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7章 深山诡堂
    民国初年,天下动荡,关外一处名为靠山屯的小村落却因地处偏僻,暂得安宁。

    屯子东头住着个少年,名叫孙小五,年方十七,机灵胆大。屯里人多是猎户,唯独小五家开了间杂货铺子,常需进城进货,算是见过世面的人。

    这年寒冬腊月,小五奉父命进城办年货。归来时天色已晚,偏又飘起鹅毛大雪。为赶时间,他抄了近道,要穿过一片老林子。

    林中积雪已没过脚踝,四下寂静,唯闻脚下“咯吱”作响。小五紧了紧棉袄,埋头疾行,忽听前方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啜泣声。

    他抬头望去,见不远处有棵老槐树,树下似乎蜷着个人影。

    “谁在那儿?”小五喊道。

    那影子闻声抬头,竟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衣衫单薄,冻得瑟瑟发抖。

    “老人家,这冰天雪地的,您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小五连忙上前,见老人面色青紫,赶忙解下自己的棉袄披在她身上。

    老太太颤声道:“多谢小哥好心,老身本是前往靠山屯投亲,不料途中迷路,又冷又饿,实在走不动了。”

    小五心生怜悯:“我就是靠山屯的,您亲戚叫啥名?我送您去。”

    老太太摇摇头:“多年未联系,只知他姓胡,住在屯西头。”

    小五想了想,屯西头确实有几户姓胡的人家,便道:“这样吧,天已晚了,您先随我回家暖和暖和,明儿再帮您找亲戚。”

    老太太千恩万谢,在小五搀扶下站起身来。小五这才发觉,老人身形极轻,好似没什么分量,但他只当是老人瘦弱,并未多想。

    二人行不过百步,老太太忽然停下脚步:“小哥,你心肠好,老身不能瞒你。我并非凡人,乃是山中修炼的狐仙,今日特来寻你,是因你与仙道有缘。”

    小五一愣,随即笑道:“老人家冻糊涂了吧?快走吧,我家就在前面。”

    老太太却不动,眼中泛起幽幽绿光:“你腰间是否挂有一枚古铜钱?”

    小五下意识摸了摸腰间,那是他小时候在河边捡到的开元通宝,用红绳系着当护身符,从未离身。

    “您怎知”

    “那铜钱上附有道家法力,能护主辟邪,也正是它引我前来。”老太太面容渐渐变化,尖嘴长须,竟真显出几分狐相。

    小五吓得后退几步,手已摸向腰间柴刀。

    狐仙却不惊慌,缓声道:“莫怕,我若有害你之心,早便动手。实是有一事相求——三日之内,将有一妖道前来靠山屯,欲开坛做法,吸取地脉灵气。届时不仅屯中生灵遭殃,整座山脉灵气都将枯竭。”

    小五将信将疑:“既如此,您既是仙家,为何不自行阻止?”

    狐仙叹道:“那妖道炼有一法器,专克我族类。唯有人类术士方可与之抗衡。你身上铜钱乃道家法器,证明你与道有缘。若你愿意,我可引你见一位真正的高人,学得法术,解救乡亲。”

    小五思忖片刻,咬牙道:“我如何信你?”

    狐仙伸指一点,小五腰间铜钱忽然泛起金光,一股暖流涌入体内。

    “此钱乃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所遗法宝,能认主护体,若非心正之人,早已遭其反噬。今日它对我无反应,足见我所言非虚。”

    小五摸了摸发烫的铜钱,终于点头:“好,我信您。该怎么做?”

    狐仙面露欣慰:“明日清晨,你独自前往屯后黑风岭,岭上有座破旧道观,观中有位守观人,姓张。你将此事告知于他,他自会教你。”

    言罢,狐仙身形渐淡,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失雪中,唯留小五的棉袄轻轻落在地上。

    小五怔在原地,半晌才回过神来,匆忙拾起棉袄往家跑去。

    这一夜,小五辗转难眠,腰间铜钱不时微微发烫,提醒他林中奇遇并非梦境。

    次日清晨,小五告知父母要上山捡柴,独自背着竹筐往后山行去。

    黑风岭地势险峻,平日少有人至。小五费了好大劲才攀至山顶,果见一座破败道观立于悬崖边,匾额上“清微观”三字已模糊不清。

    观门虚掩,小五推门而入,见院中一老者正在扫地。老者须发皆白,衣着朴素,似未注意到有人进来。

    小五恭敬行礼:“老先生,请问张道长在吗?”

    老者头也不抬:“这里没有什么道长,只有个守庙的老头子。”

    小五想起狐仙嘱咐,又道:“是胡家仙姑让我来的。”

    老者手中扫帚一顿,缓缓抬头。小五这才看清他面貌,虽皱纹深刻,双目却炯炯有神,不像寻常老人。

    “进来说话。”老者放下扫帚,引小五步入正殿。

    殿内供奉三清像,积灰甚厚,香炉冷清,显然久无香火。小五将昨日遭遇细细道来,老者静听不语,直到小五说完才开口。

    “那狐仙所言不假,确有一妖道正往此地而来。”张老者淡淡道,“我在此隐居三十年,便是为镇守此地灵脉。如今大限将至,正愁无人接班。”

    小五惊讶:“您早知道此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老者微笑:“昨夜观星象,见妖星西来,便知有事要发生。只是没想到,狐仙会找上你。”他仔细打量小五,“你身上确有法器,看来与道有缘。”

    小五忙问:“道长,那我该如何是好?”

    张老者正色道:“妖道号‘玄冥’,专修邪术,能驱鬼役妖。此次前来,是要借此地龙脉修炼魔功。若让他得逞,方圆百里将生灵涂炭。”

    “那咱们快去报官!”小五急道。

    张老者摇头:“官府管不了这等事。唯有以法术对法术,方能破解。”

    小五犹豫片刻,坚定道:“请您教我法术,我要保护靠山屯!”

    张老者凝视小五良久,点头道:“好!不过学法之事非一日之功,眼下时间紧迫,我只能先授你些基础法门和一件法宝,待退敌后再系统传授。”

    当日,张老者闭门传法,教了小五一套简单的辟邪手诀和咒语,又取出一面青铜镜,镜背刻有八卦图案。

    “此乃八卦镜,能照妖邪,反射邪术。你带在身边,关键时刻或可保命。”张老者嘱咐道,“三日后月圆之夜,妖道必来屯西老槐树下开坛。届时你可见机行事,我会在暗中助你。”

    小五接过铜镜,只觉沉甸甸的,似有千斤重。

    回家途中,小五心事重重。将至屯口,忽见一队人马迎面而来。为首的是个黑袍道士,面色青白,眼带邪气。身后跟着四个壮汉,抬着一口黑漆棺材。

    小五心头一紧,暗想这莫非就是妖道玄冥?怎提前来了?

    道士瞥见小五,眼中闪过异光,突然抬手止住队伍。

    “小哥,请问靠山屯往何处走?”道士声音尖细,听来很不舒服。

    小五定定神,指着来路:“沿此路直走便是。不知道长来我们这小屯子有何贵干?”

    道士嘴角微扬:“贫道云游至此,见此地风水绝佳,欲设坛祈福,超度亡魂。”

    小五注意到那口棺材不时传出抓挠声,似乎里面有什么活物,心下骇然,表面却强作镇定:“原来如此,屯里许久没有法事,大家定会欢迎。”

    道士似笑非笑地盯着小五腰间铜钱:“小哥这护身符倒是别致。”

    小五下意识捂住铜钱:“路边捡的小玩意,让道长见笑了。”

    道士不再多言,带队往屯中走去。小五待他们远去,急忙抄小路赶回屯中,直奔屯长家。

    屯长胡老伯听小五讲述,皱起眉头:“刚才确实有个道士来到屯里,说要借老槐树下举办法事,还给了十块大洋作香火钱。大家见钱眼开,都答应了。”

    小五急道:“胡伯,那道士不是好人!我亲眼见他带着口古怪棺材,里面好像有活物!”

    胡老伯不以为然:“小五啊,你年纪小,不懂这些。道士带法棺很正常嘛。人家出手阔绰,又是祈福法事,有什么不好?”

    小五还想争辩,胡老伯却摆手道:“行了,我知道你好心,但这事就这么定了。明日法事,大家都要参加,你也来吧。”

    小五无奈,只得回家思考对策。是夜,他取出八卦镜和铜钱,反复练习张老者所教手诀咒语,直至精疲力竭。

    次日清晨,屯中热闹非凡。老槐树下已搭起法坛,玄冥道士端坐坛上,闭目诵经。那口黑棺就放在坛后,用符纸封得严严实实。

    屯民们围在坛前,议论纷纷,都夸赞道士气度不凡。

    小五挤在人群中,见那道士念经时,口中隐隐有黑气溢出,心知不妙。他四下张望,寻找张老者的身影,却一无所获。

    正午时分,法事正式开始。道士舞剑焚符,步罡踏斗,看似正规科仪,小五却凭铜钱感应到阵阵邪气。

    忽然,道士剑尖指向黑棺,大喝一声:“开!”

    棺盖轰然掀开,一股黑烟冲天而起,在空中凝聚成狰狞鬼脸,朝众人扑来!

    屯民骇然失色,惊呼逃窜,却发现四周不知何时已升起灰蒙蒙的雾气,任怎么跑都回到原处。

    “不好,是鬼打墙!”有老人惊呼。

    道士狂笑:“贫道借诸位生魂一用,助我修炼神功!”

    鬼脸呼啸而下,扑向最近的几个孩童。千钧一发之际,小五不及多想,跃至孩童身前,手结辟邪诀,大喝:“退!”

    腰间铜钱金光一闪,鬼脸撞上金光,发出一声凄厉惨叫,倒退数尺。

    玄冥道士咦了一声,面露惊异:“好小子,竟懂法术!”

    小五手持八卦镜,护在孩童身前,朗声道:“妖道!你假借举办法事,实则欲害人性命,今日定不让你得逞!”

    道士冷笑:“区区小术,也敢班门弄斧!”说罢袖中飞出一道黑符,化作三丈黑蛇,朝小五扑来。

    小五急忙举起八卦镜,镜面光华一闪,正中黑蛇。那蛇怪叫一声,落地化为纸灰。

    “八卦镜?”道士眼中闪过贪婪,“好东西!待我杀了你,这法宝就归我了!”

    道士口念咒语,坛周突然冒出七盏绿灯,绿光连成一片,将整个法坛笼罩其中。灯光照到的屯民纷纷眼神呆滞,如提线木偶般向法坛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