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抵达阿城站时,窗外正飘着鹅毛大雪,站台的积雪没过了脚踝,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比内蒙古的冬天还要凛冽。林浩裹着两件羽绒服,还是忍不住缩了缩脖子:“这地方也太冷了,呼出的气都能冻成冰碴子!”
老烟枪掏出酒壶猛灌了一口,哈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风雪里:“阿城是金朝的上京会宁府遗址,金太祖的墓藏在‘皇陵山’下,那地方比这还偏,雪更深,咱们得先找家带暖气的客栈,把装备清点清楚,再找个熟悉山路的向导。”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积雪,盲杖尖碰到地面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提过,皇陵山是‘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但山底下有‘寒脉’,常年零下五十度,普通的防寒服根本顶不住,得准备些‘暖宝宝’贴在衣服里,还要带足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牛肉干、巧克力,免得冻饿交加。”
我们在阿城老城区找了家老字号客栈,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东北汉子,听说我们要去皇陵山找金太祖墓,当即摇了摇头:“那地方邪性得很!前几年有伙盗墓的进去,最后只出来一个,冻得只剩半条命,说墓里有‘冰甲尸’,刀枪不入,还会吐寒气,一碰就冻成冰雕!”
林薇掏出古籍,翻到记载金太祖墓的那一页:“古籍里说,冰甲尸是女真族用‘寒玉’和‘活人’炼制的,身上的冰甲能抵御水火,只有用‘烈火符’才能融化。咱们得赶紧准备烈火符,再买些酒精,倒在火把上能烧得更旺,或许能对付冰甲尸。”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一边适应寒冷的气候,一边采购装备。林浩从户外用品店买了四套专业的极地防寒服,能抵御零下六十度的低温;老烟枪找铁匠铺打了四把带火槽的长刀,刀槽里可以灌酒精,点燃后能当火把用;林薇则跟着客栈老板学做烈火符,用朱砂、黄纸和烈酒浸泡,晒干后点燃能喷出火焰。
出发前,客栈老板给我们引荐了一个叫“老北风”的向导,他是当地的猎户,常年在皇陵山打猎,对山里的地形了如指掌。老北风穿着一件羊皮袄,手里拿着一把猎枪:“皇陵山的雪没到腰,得用雪杖探路,不然容易掉进雪窟窿里。而且山里有‘雪狼’,晚上会围着帐篷叫,咱们得带些鞭炮,狼怕鞭炮声。”
我们跟着老北风,踩着厚厚的积雪向皇陵山出发。雪地里行走格外艰难,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走了大概四个小时,前面的山坡上出现了一片松林,松林深处隐约能看到一座石碑,石碑上刻着模糊的女真文。
“那是金太祖的‘护陵碑’,”老北风指着石碑,“碑后面就是墓道入口,被积雪埋住了,得用雪铲挖开。”我们赶紧拿出雪铲,开始挖掘积雪。挖了大概一个小时,一个黑漆漆的洞口露了出来,洞口的岩石上刻着女真族的图腾——一只凶猛的雪狼。
老烟枪点燃一把烈火符,扔进洞口,火焰照亮了洞壁,里面没有异样。我们穿上防滑鞋,小心翼翼地走进洞口。洞口里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两旁的墙壁上结满了冰,冰面上能看到模糊的人影,像是被冻住的殉葬者。
走了大概十分钟,通道突然变宽,前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冰室。冰室中央有一座冰棺,冰棺里躺着一具穿着金朝皇帝服饰的尸体,尸体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甲,正是老北风说的冰甲尸。冰棺的旁边放着一个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着女真文,应该就是装金代玉玺的盒子。
“小心冰甲尸!”林薇大喊,刚说完,冰棺突然发出“咔嚓”的声响,冰甲尸从冰棺里坐了起来,眼睛里冒着蓝光,向我们扑来。老烟枪赶紧点燃带火槽的长刀,向冰甲尸砍去。刀身砍在冰甲上,发出“铛”的一声响,冰甲上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划痕,反而让冰甲尸变得更加愤怒。
“用烈火符!”林浩掏出烈火符,点燃后扔向冰甲尸。烈火符落在冰甲上,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冰甲开始融化,冰甲尸发出一声痛苦的嘶吼,向后退去。我们趁机向金色的盒子跑去,盒子上有一把铜锁,锁上刻着雪狼的图案。
瞎子摸了摸铜锁,突然发现锁孔里有冰碴,他掏出暖宝宝,贴在锁上,冰碴很快融化了。林薇掏出从古籍里找到的钥匙,插进锁孔,铜锁“啪”的一声开了。打开盒子,里面果然放着一枚金色的玉玺,玉玺上刻着女真文,正是金代玉玺。旁边还有一本用金箔做的书,上面写着女真文,正是女真文金册。
“终于找到了!”林薇兴奋地把玉玺和金册抱在怀里,突然,冰室的墙壁开始震动,头顶的冰锥纷纷落下。老北风大喊:“不好!冰室要塌了!咱们快出去!”
我们赶紧向通道跑去,冰甲尸已经从火里爬了出来,身上的冰甲虽然融化了一部分,但依旧凶猛,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用琉璃盏!”我掏出琉璃盏,对准冰甲尸。盏里的深绿色液体突然喷出来,落在冰甲尸身上,冰甲尸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身体开始结冰,最后变成了一座冰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趁机冲出通道,向洞外跑去。刚跑出洞口,身后就传来“轰隆隆”的声响,冰室塌了,洞口被积雪掩埋。我们瘫坐在雪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身上的防寒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老北风看着我们手里的玉玺和金册,笑着说:“你们可真厉害,竟然真的拿到了!这些东西交给国家,肯定能让更多人了解金朝的历史。”我们点了点头,跟着老北风向山下走去。
回到阿城后,我们把玉玺和金册交给了当地的文物局,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表示了感谢,还说会在阿城建立金朝历史博物馆,专门展示这些文物。老北风也因为帮忙找到了古墓,得到了文物局的奖励,他用这笔钱给村里修了一条路,方便了村民出行。
晚上,我们在客栈里庆祝,林薇突然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边写着“元太祖成吉思汗陵”。“我在古籍里看到,成吉思汗陵藏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草原’下,里面有‘蒙古帝国玉玺’和‘成吉思汗的金鞭’,据说金鞭能号令蒙古骑兵的亡灵,”林薇看着我们,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寻找玉玺和金鞭吗?”
我和老烟枪、瞎子对视一眼,都笑了。虽然鄂尔多斯草原的冬天同样寒冷,成吉思汗陵里肯定还有更多的危险,但我们还是决定去。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我们就会一直走下去。
老烟枪喝了一口酒,笑着说:“走!只要有斗,咱们就去!不过这次,可得好好准备准备,鄂尔多斯草原的冬天有‘白毛风’,刮起来能把人吹走,得带些防风帐篷。成吉思汗陵里可能有‘蒙古死士’,比女真冰甲尸还厉害,得多带些烈火符和琉璃盏。”
林浩也兴奋地说:“我也去!这次我要提前查好蒙古帝国的历史,了解成吉思汗的事迹,帮大家更好地找到古墓。”
我们举起酒杯,碰在一起,酒杯里的酒溅了出来,在桌上结成了一层薄冰。我看着窗外的大雪,心里突然觉得很踏实——我们从黑龙江的阿城,到即将前往的鄂尔多斯草原,每一次冒险都充满了挑战,但我们都从未退缩,因为我们知道,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守护。
第二天一早,我们收拾好装备,向鄂尔多斯草原出发。火车上,林薇一直在研究成吉思汗陵的资料,老烟枪在擦他的带火长刀,瞎子在闭目养神,林浩则在看窗外的雪景。我看着他们,心里充满了期待——我们的下一次冒险,即将在辽阔的鄂尔多斯草原上展开。
火车越往西走,雪越下越小,车窗外的雪原逐渐变成了草原,远处的蒙古包像白色的蘑菇一样散落在草原上。我知道,前面的路会更加艰苦,但我并不害怕,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们几人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保护不了的文物。
鄂尔多斯草原的轮廓逐渐出现在远处的天际线上,我知道,我们的下一场冒险,即将在这座承载着蒙古帝国辉煌历史的草原上展开。
火车抵达鄂尔多斯站时,雪已经停了,天空湛蓝得像一块透明的宝石,远处的草原被薄雪覆盖,像是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林浩推开窗户,一股凛冽的风灌了进来,他赶紧缩回头:“这风也太硬了,难怪叫白毛风,刮在脸上跟针扎似的!”
老烟枪把厚厚的羊皮袄裹紧,从包里掏出一个烤红薯,掰了一块递给我们:“先垫垫肚子,鄂尔多斯草原大得很,成吉思汗陵藏在‘伊金霍洛旗’的草原深处,得找个当地的牧民当向导,不然在草原上容易迷路。”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石板,耳朵微微动了动:“我听到远处有马蹄声,草原上的牧民大多骑马出行,咱们可以去附近的‘苏泊罕草原’找向导。另外,《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成吉思汗陵的‘圣陵穴’在‘三河交汇处’,那里的地气重,藏着蒙古帝国的‘龙脉’,墓里可能有‘龙脉守护兽’,是用蒙古草原的‘苍狼’炼制的,凶猛得很。”
我们在鄂尔多斯市区租了一辆越野车,向苏泊罕草原驶去。车窗外的草原一望无际,偶尔能看到几头牦牛在雪地里吃草,远处的蒙古包上飘着炊烟,像一个个白色的标点符号。走了大概两个小时,我们抵达了苏泊罕草原,一个穿着蒙古袍的年轻人正骑着马在草原上放牧,看到我们,他勒住马,笑着走了过来。
年轻人叫巴特尔,是当地的牧民,听说我们要找成吉思汗陵,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认真地说:“成吉思汗陵是蒙古人的圣地,不能随便进去,但你们要是为了保护文物,我可以带你们去。不过,墓里的守护兽很凶,咱们得准备些‘马奶酒’,守护兽喜欢马奶酒的味道,能暂时稳住它。”
我们赶紧点头,巴特尔从蒙古包里拿出几壶马奶酒,又牵来四匹骏马:“草原上的路不好走,骑马比开车快,咱们现在就出发,天黑前能到三河交汇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