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20章 府尊大人到!
    交接完毕,钱通判笑道:“府尊大人旅途劳顿,今日便请先至后衙歇息。一应起居,下官已派人打理妥当。明日再为大人接风洗尘。”

    “有劳钱大人。”姜淮淡淡道,“接风宴便免了。明日辰时,召集三班六房,本府要升堂视事。”

    钱通判笑容不变,眼中却闪过一丝讶异,旋即应道:“是,下官遵命。”

    后衙倒是宽敞,但陈设简单,透着股久未住人的清冷气。老管家带着仆役忙着安置行李,尤其是将那箱药材妥善收好。

    姜淮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坐在书房。案头已经堆起了几摞钱通判方才送来的卷宗。

    他随手翻开一本,是近期的刑名案卷,一桩看似普通的商船货物纠纷,背后却牵扯到好几家本地豪商,判决语焉不详,显然是想和稀泥。

    又翻开赋税册,数字庞大,但细看之下,某些税项的征收与上缴之间存在令人起疑的差额。

    市舶司,海关,的记录更是繁杂,洋商、华商、货物种类、关税数额……如同一团乱麻。

    他合上册子,走到窗边。窗外是府衙的后园,草木葱郁,却安静得过分。远处,隐约能听到城市传来的喧嚣市声,以及更遥远的海潮声。

    这里的一切,都与他熟悉的工部截然不同。没有明确的技术参数,没有清晰的工程目标,只有盘根错节的人情世故、利益纠缠和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的“规矩”。

    他知道,今日堂上那些恭敬的面孔背后,是江宁府庞大的士绅集团、海商巨贾、乃至盘踞地方的胥吏网络。

    他们在此经营多年,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他这位空降的知府,在他们眼中,或许只是个不懂“规矩”、迟早要碰壁的“京官”。

    “府尊大人,”老管家轻轻敲门进来,面带忧色,“方才老奴想去厨下看看,让他们备些清淡饮食,却听得两个仆役在嚼舌根,说……

    说您是‘修河道的夫子’,怕是连海船都没见过,如何管得了这通商口岸的是非……”

    姜淮摆摆手,示意无妨。这些风言风语,早在他意料之中。

    “不必理会。”他声音平静,“去将江宁府志,以及近五年所有与海事、洋商相关的往来公文,都找出来。”

    “是。”老管家应声退下。

    夜深人静,书房灯火长明。姜淮埋首于故纸堆中,试图从浩繁的公文和地方志中,梳理出江宁府的脉络。

    海潮声透过夜空隐隐传来,仿佛这座城市深沉的呼吸,也像是某种无声的挑战。

    他揉了揉眉心,咳了几声。南方的湿气确实让他有些不适。

    但他眼中没有丝毫退缩。技术难题可以攻克,人情世故,他同样可以学。

    明日升堂,便是他真正踏入这滨海迷局的第一步。他不需要立刻大刀阔斧,但他必须让所有人知道,这位新来的“修河道夫子”,眼睛是亮的,心是明的。

    他提起笔,在一张白纸上,缓缓写下几个字:

    “静观其变,谋定后动。”

    笔锋沉稳,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

    翌日辰时,江宁府衙大堂。

    三班衙役手持水火棍,分列两侧,虽站得笔直,眼神却难免带着几分对新任知府的打量与懈怠。

    六房书吏捧着账册文书,垂首候在堂下。

    通判钱友仁、同知、推官等属官也已到齐,分坐两侧,神色恭谨依旧,却如昨日般透着无形的隔膜。

    “知府大人到!”

    随着长随一声唱喏,姜淮身着四品云雁补子绯色官袍,从屏风后缓步走出,端坐于公案之后。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堂下众人,并未立刻言语,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弥漫开来,让原本有些松散的气氛顿时一肃。

    “升堂!”钱通判率先起身,带领众属官衙役行礼。

    “免礼。”姜淮声音平稳,抬手虚扶,“本府初来乍到,于江宁风土人情、政务刑名皆未熟悉。今日升堂,非为审案决事,只为一听。”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钱通判身上:“钱大人,你乃府中老人,便由你始,将江宁府眼下最紧要、最棘手的几桩事务,拣选重要的,一一禀来。”

    钱通仁连忙起身,拱手道:“回府尊大人。眼下确有几件紧要事务:其一,乃是秋粮征收。

    各县已开征,然今年夏间略有风雨,恐有州县完不成定额,需早做预案,或调剂,或奏请减免。

    其二,乃是海塘岁修。历年皆有定例,然今年风雨稍多,有几处险段需加紧加固,银两物料须得尽快拨付。

    其三,乃是市舶司报来,近日有数艘暹罗、吕宋商船抵港,货物繁杂,验货征税及安置事宜需府衙协调……”

    他侃侃而谈,说的皆是地方政务常例,条理清晰,滴水不漏,却总让人觉得隔靴搔痒,未曾触及真正核心的难题。

    姜淮静静听着,不置可否。待钱通判说完,他又转向主管刑名的推官:“刑狱方面,可有积压难决之案?”

    推官起身,禀报了几桩盗窃、田土纠纷,听起来也都是寻常案件。

    姜淮听完,依旧未做评判,目光扫向户房、工房、刑房等各房书吏:“各房将手中最紧要、拖延最久的文书卷宗,简要呈报。”

    书吏们依序出列,汇报的多是些流程性事务或微小难题。

    一堂听下来,仿佛江宁府一片祥和,只需按部就班即可。

    姜淮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知道,这是地方官迎接新上司的常态!

    先用无关痛痒的常规事务搪塞,试探其深浅喜好。

    他并不点破,只是淡淡道:“好,本府知晓了。诸事仍按旧例,先行办理。钱大人,”

    “下官在。”

    “秋粮、海塘之事,关乎民生防务,至关重要。将相关卷宗、历年数据、预算细目,整理好送至本府书房。”

    “市舶司与外洋商船事宜,涉及朝廷体面与外藩关系,亦不可轻忽。

    相关往来文书、税则条例、近年案例,一并送来。”

    “其余各房,亦将手头积压难决、或干系重大之文书,分类标注,呈送本府阅览。”

    喜欢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请大家收藏:()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