雯医院同事”那栏顿了顿,抬头看向晓雯,“中午的正餐得仔细算——你妈那边的亲戚十二桌,我这边的老同事、老街坊十桌,你现在单位行政办公室的同事四桌,以前厂里的老伙计六桌,晓雯医院的同事四桌,你再加加,看看多少。”
晓雯正帮着整理喜糖,闻言停下手里的活,看着林阳一起算。林阳低头对着电话本,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勾:“妈那边12,您这边10,我现在单位4,以前厂里6,晓雯医院4……12加10是22,22加4是26,26加6是32,32加4正好36桌?不对,爸,上次您说晓雯娘家送亲的人得留三桌,忘了算进去!”
林阳爸爸一拍额头,重新拿起算盘:“你看我这记性!送亲三桌得加上,那就是36加3等于39桌。得让紫金石的王经理把三楼的厅再确认下,那边能摆40桌,多出来的地方放烟酒糖茶的桌子,再留个角落给乐队,刚好够。”
“保险起见多备一桌,按45桌跟王经理说,省得到时候临时来人坐不下,失了礼数。”林阳补充道,指尖在电话本“送亲三桌”旁画了个圈,“还有晚上的回请桌,我以前厂里没赶上中午的同事加现在行政办公室的,凑两桌;您道远的朋友,北京老李、天津市区老张,中午赶不过来,留一桌;京剧团票友和歌唱团的,算一桌——这就是四桌,加上帮忙忙活的人备一桌,45桌正好能兜住。”
林阳爸爸点点头,又想起什么:“你以前外贸库的老同事?上次小马还跟我说想带着几个兄弟来,你算进去了吗?”
“差点忘了小马他们!”林阳赶紧翻电话本最后几页,“我跟小马说好了,他们中午来,归到‘以前厂里同事’那六桌里,正好坐下,不用额外加桌。”提到小马,林阳忍不住多聊了句,“小马比我大几天,却一直喊我‘阳哥’——当年他刚进外贸库,连盘点货物都数错,是我手把手教他核对单据、记库存台账,连跟供应商砍价都教他。这次结婚,他提前一周跟单位请假,说一定要来帮忙。”
林阳爸爸笑着点头:“这孩子实在,当年你跟雯雯约会,多亏他帮你盯班。这次让他帮忙接你同学,我放心。”
正说着,林阳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着“张磊”的名字——是他同系同寝室的大学同学,从东北来的。林阳赶紧接起,声音里满是笑意:“喂,磊子!你们到哪儿了?票买好了吗?”
“阳子!我们明天早上8点的火车,大概中午12点到大港站!”电话那头张磊声音洪亮,还能听见赵野的笑声,“我跟赵野带着媳妇,还有寝室另外几个兄弟,总共12个人,到时候你可得来接我们,别让我们在大港站迷路!”
林阳看了眼爸爸,笑着应下:“放心,我安排好人接你们了!是我以前外贸库的兄弟小马,辽宁锦州的,跟你们算半个老乡。明天他一早就去火车站,举着‘林阳同学接待处’的牌子,保证你们一眼看见。旅店我订在紫金石饭店旁边,走路五分钟,到了先歇会儿,晚上我带你们吃静海特色菜。”
挂了电话,林阳又想起酒水的事:“爸,桌数改45桌了,酒水够不够?要不要再跟烟酒行老板说一声?”
“不用,我早跟老板打过招呼,按45桌备的。”林阳爸爸摆摆手,“茅台、五粮液各25瓶,啤酒60箱,可乐、雪碧、果汁各15箱,肯定够。多出来的能退,老板跟我熟,不麻烦。”
一旁晓雯突然想起什么,晃了晃手里的蓝布袋子:“对了,我科室同事给的喜糖,有牛奶糖、水果糖还有巧克力,我整理好了,明天跟酒水一起运到饭店。”
林阳爸爸这时又提起礼花:“雯雯,礼花我订了10箱,没听你大伯他们说的6箱、8箱——我就一个儿子,婚礼就得十全十美,图个好彩头。”
“10箱?会不会太多了?”晓雯惊讶地睁大眼睛,“我们医院同事结婚,最多订4箱就够热闹了。”
“不多!”林阳爸爸拿起搪瓷杯喝了口茶,“礼花店老板都说,全大港没几家订这么多的。到时候让小马带着张磊他们帮忙点炮,人多手快,保证放得震天响,让大家都知道我儿子结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晓雯妈妈做了满桌菜:可乐鸡翅、红烧肉、清蒸鱼,还有晓雯爱吃的凉拌黄瓜、林阳爱吃的酱驴肉。饭桌上,林阳爸爸又叮嘱:“阳阳,明天早上你跟我去礼花店拉礼花,堆在西厢房,找块塑料布盖着防受潮。再去烟酒行确认下酒水,让老板明天8点把东西送到紫金石三楼,交给王经理。雯雯早上还得去医院跟张姐交接工作,婚礼当天请假,得把手里病人安排好。”
“好,我明天6点起,跟您一起去。”林阳点点头,夹了块红烧肉给晓雯,“快吃,今天这肉放了冰糖,比上次还香。”
晓雯妈妈也补充:“明天张磊他们来,我5点就起,烙韭菜盒子、做鸡蛋灌饼,让他们尝尝静海的发面韭菜盒子——上次你爸去东北,说那边是死面的,没咱们这软和。”
吃完饭,林阳坐在炕沿上给小马打电话。刚接通,就传来小马熟悉的声音:“阳哥!是不是说接你同学的事?我都准备好了,明天10点就去火车站,保证误不了!”
“跟你说个事,我同学火车晚点了,大概下午1点到大港站。”林阳笑着说,“你不用去太早,11点过去就行,路上注意安全。对了,接了他们之后,先送旅店,再带他们来我家吃午饭,我妈烙了韭菜盒子,让他们尝尝特色。”
“放心吧阳哥!”小马声音满是活力,“我还准备了东北大碴子粥,装保温桶里,他们坐长途火车肯定饿,吃点热乎的舒服。”
林阳心里一暖:“小马,太谢谢你了,你想得比我还周到。”
“阳哥你这话见外了!”小马急忙说,“当年我刚进外贸库,啥都不会,是你手把手教我,还帮我跟领导求情。你是我师傅,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点忙不算啥。”
挂了电话,林阳走到院子里,晓雯正坐在小马扎上看星星。夏夜的星星特别亮,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林阳坐过去搂住她的肩:“都安排好了,小马明天会好好接待磊子他们,你别担心。”
“嗯,”晓雯靠在他怀里,声音轻轻的,“马上要结婚了,我有点紧张,怕出岔子。”
“紧张啥,有我呢。”林阳轻轻拍她的背,“咱们准备得这么充分,45桌、礼花、酒水都齐了,肯定不会出岔子。”
第二天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林阳就起了。洗漱完,看见爸爸已经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车钥匙和塑料布——是用来盖礼花的。“走吧,早点去,别让老板等。”林阳爸爸把塑料布放进车里。
礼花店在静海镇上,开车20分钟就到。老板早把10箱礼花堆在门口,红色箱子印着“喜结良缘”“百年好合”,特别喜庆。“林叔,小林,你们来啦!”老板笑着迎上来,“这10箱我都检查过,引信没问题,没受潮。45桌的婚礼用这么多,肯定热闹!”
林阳爸爸打开一箱看了看,礼花比一般的粗一圈、长一截,满意地点头:“不错,挺结实,放的时候肯定响。”两人一起把礼花搬上车,林阳爸爸特意用塑料布铺在上面——天气预报说可能有小雨,得防着点。
从礼花店出来,两人又去了“诚信烟酒行”。老板正整理酒水,看见他们赶紧迎上来:“林叔,小林,酒水都按45桌备好了,茅台、五粮液在仓库,啤酒、饮料在门口,你们点点?”
“不用点,你办事我们放心。”林阳爸爸走到仓库门口,看了眼堆得整齐的酒水,“明天早上8点,让伙计送到紫金石三楼,交给王经理,别耽误了。”
“放心吧林叔!”老板从柜台拿出几盒中华烟递给林阳,“这是我送的,给帮忙的兄弟们抽,沾沾喜气。”
从烟酒行出来快8点了,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两人开车回家,刚到门口就闻见韭菜盒子的香味——晓雯妈妈已经烙好一竹篮,正往保温桶里装。“爸,阳阳,你们回来啦!快尝尝,刚出锅的。”晓雯妈妈递过两个油纸包着的韭菜盒子。
林阳咬了一口,外酥里嫩,韭菜混着鸡蛋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妈,太好吃了!张磊他们肯定爱吃,小马以前跟我值夜班,总让他媳妇烙韭菜盒子带过来,他也爱吃这个。”
正说着,林阳的手机响了,是小马打来的:“阳哥,我到火车站了,张磊他们火车刚到,我举着牌子呢,马上就能接上!”
“好,辛苦你了。”林阳叮嘱道,“接了之后先送旅店,再带他们来我家吃午饭,我妈烙了韭菜盒子等着。”
“放心吧阳哥!”小马笑着应下。
中午12点多,小马带着张磊他们来了。12个人提着行李,脸上满是笑意。“阳子!”张磊看见林阳就跑过来抱了抱,“好久不见,你还是老样子!”
“磊子,好久不见!”林阳笑着跟赵野和其他同学打招呼,又拉过小马,“这位是小马,我以前外贸库的兄弟,这次多亏他接你们。”
小马赶紧上前握手:“你们好,我是小马。阳哥常跟我提你们,说你们大学时特别要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