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一章 风波暂息,山庄日常暗流
    朝堂之上关于“德行考评”制度的激烈争论,随着皇帝下令交由三省一部详议细则而暂时告一段落。

    表面的波澜似乎平息,长安城各大衙署的官吏们依旧按部就班,东西二市的叫卖声依旧喧嚣,但暗地里的角力却从未停止。

    中书省,门下省的廊下,吏部的值房内,关于“实证”标准,“乡议”范围,“官考”权重等具体条款的争论,正在每一个细微处激烈地进行着。

    只不过,这一切暂时被限制在了条文法规的框架之内,不再轻易摆上台面。

    龙首原温泉山庄,仿佛永远游离于这些纷扰之外。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愈发清朗,山林间点缀着斑驳的秋色,空气清新沁人。

    水榭内,赵牧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并非书卷,而是一卷新送来的琴谱。

    云袖坐于一旁,怀中抱着她那把珍贵的琵琶,纤指按照谱上的标识,尝试着拨动琴弦。

    起初还有些生涩断续,但在赵牧偶尔一两句的点拨下,那曲调便渐渐连贯起来,音色清越,虽不及她往日熟稔名曲时的情感充沛,却也别有一番生涩而认真的韵味。

    她的眉宇间,那股淡淡的轻愁似乎消散了不少,抚琴时神情专注,偶尔抬眼看向赵牧,目光中也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安然。

    她会细心留意赵牧手边茶盏的温度,适时为他续上热水,动作轻柔自然。

    阿依娜有时送来新制的点心,云袖也会下意识地将赵牧偏好口味的那碟,轻轻挪得离他更近一些。

    赵牧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点破,只是在她某处指法总是不得要领时,会放下琴谱,亲自示范一下。

    两人之间,一种默契而微妙的氛围在无声流淌,仿佛被秋日温暖的阳光浸泡着,舒缓而宁静。

    这份宁静被一阵熟悉而爽朗的笑声打破。

    “赵小友!”

    “老夫又来叨扰了!”

    人未至,声先到。

    只见“秦老爷”李世民穿着一身簇新的锦缎常服,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畅快笑容,大步流星地走进水榭,自顾自地在赵牧对面坐下。

    “看秦老哥今日满面春风,想必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赵牧放下琴谱,示意云袖看茶。

    云袖微微颔首,安静地起身去准备。

    “喜事,当然是喜事!”

    李世民自己拎起阿依娜刚放下的茶壶,先给自己倒了一杯,语气中带着几分扬眉吐气的快意。

    “你是没看见前几日朝堂上那场面!”

    “咱们那位太子殿下,可是大大地长了回脸!”

    他兴致勃勃地将朝会上李承乾如何应对世家“重启察举”的发难,如何提出“实证取德”的方案,又如何引得魏征等重臣支持,让崔敦礼等人哑口无言的过程,活灵活现地描述了一遍,其间自然少不了对太子殿下“突然开窍”,“见识超卓”的夸赞。

    “……哈哈,你当时是没瞧见崔敦礼那老家伙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都快憋成紫绀了!”

    “真是大快人心!”

    李世民抚掌大笑,显然对此结果极为满意。

    赵牧静静听着,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偶尔附和一句“太子殿下确是进步神速”或“陛下圣心独运”,巧妙地将功劳推回去。

    李世民笑罢,目光灼灼地看向赵牧,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语气变得格外真诚。

    “说起来,殿下此番能如此应对得当,提出那般精妙的策略,背后定然有高人指点吧?”

    “赵小友,老夫虽是一介商贾,却也看得出,你非常人。”

    “如今陛下求贤若渴,若你有意出仕,老夫或可……”

    话未说完,赵牧便轻轻摆手打断,不过出于试探,他却也不瞒着与太子的关系了,依旧笑容淡然道:“秦老哥过誉了,在下如今闲散惯了,可受不得官场约束。”

    “不过是平日里与殿下闲聊时,偶发些不着边际的感慨罢了。”

    “殿下聪慧,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实乃陛下之福,大唐之幸,与在下并无多大干系。”

    再次被婉拒,李世民似乎早已习惯,也不强求,只是摇头感慨。

    “可惜,可惜了啊!”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极其自然地说道。

    “不过经此一事,陛下倒是更看重太子了。”

    “倒是苦了晋王那孩子,前几日感染风寒,病了场,陛下忙于政务,也只是遣人问了问,未曾亲自探望,怕是心里正委屈着呢……”

    这话听起来像是随口一提的家常闲话,但提及皇子近况及皇帝反应,其口吻之自然,信息之具体,绝非一个普通皇商能知晓,更不该如此随意地说出。

    赵牧执壶斟茶的动作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

    他抬眼看了看“秦老爷”,对方似乎浑然不觉失言,仍是一副感慨的模样。

    赵牧心中那关于“秦老爷”真实身份的疑团再次浮现,并且愈发清晰。

    此人绝非长孙无忌那么简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纵是国舅,权倾朝野,议论宫内皇子之事也不会如此随意家常,更不会流露出这种仿佛能体察皇帝父子间微妙情绪的口气。

    此人,究竟是谁?

    赵牧面上不动声色,顺着话道。

    “天家父子,自有其相处之道。”

    “晋王殿下年纪尚幼,得陛下关怀,已是福分。”

    轻描淡写地将话题带过,既不深究,也不表现过多好奇。

    李世民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话多了,打了个哈哈,转而谈论起市面上因“飞钱”推广而愈发活跃的商贸景象。

    又闲谈了片刻,李世民便起身告辞,心情依旧颇佳。

    送走“秦老爷”,赵牧脸上的淡然缓缓收敛。

    他走到窗边,负手望着远处层林尽染的山峦。

    阿依娜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公子,秦老爷已离去。”她低声禀报,随即又道,“夜枭那边刚有新消息传来。”

    “朝堂关于实证取德的细则争论激烈,世家仍在全力阻挠,尤其在乡议范围和实证标准上纠缠不休。”

    “此外,还探查到一事,崔敦礼近日并未只专注于朝争,其门下之人,正在暗中接触一些将作监退下的老匠以及长安,洛阳几家大型铁器,皮货作坊的东主,所议之事似乎与军械制造有关,动机不明,但颇为隐秘。”

    赵牧目光微凝。

    军械制造?

    崔家的手,伸得比想象中更长。

    朝堂之争未能竟全功,便开始从别处着手了吗?

    还是说,这背后藏着别的图谋?

    “知道了。”赵牧声音平静。

    “继续盯着就是。”

    “尤其是与军械相关的民间作坊动向,细查其关联。”

    “是。”阿依娜领命,悄然退下。

    水榭内重归宁静,只有秋风穿过竹林发出的轻微沙沙声。

    赵牧的目光依旧望着远方,深邃难测。

    眼前的棋局,似乎又添了新的变数。

    喜欢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请大家收藏:()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