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8章 二零一五,岁岁与共
    2015年的第一缕阳光漫过静海老家平房的木格窗时,晓雯正窝在西屋的炕上打盹。院墙外传来邻居家公鸡的打鸣声,混着堂屋门“吱呀”一声响——是晓雯妈妈踩着露水去院子里摘韭菜了,昨天晓雯说想吃韭菜鸡蛋饺子,老太太记了一整晚。林阳从炕上坐起来,揉了揉眼睛,看见晓雯的头发乱糟糟地铺在枕头上,像株沾了晨露的蒲公英。他轻轻把她额前的碎发拨开,指腹蹭过她脸颊,还带着夜里的凉意——这炕是晓雯小时候睡过的,去年秋天林阳第一次来的时候,晓雯爸爸特意找人重新盘了一遍,烧起来暖烘烘的,一点不次于城里的暖气。

    “醒啦?”晓雯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林阳正盯着她笑,伸手就去挠他的腰。林阳笑着躲开,指了指窗外:“妈都在院子里摘韭菜了,再不起饺子馅该和好了。”两人趿着棉拖鞋走出西屋,院子里的景象瞬间撞进眼里——靠墙的地方种着一畦韭菜,绿油油的冒着头,旁边架着西红柿秧,刚结出指甲盖大的绿果子,压水井旁边摆着几个瓦盆,里面养着晓雯从医院带回来的绿萝。晓雯爸爸正坐在屋檐下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砂纸打磨一块木板,见他们出来,扬了扬手里的东西:“阳阳来得早,等会儿跟我一起把这‘喜’字钉在大门上,咱们今年得讨个好彩头。”

    晓雯凑到妈妈身边,从竹篮里拿起一把韭菜:“妈,我帮你择菜,你歇会儿。”晓雯妈妈擦了擦手上的泥,拍了拍她的手背:“跟你说个事,昨天你林叔叔打电话来,说紫金石饭店那边有信了——五一前后的档口基本都订满了,但王经理说能想办法挤个试吃的机会,让咱们这周末过去尝尝菜,顺便把日子定下来。”晓雯手里的韭菜顿了顿,转头看向屋檐下正帮着递砂纸的林阳,眼睛亮了亮。林阳接收到她的目光,笑着比了个“放心”的手势——他知道晓雯心里的顾虑,她在大港社区医院上班,每天要赶早班车去大港,要是婚礼日子太赶,她还得跟同事调班,试吃能定下来,就等于离结婚又近了一步。

    说起晓雯的工作,林阳总觉得心疼。她在大港社区医院的全科门诊,每天要接待几十位病人,大多是附近的老人,量血压、开药方、讲健康知识,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候下班晚了,林阳会骑着电动车去公交站接她,总能看见她背着诊包,累得靠在公交站牌上打盹。有次晓雯值夜班,凌晨两点还在给发烧的孩子做物理降温,第二天早上眼睛肿得像核桃,却还笑着跟林阳说:“没事,孩子退了烧就好。”林阳知道,晓雯喜欢这份工作,喜欢帮着邻里解决病痛,可他也心疼,总想着多替她分担点。

    周末那天,林阳爸爸开着家里的老捷达,载着林阳和晓雯往紫金石饭店去。车子刚拐进黄河路,就能看见那栋气派的欧式建筑——米白色的外墙爬满了常青藤,门口的喷泉池里立着一尊维纳斯雕像,阳光下水花溅起细碎的光。林阳爸爸停好车,熟稔地跟门口的保安打了招呼:“王经理在楼上吧?我们约了十点试吃。”保安笑着点头:“林叔您来啦,王经理早等着了,还特意留了个包间,说您家亲戚多,热闹。”

    刚走进大堂,就听见走廊里传来熟悉的声音——是林阳的大伯和三伯,两人正并肩走着,大伯手里提着一兜刚买的水果,三伯则背着个公文包,里面装着他特意列的“婚宴菜品清单”。“阳阳来啦!”大伯看见他们,笑着迎上来,拍了拍林阳的肩膀,“早就听说这饭店难订,没想到你爸还真能让经理挤个档口。”三伯也跟着笑:“我跟你说,昨天我特意问了单位的老同事,他们说紫金石的糖醋排骨和清蒸鱼最地道,等会儿咱们可得好好尝尝。”

    说话间,林阳的大姑、老姑和两个姑父也到了。大姑手里牵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给晓雯的手工鞋垫,见了晓雯就拉着她的手:“雯雯,这鞋垫是我熬了好几晚做的,软和,结婚当天穿正好。”老姑则从包里拿出个小红包:“这是姑的一点心意,你跟阳阳以后好好过日子。”晓雯连忙推辞,林阳爸爸在旁边笑着说:“让孩子拿着吧,都是长辈的心意。”

    王经理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菜单和一本日程表,脸上带着几分歉意:“林叔,各位亲戚,实在对不住,五一前后的档口确实满了。我查了最近的日程,原本想跟您说6月2日有空档,不过您要是有别的日子偏好,咱们也能再商量。”

    林阳爸爸一听这话,赶紧摆手:“别啊小王,咱这关系,我早就跟家里人商量好了,想给孩子定6月18日办婚礼,这日子我翻了黄历,是‘六合’的好日子,寓意着小两口以后和和美美。你再想想办法,通融通融?”

    王经理闻言,低头翻了翻日程表,眉头轻轻皱了皱,又抬头看向林阳爸爸,语气放缓了些:“林叔,6月18日倒不是完全不行,就是有个情况得跟您说清楚——那天已经有另一家订了,他们包了一楼和二楼的宴会厅,要是您不介意,咱们可以把三楼的厅留给您。其实三楼那厅比一楼还大,能多摆两桌,装修也新,就是得麻烦亲戚们多爬两层楼,您看这合适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话一出口,包间里顿时安静了几秒。大姑先小声嘀咕:“三楼啊?我家那老头子膝盖不好,爬楼会不会费劲?”三伯也凑过来,看着王经理问:“三楼的厅视野咋样?音响和灯光没问题吧?别到时候新人讲话听不清。”

    林阳爸爸却没皱眉头,反而笑了起来,拍了拍王经理的肩膀:“我还以为多大事儿呢,就因为这个啊?没事!咱们老辈人常说‘好事节节高’,三楼可比一楼高,这不正寓意着孩子们以后的日子步步高升嘛,多好的彩头!”他又转头看向大姑,笑着安慰:“大姐你放心,到时候让阳阳和他表哥他们年轻人多盯着点,看见长辈就扶一把,保证不让老人们累着。”

    大姑一听这话,也笑了:“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节节高,吉利!那三楼就三楼,没问题。”三伯也点头:“只要厅没问题,爬两层楼不算啥,亲戚们来都是沾喜气的,没人会在意这个。”晓雯和林阳对视一眼,也跟着点头——6月18日刚好是周六,晓雯不用跟医院同事调太多班,只需要提前跟护士长说一声,换个休息日就行,再加上“好事节节高”的彩头,这日子再合适不过了。

    王经理见大家都同意,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那太好了!林叔您放心,我这就把三楼的厅给您备注上,6月18日当天,我亲自盯着,保证把灯光、音响都调试好,再让服务员多在楼梯口搭两个指引牌,方便亲戚们找路。另外,菜价我再给您往下压两个点,就当是给孩子们的新婚贺礼。”

    “哎,那可太谢谢你了小王!”林阳爸爸高兴地拍了拍王经理的胳膊,“以后有朋友办酒席,我肯定第一个推荐你这儿。”

    接下来的试吃环节,气氛比刚才更热闹了。王经理特意让后厨加了几道招牌菜,第一道上来的就是糖醋排骨,色泽红亮,裹着浓稠的酱汁,刚端上桌,甜香就飘满了整个包间。晓雯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肉质软烂,酸甜汁儿裹着肉香,一点不腻口,正好是她喜欢的口味。林阳见她吃得开心,又给她夹了一块,还小声问:“怎么样?比上次咱们在家吃的好吃不?”晓雯点点头,嘴里还嚼着肉,含糊地说:“好吃,以后结婚当天,亲戚们肯定喜欢。”

    大伯也尝了一块排骨,竖着大拇指说:“这火候掌握得好,我家那小子就爱吃这个,到时候肯定能多吃两块。”三伯则盯上了刚上来的清蒸石斑鱼,用筷子拨开鱼肉,雪白的肉里没有一点刺,他尝了一口,忍不住称赞:“鲜!这鱼肯定是刚从海边运过来的,没有土腥味,婚宴上有这道菜,够气派。”

    王经理在旁边笑着介绍:“您眼光真好,这石斑鱼都是当天早上从海鲜市场挑的活鱼,现杀现蒸,保证新鲜。要是6月18日当天,我让后厨多备两条,您要是有亲戚想吃,随时能加菜。”

    大姑则更关心孩子们的口味,夹了一块菠萝咕咾肉放进嘴里,酸甜的菠萝裹着酥脆的肉块,她笑着对晓雯说:“雯雯,这菜你肯定爱吃,甜滋滋的,到时候让王经理多上两盘,给孩子们当零嘴。”晓雯笑着点头,心里暖暖的——大姑总是记着她的喜好,就像亲妈一样。

    试吃过程中,大家边吃边聊,话题从菜品聊到婚礼布置。老姑拉着晓雯的手,跟她说结婚当天要注意的事:“早上四点就得起来化妆,我给你找了个靠谱的化妆师,是我朋友的女儿,手艺好,价格还实惠。穿婚纱的时候别着急,让你妈和我帮你拉拉链,别把婚纱勾坏了。”姑父则跟林阳爸爸商量:“6月18日当天,咱们得找个好点的司仪,最好能活跃气氛,别到时候冷场。我认识一个,之前给我侄子主持过婚礼,反响特别好,我帮你问问?”

    林阳爸爸一一应下,又转头跟林阳说:“阳阳,到时候你跟雯雯早点去饭店,跟王经理再确认一遍流程,别出岔子。亲戚们要是早到了,你就带着他们去三楼的厅坐着,递点茶水,别让人家站着等。”林阳点点头:“爸,我知道了,到时候我提前跟同事换个班,早点过去盯着。”

    晓雯也跟着说:“我跟医院的张姐说了,6月18日那天她帮我代个班,我早上能早点起来准备,不用担心上班的事。”

    试吃结束的时候,王经理把一份打印好的菜单递给林阳爸爸:“林叔,这是6月18日婚宴的暂定菜单,您拿回去跟家里人再看看,要是想换菜或者加菜,随时给我打电话。另外,我把我的手机号写在上面了,有任何问题,您24小时都能找我。”

    林阳爸爸接过菜单,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兜里,又跟王经理握了握手:“辛苦你了小王,这么费心。6月18日那天,咱们再好好喝两杯。”

    走出紫金石饭店的时候,阳光正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林阳拉着晓雯的手,手里还提着大姑给的鞋垫,心里满是踏实。晓雯悄悄跟他说:“刚才王经理说三楼的厅比一楼大,到时候咱们可以多请几桌同事,张姐他们肯定想来。”林阳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你列个同事的名单,咱们多备两桌,别落下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