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8章 来都来了
    “那他们有没有说往哪边去了?”

    蒙恬实在没忍住,急忙开口询问道。

    “额,这个。亲卫只说往阴山方向,并没有具体位置。”

    毕竟匈奴人是随时都在移动的。

    就算是据点,也是短暂居住,过段时间又会腾挪到另外的草场。

    他们自己都没有确定的地点,只有一个大范围。

    鬼知道这会据点移动到了哪里。

    这会李左车带人直接跟上去,也是担心。

    这群匈奴人抢完东西,就举族搬到犄角旮旯里,找不着人了。

    那他们想要找补都找不到门路。

    就真的只能憋屈的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蒙恬,扶苏:……

    他们是老了吗?

    他们大秦年轻一代的将领,一个个都这么莽的?

    完全忘记了自己也是刚刚及冠来着。

    而且,这位李太守也太淡定了吧。

    “李太守,你对那些来抢粮的匈奴人,有所猜测?”

    扶苏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不然,怎么都不可能这么淡定吧。

    李承听完后,斟酌了一下措辞,才解释道。

    “回公子,经过这么些年的探查,长年游牧于阴山脚下的匈奴部落,大点的就两支。”

    “分别是楼烦和林胡。”

    李承边说,边领着扶苏和蒙恬来舆图前。

    指着舆图解释道。

    “还有一些人少的小部落,如白羊和浑庾等。”

    “他们的人数都不多,就算是最大的楼烦部落,就也五万多点人。”

    “骑兵数量一万不到。”

    “而且,他们的大部分族人都生活在杭锦。”

    “在大河以南。”

    说着又指了指舆图,点出杭锦的位置。

    “这群人从阴山过来,应该不是属于楼烦部落。”

    “至于其他部落的,”

    “其他部落的骑兵数量在五百到两千不等。”

    说到这,李承谦逊的表示,

    “不足为惧。”

    扶苏:……

    所以说,李左车胆子这么大是有原因的。

    “往年,有长城据守,守军只需要守住河水和大黑河沿岸,他们就没有机会进来。”

    “倒也能相安无事。”

    “今年却不同,不止是我们这边生了旱灾,匈奴那边的草场干枯得也很严重。”

    “那群匈奴人估计今年的日子也不好过,于是,生出了铤而走险的心思。”

    “又正好遇上大军都派出去灭蝗了。”

    “只有少数人留守防线。”

    “就被他们找到机会,溜了进来。”

    “只是,”

    “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的。”

    “不但清楚田氏一族的身份,还能联络上他们。”

    说着,轻轻看了扶苏一眼。

    这中间的弯弯绕绕,他一北境郡守就不方便查了。

    还要辛苦扶苏公子才行。

    扶苏:……

    不等扶苏说话,李承继续介绍道,

    “左车敢直接追过去,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把握。”

    “这些年,我们大致掌握了他们的迁徙规律。”

    “这会,林胡等部落的据点,大概在九原附近。”

    说着,李承指着舆图上标注着九原的地点。

    位于阴山以南,大河以北的位置。

    “现在,扶苏公子和蒙将军既然已经到了”

    “臣恳请,蒙将军派出部分大军前去接应他们。”

    如果扶苏他们没有到,他原本是打算抽调两千人去九原看看。

    如果那伙人真是林胡或者其周边几个部落的人,

    他们过去,正好可以肃清他们。

    如果不是,

    嗯,

    那就顺便扛些牛羊回来,补充军粮。

    毕竟,来都来了。

    莫非只准他们匈奴人来抢他们的麦子,

    他们不能反过来抢他们匈奴人的牛羊么?

    李承理直气壮的想着。

    扶苏和蒙恬本就是来追查匈奴人的,

    虽然现在田建死了。

    那与田氏一族有关联的就剩下那些匈奴人了。

    当然不能放过。

    何况,他们还敢趁虚而入。

    这要不给匈奴人一点教训,都对不起他和蒙将军带着大军,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

    听了李承的请求,扶苏看向蒙恬,等着他做决定。

    出发前,父王的交代他可没忘。

    一切以蒙将军的命令为主。

    蒙恬:……

    蒙恬严肃的朝李承点了点头。

    “李太守放心,这本就是恬份内之事。”

    等蒙恬出去安排人手,扶苏才继续和李承讨论接下来的安排。

    “李太守,收拾匈奴人的事交给蒙将军就好。”

    “我们的任务是安顿好云中郡的黔首。”

    扶苏边说,边朝外走去。

    “你跟我来,我跟介绍几个人认识。”

    “他们可以给云中郡带来不一样的生活。”

    说罢,扶苏回头朝李承笑了笑。

    李太守:……

    有吃的就行。

    -

    “这位是‘好吃卤煮’的大掌柜石墩。”

    “这位是“好吃卤煮”的二掌柜姜叶”

    “这位是‘韩记食铺’的掌柜,韩重。”

    

    喜欢穿越大秦三岁半请大家收藏:穿越大秦三岁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这位是“田记粮铺”的掌柜,田季。”

    “这位是“朱记成衣铺”,朱夏。”

    “他们几位都是随我一起来云中郡,”

    “准备协助一同建设云中郡的。”

    “李太守,可有合适的地段安排他们开分店?”

    李承:……

    地段多的是,只是现在,黔首们哪有心思上街买东西呐。

    蝗虫这玩意儿,不像别的天灾。

    过去了,就过去了。

    把别摧毁,损害的房屋再建好,就能重新好好的生活。

    蝗虫成灾后,就算压制住了,后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化为飞蝗的蝗虫,繁殖能力成倍增长。

    不止能快速产卵,快速孵化,增加飞蝗数量。

    有些卵还会进入土里,被泥沙掩埋。

    等到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后。

    遇上同样的干旱,或者忽干忽湿的天气,再次孵化,

    形成下一场蝗灾。

    而且,势头更猛烈,规模更大,波及的地方也会更广。

    这才是蝗灾最可怕的地方。

    如果,

    接下来的几个月,没有做好后续的清除工作,

    明年还可能会有更可怕的灾难。

    甚至愈演愈烈,恶性循环。

    不过,扶苏公子和蒙将军带着粮草和大军来支援他们云中郡,

    自是出自好心。

    这些铺子对于之后建设云中郡也确实颇有好处。

    至少,这样,云中郡的黔首们能多一份做工的选择。

    想到这,李承朝众人点点头。

    “公子放心,云中郡开铺子的地段多的很。”

    “随后,我就安排人带众掌柜去选地方。”

    扶苏看出李承的态度有些敷衍,也没有生气。

    反而笑盈盈的说道,

    “李太守是不是在担心蝗虫卵,后续的清理工作?”

    “这件事,不如也交给吾?”

    喜欢穿越大秦三岁半请大家收藏:穿越大秦三岁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