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风雨淬金线,家暖照征途
非洲的旱季来得猝不及防,灼热的阳光炙烤着肯尼亚的红土地,连空气都带着沙砾的粗糙感。李渊站在“金线计划”援建的社区医院工地前,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砸在满是尘土的工装上,瞬间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
“李总,刚才当地施工队负责人来说,因为连续高温,有三个工人出现了中暑症状,现在已经送到临时医疗点了。”项目工程师老张拿着安全帽跑过来,语气里带着焦急,“而且我们采购的一批钢筋和水泥,因为当地运输队临时加价,还堵在五十公里外的公路上,要是明天再不到,主体结构的浇筑就得停工。”
李渊抬手抹了把汗,目光扫过工地——十几名当地工人正坐在树荫下休息,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医护人员正给中暑的工人擦拭身体、喂水。不远处,几台挖掘机停在未完工的地基旁,铲斗上还沾着新鲜的红土,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工期的紧迫。
“先安排中暑的工人好好休息,让后勤组多准备些绿豆汤和藿香正气水,每天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暂停户外作业,避开高温时段。”李渊的声音沉稳,没有丝毫慌乱,“至于运输队加价的事,你现在联系当地合作方的负责人奥马尔,就说我要跟他当面谈。另外,让咱们自己的车队准备一下,要是谈不拢,就用咱们的车去把材料运回来,不能耽误工期。”
老张刚要转身去安排,苏瑶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过来,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李渊,这是当地卫生部门发来的补充协议,他们要求我们在医院开业后,每月免费为周边三个村庄提供一次义诊,还要培训二十名当地医护人员。另外,法务部刚才发消息说,之前跟咱们合作的医疗器械供应商,因为原材料涨价,要单方面提高设备价格,不然就延迟发货。”
一连串的问题像是突如其来的暴雨,浇得在场的人都有些措手不及。老张忍不住皱起眉:“这不是趁火打劫吗?咱们都签了合同,他们怎么能说涨价就涨价?”
李渊接过补充协议,指尖在“每月义诊”和“医护培训”两条条款上轻轻划过,抬头看向苏瑶:“卫生部门的要求合情合理,咱们本来就计划在医院运营后开展义诊活动,培训当地医护人员也能保证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这份协议我来签。至于供应商那边,你让法务部立刻发律师函,同时联系咱们国内的备用供应商,让他们加急调配一批设备过来,运费咱们承担,一定要保证月底的开业仪式能顺利进行。”
苏瑶点了点头,拿出手机开始联系法务部。李渊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从迪拜谈判到非洲援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苏瑶总是能第一时间跟他站在一起,冷静地处理各种问题,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这时,陈默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屏幕里的他脸色有些凝重:“李总,国内传来消息,鼎盛集团的股票今天上午突然下跌了5,有匿名网友在网上散布谣言,说咱们‘金线计划’在海外存在违规操作,还说非洲医院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很多股民恐慌抛售。另外,竞争对手华盛集团趁机放出消息,说他们要跟中东的阿卜杜勒合作,抢占咱们的光伏市场。”
李渊的脸色沉了下来,手指紧紧攥住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知道,这肯定是华盛集团在背后搞鬼——自从鼎盛集团的“金线计划”在海外打响名气后,华盛集团就一直想方设法地打压,之前在东南亚助学项目上就试图抢过他们的合作方,现在又用这种卑劣的手段造谣抹黑。
“陈默,你立刻安排公关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谣言,公布‘金线计划’海外项目的所有合规文件和质量检测报告,同时联系国内主流媒体,让他们客观报道咱们的项目进展。另外,你联系阿卜杜勒,告诉他华盛集团的企图,提醒他注意华盛的合作陷阱——之前华盛在中东做过一个能源项目,因为偷工减料导致设备故障,最后让合作方损失惨重。”李渊的语气冰冷,眼神里带着军人特有的锐利,“还有,让财务部门密切关注股市动态,准备好资金,一旦出现大规模抛售,就进行增持,稳定股价。”
“好的李总,我马上就去办!”陈默挂断电话,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苏瑶走到李渊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感受到他掌心的冰凉和紧绷,轻声安慰道:“别太着急,我们经历过的困难比这多得多,这次也一定能挺过去。股市的波动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把项目做好,用事实证明自己,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李渊转过头,看着苏瑶温柔而坚定的眼神,心里的焦虑渐渐平复下来。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冷静。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非洲医院能按时开业,只要这个项目成功了,就能狠狠打那些造谣者的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抬手看了看表,对老张说:“走,咱们去临时医疗点看看中暑的工人,再去跟奥马尔谈谈运输的事。时间不等人,咱们得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临时医疗点设在一间简陋的土坯房里,三个中暑的工人正躺在行军床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医护人员见李渊进来,立刻站起来汇报:“李总,他们都是轻度中暑,已经喝了藿香正气水,体温也降下来了,休息几个小时就能恢复。”
李渊走到床边,蹲下来,用不太流利的斯瓦希里语跟工人交流:“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其中一个叫卡玛的工人勉强笑了笑,用生硬的中文说:“李总,我没事,休息一下就能上工。医院对我们很重要,我们想早点建好它,让村里的人能看病。”
李渊心里一暖,拍了拍卡玛的肩膀:“你们放心,医院一定会按时建好。但你们的身体更重要,要是累垮了,谁来帮我们建医院呢?以后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硬撑。”
他让后勤组给每个工人都发了一套防暑用品,又额外给中暑的工人发了营养补助,才离开临时医疗点,去见奥马尔。
奥马尔的办公室在当地一个简陋的写字楼里,墙上挂着几张他跟当地官员的合影。见到李渊,他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热情地伸出手:“李总,欢迎欢迎,快请坐。”
李渊没有跟他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奥马尔先生,我听说你们的运输队因为加价,把我们的材料堵在了路上。我希望你能立刻解决这个问题,让材料明天早上之前送到工地,否则我们不仅会终止跟你们运输公司的所有合作,还会向当地政府投诉你们的违规行为。”
奥马尔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没想到李渊会这么直接。他咳嗽了一声,试图狡辩:“李总,你也知道,现在非洲的运输成本涨得厉害,我们也是没办法才涨价的。你看,能不能再给我们加一点运费,我们保证马上把材料送过去。”
“不可能。”李渊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之前已经跟你们签订了运输合同,合同里明确规定了运费价格,现在你们单方面加价,已经违反了合同约定。我可以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按照合同价格,明天早上把材料送到工地,我们可以不追究你们的责任;第二,你们继续坚持加价,我们就用自己的车队运材料,同时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你们的违约责任,让你们赔偿我们的所有损失。”
奥马尔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知道李渊不是在吓唬他——鼎盛集团在当地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跟当地政府的关系也很好,要是真的投诉到政府,他的运输公司很可能会被吊销执照。
他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妥协了:“好吧,李总,我马上让运输队把材料送过去,按照合同价格,不涨价。”
李渊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奥马尔先生,希望我们以后能继续愉快地合作。但我也要提醒你,诚信是合作的基础,要是再有下次,我们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解决完运输的问题,李渊和苏瑶回到工地时,已经是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工地上的工人已经开始收拾工具,准备下班。老张跑过来,兴奋地说:“李总,好消息!国内的备用供应商已经同意加急发货了,预计三天后就能到非洲;而且奥马尔刚才给我打电话,说运输队已经出发了,明天早上肯定能把材料送到。”
李渊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他看着渐渐安静下来的工地,对苏瑶说:“今天真是辛苦你了,跟着我跑前跑后,还得操心国内的事。”
苏瑶笑了笑,靠在他的肩膀上:“跟你比起来,我这点辛苦不算什么。你才是最累的,既要处理工地上的问题,还要应对国内的股市波动和竞争对手的打压。不过你放心,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会陪着你。”
晚上,李渊和苏瑶住在工地的临时宿舍里。宿舍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墙上还贴着孩子们画的“金线小学”。李渊拿出手机,跟国内的李阳和李悦视频通话。
屏幕里,李阳正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李悦趴在旁边看漫画。看到李渊和苏瑶,姐弟俩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兴奋地凑到屏幕前。
“爸爸!妈妈!你们在非洲好不好?有没有按时吃饭?”李阳关切地问,小脸上满是担心。
李悦也跟着说:“爸爸,妈妈,我和哥哥每天都在想你们。哥哥还画了好多‘金线医院’的画,说要等你们回来给你们看。”
李渊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心里满是愧疚——自从“金线计划”启动后,他和苏瑶经常在海外出差,陪伴孩子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他柔声道:“爸爸妈妈在非洲很好,你们不用担心。等医院开业了,爸爸妈妈就会去看你们,到时候带你们去游乐园玩,好不好?”
“好!”李阳和李悦异口同声地说,李阳还举起手里的作业:“爸爸,我这次数学考了一百分,老师还表扬我了!我要把成绩单留着,等你们回来给你们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