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0章 风声鹤唳,暗涌再起
    清晨五点,商会办公室的百叶窗漏进第一缕晨光,在檀木匣上割出一道金线。

    苏若雪跪坐在藤编圆凳上,指尖抵着匣盖,指甲盖因用力泛出青白——自昨夜收了那张字条,她便再没合过眼。

    "咔嗒"一声,匣盖掀开的瞬间,墨香混着樟木香窜出来。

    她捏着字条的边缘展开,正面"你赢了这一局"的字迹仍刺目,背面却有几处纤维被墨水浸透的暗斑,在晨光里像撒了把碎银。

    苏若雪突然想起顾承砚上周教她辨认伪造账册时说的话:"有些字会藏在纸背,像影子追着光。"她转身从抽屉里翻出个粗陶瓶,倒出小半杯淡褐色的茶水——那是顾承砚特意让她备的,说是旧时候商帮传递密信,常用茶水写暗文,遇热显形。

    她把字条平铺在红木桌上,用铜制镇纸压住四角,又取过酒精灯小心加热。

    浅黄的火焰舔着纸面,原本平整的纸背渐渐浮起些模糊的痕迹:数字"715"歪歪扭扭,后面跟着"英码丙库"四个字,墨迹淡得像被雨水冲过的炭笔。

    "若雪?"

    门被推开时,苏若雪惊得指尖一颤,茶水差点泼在字条上。

    顾承砚立在门口,深灰西装搭在臂弯,领带松松系着,眼下浮着青影——显然也是彻夜未眠。

    "来看这个。"她抓着字条的手还在抖,却先把酒精灯吹灭了,"林世昌的字,背面有暗文。"

    顾承砚的指节在桌沿叩了两下,俯身时带起股薄荷皂角香。

    他盯着"715英码丙库"看了半刻,忽然扯过椅子坐下,从西装内袋摸出本磨旧的《上海码头图志》。

    "英租界码头区,丙库是干货仓库,专门存棉纱、丝绸这些耐潮货。"他翻到某一页,手指重重按在"715"编号上,"上个月刚听说,日商'东亚经济促进会'花大价钱租了这片仓库,说是存药材——药材?"他嗤笑一声,指腹蹭过纸面,"林世昌要停闸北的机器,得先断了原料运输。

    航运是命脉。"

    苏若雪的指尖无意识绞着旗袍盘扣:"那我们现在?"

    "打草惊蛇最忌讳。"顾承砚抽出钢笔在便签上写了串数字,"让阿强带五个护卫队的,扮成新招的搬运工。

    码头的陈九昨晚栽了,他们肯定要换人手,这时候混进去最安全。"他抬眼时,眼底像淬了把刀,"我要知道里面到底藏了什么。"

    上午十点,英租界码头区飘着咸湿的海腥味。

    顾承砚站在仓库外的木栈桥上,脚边堆着几袋标着"顾氏绸庄"的生丝,装作等货的模样。

    阿强穿着褪色的粗布短打,正和两个"搬运工"往仓库里搬货,经过他身边时用脚尖轻踢了踢他的皮鞋——这是他们约好的暗号。

    "顾少东家?"

    身后传来沙哑的男声。

    顾承砚转身,看见个留着仁丹胡的工头,蓝布工装洗得发白,手腕上却戴着块崭新的浪琴表。

    "王头。"顾承砚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对方领口露出的金链,"听说最近码头上活计多?"

    "托您的福。"王头搓了搓手,笑得有些牵强,"商会新章好,工人都乐意干。

    就是昨儿新来几个生面孔,我正愁管不过来。"

    顾承砚注意到他喉结动了动,目光总往丙库方向飘。

    他不动声色地从西装口袋摸出包哈德门,抽出一支递过去:"生面孔?

    我让账房把工牌再核一遍,别混了细作。"

    王头接烟的手顿了顿,火柴擦了三次才点着:"使不得使不得,我就是随口一说。"

    这时,阿强从仓库里走出来,袖管沾着草屑,冲顾承砚微微摇头——这是"未发现异常"的暗号。

    顾承砚心里一沉,正要再问,腰间的怀表突然震动起来。

    是苏若雪的传呼:"仓库夹层有暗格。"

    他捏着怀表的手紧了紧,抬头正看见王头盯着自己的怀表,眼神像猫见了鱼。

    "王头,"顾承砚突然拍了拍对方肩膀,"我那批生丝急着进染坊,劳烦您派两个手脚麻利的,把丙库里的货先腾个角落?"

    王头的额头瞬间沁出细汗:"这丙库是日商的"

    "日商又怎样?"顾承砚的声音陡然冷下来,"这码头是中国人的码头,顾某的货,总得有个放的地儿。"

    王头张了张嘴,最终低头应了。

    顾承砚转身时,瞥见阿强站在仓库门口,拇指和食指搓了搓——这是"有发现"的暗号。

    正午的日头把码头晒得发烫。

    顾承砚回到商会时,衬衫后背已经洇了片汗渍。

    苏若雪正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捏着张照片——是阿强用微型相机拍的:仓库最里层堆着整箱整箱的"东亚经济促进会"宣传册,封皮印着"大东亚共荣",旁边码着的木匣里,银元在闪光灯下泛着冷光。

    "他们要用这些钱买罢工。"苏若雪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上次顾氏涨了工价,其他厂子的工人早有怨言,要是这时候有人煽风点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需要你。"顾承砚走到她身侧,看着玻璃上两人重叠的影子,"以'临时调岗'的名义,把咱们的人安插进关键岗位。

    你挑二十个最忠心的,就说去顾氏新厂学技术——新厂在法租界,离码头远,不会引人怀疑。"

    苏若雪转身时,发梢扫过他手背:"我这就去账房拟名单。"

    "等等。"顾承砚叫住她,从西装内袋摸出枚翡翠平安扣,"戴这个。"见她疑惑,他笑了笑,"前儿在当铺收的,雕工不错。

    要是遇到麻烦,捏碎它,里面有钢丝,能割绳子。"

    苏若雪捏着平安扣,指尖触到内侧凸起的纹路,突然明白这是顾承砚让人特意嵌的。

    她把平安扣塞进衣领,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你呢?"

    "我去码头盯着。"顾承砚整理好领带,转身走向门口,"王头的表是新的,链是旧的,说明钱刚到手。

    得让他觉得,我们还被蒙在鼓里。"

    下午三点,黄浦江的风卷着煤渣扑向码头。

    顾承砚站在栈桥上,看着工人们扛着货箱来回奔走,目光突然定在卸货区——个穿藏青西装的男人正站在丙库门口,手里捏着个皮质公文包,胸口别着枚银色徽章,在阳光下闪了闪。

    "顾少东家?"阿强不知何时站到他身边,"那是新到的货务专员?"

    顾承砚眯起眼。

    男人转过脸时,他看清了对方领带上的暗纹——是株五瓣樱花。

    当天下午三点二十分,商会大楼三层的航运部账房里,苏若雪正低头核对着本周的货物清单。

    算盘珠子在指尖拨得噼啪响,阳光透过磨砂玻璃在她旗袍上投下菱形光斑,直到那声带着江浙口音的"苏小姐"响起时,她的笔尖才顿了顿。

    "您是?"她抬眼,见来人穿藏青西装,胸牌上印着"货务专员"四个字,可胸牌边缘的金漆有些毛躁,像刚用胶水粘上去的。

    "新调过来的,今早才到人事处报到。"男人递上盖着商会公章的调令,手却在发抖——时值六月,他额角竟沁着细汗。

    苏若雪扫过调令日期,瞳孔微缩:"今日是十五号,调令上写着十二号到岗?"她指尖敲了敲纸页,"航运部上周三就封了旧档案,新专员该先去一层领钥匙。"

    男人的喉结动了动,目光往账房里的铁皮柜飘:"我我急着核对码头货单,想着苏小姐通融"

    "通融?"苏若雪突然起身,旗袍下摆扫过桌沿的铜镇纸。

    她抓起调令对着光,水印处隐约浮出"东亚株式会社"的日文印记——这是上个月顾承砚特意教她辨伪的法子,"用明矾水浸过的纸,在阳光下会显出来路。"

    "抓住他!"她反手按响桌角的铜铃。

    守在门外的护卫队冲进来时,男人正往怀里摸东西,苏若雪眼疾手快抄起镇纸砸过去,正砸中他手腕。

    金属撞击声里,一把短刀当啷落地。

    半小时后,地下室审讯室的白炽灯刺得男人睁不开眼。

    苏若雪捏着他的衣领,翡翠平安扣在两人之间晃:"林世昌的人?"

    男人浑身筛糠:"我我是林先生的手下,他让我混进航运部改货单,把顾氏的生丝标成'日商特供',到时候码头上的日本浪人就能"他突然住嘴,额头抵着潮湿的砖墙。

    "就能以'货物归属不清'为由扣货,断了咱们给纺织厂的原料。"苏若雪的声音冷得像冰,"说,下一批行动什么时候?"

    "今晚子时!"男人终于崩溃,"林先生买通了码头的王头,说等顾氏的货船到港,就"

    "够了。"顾承砚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他倚着门框,西装搭在臂弯,目光像淬过冰的刀。

    苏若雪转身时,看见他袖扣泛着冷光——那是方才在码头见到樱花暗纹领带的男人留下的阴影,此刻正压在他眉峰。

    "把人关到法租界的安全屋。"顾承砚对护卫队长点头,又转向苏若雪,"你做得很好。"他说这话时,指节轻轻碰了碰她手背,像在确认她是否受伤。

    傍晚六点,商会顶楼的会议室坐满了人。

    顾承砚站在挂着上海地图的墙前,手里的教鞭敲在"英码丙库"位置:"今天下午截获的情报证实,敌方要从航运线切断我们的工业原料。"他扫过台下紧绷的脸,"我提议,即日起暂停所有非紧急货物运输,把棉纱、生丝这些关键原料转移到法租界的备用仓库——上周刚租下的那间,墙厚三尺,有巡捕房熟人看着。"

    "顾少,这会不会太激进?"福源米行的周老板摸了摸八字胡,"暂停运输的话,咱们欠纺织厂的货期要违约"

    "违约赔钱,总比原料被抢、厂子停工好。"顾承砚打断他,从文件袋里抽出阿强拍的照片甩在桌上,"看看这个——丙库里堆的银元,够买十个码头的工人罢工。

    真等工潮闹起来,咱们连货在哪里都找不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