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6章 《行路难三首》其三
    茶馆里,几个年轻人正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他们倒是不甚在意茶馆里正在即兴创作的说书人,认真地看着天幕上评论区的想法。

    其中一个书生模样的激动地一拍桌子,

    “妙哉!这新奇的设想,让法海去取经。想来这一路定是血雨腥风,与原着中唐僧的温和取经大不相同。”

    “这法海的勇猛,怕是能将那些妖怪打得落花流水。

    “只是不知道这真经最后取得的方式,是否也会大不一样?”

    旁边一个习武的青年也跟着附和,

    “就是就是,看这法海施展神通,比我练武可精彩多了。”

    “要是我能有这本事,也去凑个热闹,跟着去取经!创造一些不一样的故事。”

    *

    河边的浣衣女们叽叽喳喳,

    "你们瞧见没?评论区说那法海和尚连女儿国国王都敢打!"

    "可不是嘛!那国王多漂亮啊,他居然说人家是妖孽!"

    "要我说啊,这和尚比咱们家那口子还不会怜香惜玉!"

    明

    冯梦龙注意到了这样的创意新奇的内容对于百姓和读者的吸引力。

    这般不同寻常地打破传统,连一些老古板都没有太多微词,只是加入了这场讨论中。

    冯梦龙笔下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不拘泥于传统礼教对人的束缚。

    总是在反对礼教约束,认为通俗文学是 “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

    提出要 “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的文学主张,表现出冲破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

    法海取经的情节充满趣味性和新鲜感,容易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冯梦龙就在思考在自己的话本小说中加入更多轻松幽默、新奇有趣的元素,以更好地符合大众的口味。

    之前冯梦龙倒也尝试过对故事中主角的性格改编,创作出与原版毫不相关的结局。

    现在这种跨故事的角色互换和融合的主题倒是受欢迎。

    *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坐在自家院子里,眯着眼看着天幕。

    他缓缓摇着头,对身边的小孙子说,

    “孩子啊,这世间之事真是变幻莫测。这和尚的角色一换,故事可就全变了。”

    “不过不管是谁去取经,都是为了求那真经,普度众生。”

    “希望这法海在取经路上,也能懂得慈悲为怀啊。”

    小孙子眨着大眼睛,满脸好奇,

    “爷爷,那法海能像唐僧一样,让妖怪们都改邪归正吗?”

    老人笑了笑:“这可说不准,要看这法海的造化咯。”

    *

    街头的那些小孩子们则兴奋地跑来跑去,模仿着法海的动作,嘴里喊着,

    “大威天龙,世尊地藏,般若诸佛,般若巴嘛空!”

    他们觉得法海的样子威风极了,比平日里听的那些英雄故事还要精彩。

    特别是昨日他们才刚看过一集86版的《西游记》。

    清

    蒲松龄再次兴奋不已,他热衷于收集和创作奇闻异事,法海取经这样新奇的设定倒是正合他的口味。

    想起上一个后传版的唐僧,他又忽然冷静下来,想到了一些新的主题。

    法海取经这一设定打破了常规,倒是了引发蒲松龄对 “救赎”“转变” 等主题的深入思考。

    他开始想到那些原本被定义为 “恶” 或 “固执” 的角色,

    是否有通过特殊经历实现自我救赎和转变的可能,为作品赋予更深层次的哲理。

    而且法海在取经途中的打斗情节充满紧张感,让读者的心不由得跟着牵动。

    蒲松龄又想或许在自己的故事中可以适当加入更多惊险刺激的情节和动作场面。

    一个狐妖或鬼怪无故被人陷害,被迫踏上冒险旅程,途中不仅要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挑战,还要克服自身的心魔......

    *

    接连两个类似主题的搞笑视频,却让各朝代的老祖宗们都议论纷纷。

    有人期待法海版唐僧究竟会以什么独特的方式取得真经,有人担心他过于暴力会破坏取经的本意,还有人只是把这当作一场热闹,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无论如何,这个想法成为了日后长久的话题。

    ——

    【《行路难》其三·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

    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

    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请大家收藏: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你不知道吴中的张翰是个旷达之人,因见秋风起而想起江东故都。

    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

    ......

    吴

    凝视着诗句 “子胥既弃吴江上”,伍子胥神色复杂,眼中闪过一丝怅然。

    轻抚胡须,长叹一声,

    “这李白倒是懂我!吴王听信伯嚭谗言时,我何尝不是『行路难』?只是这『吴江上』三字——”

    ...

    吴王夫差猛然起身,有些着急地询问道,

    “伍相国呢?快去找......”

    战国,楚

    屈原独立湘水畔,广袖灌满秋风。

    见“屈原终投湘水滨”一句时,手中兰草骤然坠地。

    许久无言。屈原忽而仰天狂笑,惊起白鹭横江,

    “众人皆醉时独醒是罪么?《天问》叩不开郢都城门,倒让千年后的诗家替我喊冤!”

    西晋

    陆机满脸苦笑,微微摇头,

    “我自负有雄才大略,本想在乱世中一展宏图,没想到最后却卷入政治漩涡,命丧黄泉。”

    “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

    【这首诗的背景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他本是积极入世之人,才高志大,渴望成就一番大事业。

    然而入京后,李白并未得到唐玄宗的重用......

    喜欢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请大家收藏: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