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项伟大发明,看似基础,却彻底改变了人族的生存状态,将他们从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阶段,推向了更文明的城邦时代。
它们惠及的不仅仅是人族自身,筑巢之法,为洪荒中某些灵智稍开、尚处于原始状态的弱小种族提供了模板;御火之术,很快就被洪荒万族中一些初识智慧的部落效仿掌握;穿衣蔽体之技,更是启发了诸多化形生灵对“仪容”的初步理解。
此举契合了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则,引动了浩浩荡荡的人道洪流!
天道酬勤,人道有德。
海量的人道功德自无尽虚空汇聚而来,如同金色的瀑布洪流,注入三位先贤体内!
他们的身躯被功德金光重塑,凡俗气息尽褪,道韵流转不息,其气势节节攀升,竟于众目睽睽之下,由凡俗武道之身直证大罗道果!
金光同样浸润着他们的制器之物:有巢氏所凭依的造屋工具和第一座“巢”、燧人氏手中那取火所用、饱经磨砺的木钻以及第一缕人道薪火、缁衣氏用以裁剪缝制、引领方向的骨针石锥和第一件成衣,尽数被磅礴功德淬炼,化为承载着人道光辉的气运灵宝,散发出温润而强大的文明和创生之力。
顷刻间,人族就拥有了三位站在洪荒上层的强大大罗金仙!
这不仅仅是实力的补充,更是种族气运彻底稳固、文明兴起的标志!
人族的身影,在所有洪荒势力眼中的分量,陡然变得不同。
人族三祖齐证大罗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洪荒各大势力耳中。
无论仙、妖、巫遗族、还是一些洞府潜修的存在,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曾被视作弱小蝼蚁、如今却气运勃发的种族。
在巫妖不出的时代,三位人族大罗的震慑力是不小的,尤其是人族背后还站着西方教第三教主姜云以及万寿山镇元圣人,一般的族群根本就不敢招惹人族。
而人族内部,因三祖崛起和庞大的基础人口带来的磅礴人道气运滋养,势力飞速增长,在几次劫难过后,人族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部落间联系更加紧密,文明的火种从三祖所在的核心部落向外飞速扩散。
新式且更为坚固的土木房屋、保存和使用火焰的技术、更精美的麻葛衣物和皮裘,迅速取代了过去的落后生存方式。
在没有了生存之忧以后,许多普通族人在劳作之余,也开始仰望星空,思索自身的存在,结绳记事,刻书留影,文明的种子开始种下。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建造术的人族,开始沿着河流、靠近物产丰富之地建立起更大的聚居地,甚至初步具有了城邑的雏形。
另一边,天庭在昊天、瑶池的苦心经营以及多方圣人势力或主动或被动参与支持下,初步显露出了它应有的气象。
有了通天的大批弟子、西方教诸多自愿前来天庭任职的修士及星辰院诸多星君的加入之后,天庭划分出的各部终于不再是当初人手捉襟见肘的样子。
虽未重现昔日妖庭全盛时期的威严,但神将身披甲胄、仙兵队列森然、各处宫阙仙婢往来、力士穿梭的景象已然形成,隐隐有了统御诸天的气度。
特别是西王母入住王母仙宫后,女仙体系完善,清雅的仙光与天庭的煌煌之气交相辉映,更添一分华贵之美。
天庭敏锐地捕捉到了人族崛起的契机,并主动伸出橄榄枝。
昊天虽然并不知道人族是天地主角,但是就凭诸多圣人尽皆关注人族,并与人族这个种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足可以知道人族不简单,巫妖过后,其族群必定会成为洪荒秩序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今趁其弱小之际,好生结交,表露善意,或可使其成为天庭权威在人间的先期基础。
他派遣得力心腹太白金星,携带着天庭的善意符诏和一些基础却实用的风调雨顺术法,降临于人族祖地。
太白金星手持昊天玉诏,在人族首领和各部族长的见证下,结为同盟。
天庭既为道祖所钦定的正统,太白金星也代表天庭宣告对人族盟友的一些帮助:“
玉帝陛下法旨:感念人族于洪荒大地上自强不息,开创生存之道,泽被众生,特派小神等协理尔族驻地风调雨顺之事宜。
凡人族部众安居之处,天庭当尽力保雨水调和,四时有序,减少天灾侵扰,助尔等休养生息,壮大繁衍!”
这个消息在人族中引起巨大反响。
初尝温饱安定滋味、深知自然灾害之害的普通人族无不感激涕零。
而对于人族上层的智者们,这象征着一种认可与合作的开始。
燧人氏作为三位大罗金仙中威望最高者,代表人族亲自前往了天庭。
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于凌霄殿亲迎燧人氏,双方相谈甚欢。
昊天看着燧人氏,眼前之人虽然修为不及自己,但是一身功德气运实不可小看。
“燧人道友,人族钻木取火,乃是洪荒万族开化之明灯,吾亦心感钦佩。
天庭建立,意在维护洪荒纲常秩序,使人道昌盛亦为吾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请大家收藏: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此后人族之事,天庭自当时刻关注,若有所需,当及时沟通往来。”
燧人氏拱手回礼,诚心感谢地说道:“
谢天帝陛下关怀。
人族蒙天地之恩得存,托道祖之福得生三界。
陛下派遣仙官,助我族人调顺风雨,此等厚德,人族上下铭记于心,惟愿未来洪荒安宁。
天庭护持三界,维持天地秩序与平衡,人族与天庭交厚,今后亦当尽一份力。”
他话语诚恳,传达了人族对天庭的感激之情,对于这个初立的天庭,他心中还满是好感。
双方并未签订具体的契约文书,但此番燧人氏的到访,以及双方在维护天地秩序层面上达成的合作与共识,成为了天庭与人族之间一条良好的沟通纽带。
这份“天人之契”虽无形,却以人道气运与天庭气运为笔,在洪荒的秩序长卷上落下了清晰的一笔。
而纵观整个洪荒,各方都在或主动或被动的情况下,适应着一个崭新的时代。
天庭的触角虽远未覆盖所有地域,其威严与秩序却已通过周天星辰的运转以及蟠桃会这般吸引万仙归附的策略,初步奠定了它在名义上的统领地位,并开始实质性地逐步向外扩张。
而人族,则在不事声张的埋头建设中积累实力,借助天时地利与自身智慧,在洪荒大陆上点亮了越来越密集的文明星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垠混沌,时空在这里都失去了稳定的刻度。
其中一片被强大意志笼罩的区域,正是昔日姜云施展大法力开辟出来的云竹宫。
宫殿内,姜云的身影静静盘坐,他的身形变幻无常,时而虚幻如混沌本身,时而凝实如开天辟地的原点。
在他周身,两股宏大、深邃却又截然不同的世界本源之力,正进行着深度融合。
其一,是他最初开辟的体内空间,后来一步步慢慢演化出的本命世界。
这本源宏大、浩渺,蕴含了他对道的所有理解与积累,正散发着蓬勃的创世生机。
其二,便是那源自混沌魔神的空间道痕,后被姜云夺取机缘而彻底炼化的空心杨柳世界。
这股本源充满了空间的深邃、折叠、穿透、容纳特性,神秘而古老。
此刻,融合过程已进行到最关键的冲刺阶段,进度达到了九成以上。
两股世界的本源和法则不再无序冲撞,反而在姜云的意志引导下,自发地排列组合,构建出亿万微小世界的胚芽幻影。
曾经属于空心杨柳的空间道则,被姜云的本源世界完全解析、吸收、统合,再无分彼此。
虚空与实体的界限在这里模糊,时间流速也变得晦涩难测。
姜云的气息在世界融合的过程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质的蜕变。
一种超越圣人境界的宏大气息,在他体内开始隐隐显现,只是还很不稳定。
他如今已经算是半只脚踏入了混元太极金仙的境界,这股气息尚且稚嫩,但其本质已然有别于那些圣人,具备了与洪荒天道圣人鸿钧道祖、以及执掌轮回的后土祖巫平起平坐的资格。
眼见只差那最后一点点的磨砺与收尾,姜云的心境如同古井般无波无澜,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掌控这最后融合的过程之中。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当两个世界彻底化为一体、完美圆融的那一刻,便是他真正君临圣境之上、拥有与洪荒顶尖存在正面博弈伟力之时。
面对拥有洪荒世界主场加持的鸿钧与后土,自身修为必须占据优势才能有足够的底气。
姜云面前,那株融合了空心杨柳本源的灵竹正进行着最后的蜕变,其每一次蕴含大道韵律的脉动,都引得整个道场的空间随之微微震颤,一个独立于洪荒天道之外的庞大世界正在其架构下渐趋稳固。
倏忽间,一道翠绿的流光无视混沌海的狂暴阻隔,穿透层层空间壁障,到达云竹宫道场。
姜云似有所觉,放开宫外禁制,顿时流光没入姜云眉心。
庞大的信息洪流奔涌而至,那流光正是灵葫道人跨越时空传递的洪荒最新讯息。
信息的内容印证了姜云的预感,洪荒果然发生了大变。
原本经过了他的一系列操作,洪荒大势有了不小的改变,巫妖之间的对立姿态就有所收敛,各自专注于自己族群未来发展的大计。
然而,自他离开洪荒以后,局势不可避免地滑向了原来的轨迹。
十日横空,夸父逐日,大羿射日,不周山崩,圣人补天......
这一桩桩,一件件依旧如期重演,随后巫妖惨烈决战,帝俊、帝江双双陨落,巫妖大半势力几乎同归于尽。
妖族残部在常曦、羲和的带领下遁入混沌之中,巫族在九凤的带领下回归盘古殿,闭门不出;天庭重立,昊天、瑶池受道祖敕封执掌;地道六圣归位,冥河镇血海、泰山府君司生死、酆都大帝掌轮回、紫薇星主列星辰、玄冥坐镇北冥,威压一方……
《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请大家收藏: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而最令人动容的是人族在屠戮后的顽强复苏,在燧人氏、缁衣氏、有巢氏三位人杰的带领下,人族文明之火星星点点传播,已成燎原之势,于洪荒大地上焕发生机。
姜云缓缓睁开双眼,那双蕴含道韵的眸子里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波澜。
混元大罗金仙的心境亦因这熟悉的剧本而产生些许波动。
他目光投向洪荒的方向,似是穿越无尽时空,看到了西方须弥山。
“果然如此吗…一切依旧滑向那个轨迹。”低沉的声音在寂静的道场中回荡,带着一丝了然,更带着一丝叹息。
信息中,灵葫道人并未着重展开说明的关于须弥山上发生的一些变化,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
“西方准提、接引两位教主…”姜云低声念出这个名号,曾经共同努力,为了同样的目标精心谋划,师徒情深的一幕幕涌上心头。
当初接引、准提于西方贫瘠之地筚路蓝缕、殚精竭虑谋求兴盛的执着身影,此刻还依旧清晰的烙印在姜云脑海中,这一切与他们如今淡漠、疏离、高高在上的姿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证得混元,元神寄于天道,众圣便似换了一副心肠。”
这种变化在他上次辞行离开须弥山,委托灵葫道人代职时就已初露端倪。
彼时二圣对他离去和安排的反应仅是淡然颔首,一句“道友自去探寻大道即可,须弥山自有吾等照拂”,那份客套下的疏离与冷漠,早已取代了当年共商大业时的推心置腹与热忱。
灵葫后续多次传递的信息更是一再印证了这种变化,二圣对教内事务参与度锐减,对量劫纷争多作壁上观,甚至在关键节点未能为西方教或者说西方生灵们争取到应有的利益。
思及过往,姜云心中不由的怅惘。
灵根化雨,灵阵奠基,当初姜云几乎以一己之力精心谋划,改西方贫瘠为灵秀之域,助二圣圆满成道。
西方教今日之根基,他至少承其半数之功!
然而,当初他未远赴混沌求道之时,巫妖量劫暂歇,正是重整教统、凝聚人心、巩固根基、再图奋进的关键时刻,二位圣人却似已然功成身退,只在圣位俯瞰众生,不思进取。
观二人此等作为,天道寄托元神,消磨本性,渐使人渐趋无情矣!
求道之路,果真是初心难保!
《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请大家收藏: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