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剧组那边准备差不多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韩佳女这时候来到杨简和柳亦妃的化妆间。
“茜茜,你先化着。我先去看看剧组的准备情况。”杨简的妆造也做完了,正好小韩进来通知他,他就准备去看看剧组各项准备工作。
“嗯嗯,小剪子,你先去忙吧。”
杨简对着自家小少妇露出一个笑容,就起身出门。
小韩对着柳亦妃点头笑了笑:“茜茜,你先化着啊,我和简哥先去忙。”
说完,也不等柳亦妃继续说话,顺势就跟上了杨简。
一部电影开机前后要准备许多工作,导演作为整个项目的核心创作者和领导者,需要统筹全局并确保拍摄高效推进。
在正式开机前,需要确认最终版剧本,检查所有分镜脚本、拍摄日程是否与剧本一致。
与编剧、制片人核对最后一版修改,确保所有部门,比如美术、服装、道具等按最新剧本执行。
召集主创团队,摄影、美术、录音等与演员开会,明确拍摄目标、艺术风格和纪律要求。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强调安全规范,尤其是当电影有动作戏与特殊场景的时候。
然后就是技术复查,需要与摄影指导测试摄影机、镜头、灯光方案。
还要确认场地许可、设备保险、应急预案,如果拍摄外景戏遇到雨天,这种情况有没有备选方案。
这些工作在开拍前就要逐一确认。
拍了那么多部电影,这些工作杨简都已经熟门熟路。
剧本、分镜上的事情也不用操心,杨简拿出来的就非常完美的剧本和分镜,只需要按照拍摄计划推进就好。
杨简现在要做的就是和摄影、录音等部门再进行最后一遍沟通和确认,确保万无一失。
这次的摄影师和剪辑师依然还是曾剑。
“剑哥,准备的怎么样?”
曾剑正在指挥摄影团队在进行机位和机器的调试,看到杨简过来,也是赶忙走了过来。
“保证万无一失,杨导放心。”
“剑哥,我们之前就沟通过,这部片子不能过度美学化,不依赖运镜或夸张构图,我只需要让观众聚焦角色情感。还要确保纪录片式的真实感,需要用到大量手持摄影、自然光效,用来模拟‘旁观者偷窥私密时刻’的视角。所以你的任务很艰巨哦。”
杨简对于《婚姻故事》的镜头与构图的要求是克制中保持动态的张力。
利用手持设备轻微晃动,使争吵戏、情绪爆发场景增强临场感。
固定镜头多运用于平静的对话,用以突出角色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
还会运用到特写,将镜头慢慢推向角色,增强人物的心理压迫。
构图设计是隔离与共存,电影里与一些门框、窗户分割的画面镜头——多次用门框将男主和女主框在同一画面但物理分隔,象征婚姻中的隔阂。
在杨简的设想中,还会有一段长镜头,就是夫妻双方争吵戏,将会运用一镜到底,大约会有7分钟的长镜头跟随两人从厨房到客厅,动作与台词层层递进,直到情绪崩溃。
这时候就需要摄影机如“沉默的第三者”,记录全程而无剪辑打断。
这就很考验摄影的功底了。
这部电影对自然光的运用也很有要求。
等到魔都取景的时候,在魔都的住宅会大量利用阳光,从窗户斜射入室内,形成柔和的高光与阴影。
如果到时候魔都没法满足要求,可能要去更南方,比如鹏城那边去取景,
而在bj的场景会多用低色温灯泡,营造冷峻氛围。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杨简允许演员脸上偶尔出现阴影或过曝,这样可以增强真实感。
构图方面,丈夫在剧场中总是占据画面中心,妻子则经常被边缘化,直到离婚后构图才逐渐平衡。
杨简不会去炫技,而是要让每一帧画面成为情感的载体。杨简的目的是想让观众观影的时候,感觉自己是那个房间里的第三者,亲眼目睹这一切。
总结来说,《婚姻故事》会通过手持摄影的自然主义、自然光与胶片的质感,以及精准的构图隐喻,将婚姻解体的私密痛苦转化为具象的视觉语言。
“嗐,当你杨大导演的摄影师,那有不艰巨的时候,万一你亲自上手了,那我不是砸饭碗了?哈哈哈”
“寒碜我不是,我要是不满意剑哥的水平,那也不会有第二次合作了,回头必须得喝两杯。”
大家也是老熟人了,说话很是随意,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更是无所谓了。
“那你可得悠着点儿,上次和你喝了一次,我几个月没恢复过来。”
“那可不能怪我,我记得我都没劝你,喝到后面都是剑哥在主动找我喝,不信你晚上回去问问我梅婷师姐。”
被杨简小小的揭了一下老底,曾剑老脸一红,他怎么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回事,他夫人梅婷都跟他说了在酒宴上发生了什么事。
丢脸丢大发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家杨简那酒量,真正的海王,海量的海,他主动找人家喝,结果他是站着进来,横着出去,杨简屁事没有。
还是新闻看少了,要是前些年多看看新闻,说不定就会知道杨简的酒量,不至于在杨简面前这么“嚣张”。
八点半,剧组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
而这个时候外面的媒体和中戏的学生或者说还有一些粉丝数量是越来越多。
好在安保人数本就往多了安排的,加上中戏又调了一批安保过来,所以现场依然是秩序井然。
“本报快讯,由天眼影业、杨柳影业联合出品,杨简编剧并执导、监制,柳亦妃担任制片人的剧情片《婚姻故事》在中戏北剧场低调开机。本片演员阵容亦是非常强大,柳亦妃、杨简领衔主演,姜雯丽、王智飞、潘红、舒倡、李乃闻等多名实力派演员、影后加盟”
这阵容,这题材,大家一看就是冲奖片,就是不知道要去欧洲三大的哪一个电影节。
随着媒体与其他围观人群把中戏北剧场这边的消息发送出去,互联网上又热闹起来了。
“我屮艹芔茻,《婚姻故事》又是一部冲奖片吧?希望这次能给茜茜拿个影后。”
“杨简拿出来的剧本,还是文艺剧情片,加上女主是他老婆的情况下,一般都有出彩的戏份。只要表演出彩,拿奖不是没有可能。”
“你们就等着瞧吧,杨简拿出来的冲奖片,什么时候失手过?从他第一部电影开始,他亲自执导的剧本,还是他主演,能不能拿大奖不知道,但肯定有拿奖。”
“我是很好奇《婚姻故事》到底讲的什么,看名字就知道是讲夫妻双方的事情,但讲的是结婚还是离婚呢?还是讲夫妻日常中的那些琐事?”
“耐心等着吧,按照杨简的速度,最次明年年中应该就能看到这部电影了。”
相较于普通网友知道的信息,影视圈内的一些人知道的就要多一些。尤其是中戏一系的人马,毕竟《婚姻故事》里面中戏演员也不少。
虽然具体的剧情不能透露,可是男女主谁的戏份更重要更出彩还是能简单透露一下。
很明显,柳亦妃的戏份更出彩。
所以杨简什么用意就很清晰明了了,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给柳亦妃拿奖的。
也就只有女主是柳亦妃,杨简才会把他自己的戏份削弱一些,从而突出女主。
实际上,就算《婚姻故事》女主的戏份更加出彩,但男主的戏份也是可以提名影帝的那种级别。
杨简也不可能把他自己的戏份削弱太多,不是因为他舍不得,而是他的戏份要是再削弱,就没办去衬托柳亦妃的角色。
对手戏(尤其是双人或多人的直接互动场景)是电影叙事的核心支柱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角色的可信度、情感张力和主题表达。以下是对手戏在电影中的关键作用及经典案例分析:
一部电影想要成为经典,每一个角色的戏份都非常重要。
当然,按照重要的程度,肯定是男女主角的戏份最重,否则也不能叫做男女主角了。
影视作品的对手戏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有四大核心价值。
第一个核心价值就是推动剧情与冲突。
举个例子,在《教父》中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迈克尔·柯里昂与索洛佐的餐厅对峙戏。
短短几分钟的对话,通过眼神、停顿和台词节奏,完成了迈克尔从“拒绝涉黑”到“冷血杀人”的转变,直接改变故事走向。
第二个核心价值就是揭示角色本质。
《黑暗骑士》里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与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蝙蝠侠审讯室戏份。
小丑的癫狂与蝙蝠侠的压抑形成镜像,暴露两人同为“规则破坏者”的本质。
第三一个就是强化情感冲击力。
《婚姻故事》里丈夫与妻子那场7分钟的争吵戏就是这个作用。
台词如刀,但肢体语言比语言更刺骨,能让观众切身感受婚姻崩解的痛感。
最后一个核心价值就是为了建立主题隐喻。
李桉的《断背山》中,恩尼斯与杰克最后一次争吵。
杰克怒吼“我们本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而恩尼斯沉默——这场戏将同性恋在社会压抑下的困境具象化。
对手戏是电影中最具“人味”的部分,它让抽象的主题落地为具体的情感碰撞。
电影的本质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对手戏就是让观众问出这句话的引擎。
圈内的众多女星很羡慕,但是再羡慕也没用,人家是两口子,还是非常恩爱的那种。
杨简这人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在“好男人”这条邪路上越走越远,你是放弃了一大片深林啊!!
其实不是杨简放弃大片森林,而是当他有那个能力很简单获得一大片深林后,获得深林这件事对他来说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找到一个互相深爱并能互相陪伴着生活的那个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