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43章 皇太极最近有什么动作?
    虽然收回了澳门的治理权让朱启明心情畅快,但班安德这条漏网之鱼,却让他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这家伙,会跑哪里去呢?

    他要干嘛?最让朱启明脊背发凉的,是班安德与白莲教勾结的可能性。

    这家伙不仅熟知西夷火器、航海之术,更有一套组织煽动的本事。

    若让他将那套东西与白莲教“无生老母”的那套蛊惑之言结合起来,创出个不伦不类的“西洋弥勒”,再配上几杆自造的火铳,那必将成为动摇国本的心腹大患,其祸之烈,恐远超辽东!

    妈的,可千万别去找白莲教,不然邪上加邪,要逆天!

    朱启明心里默默整理了几个班安德的目的地:

    珠三角?江南?京城?山东?

    还是地广人稀的大西北?

    看来锦衣卫得增加点人手了!

    不,东厂也要下场了!

    他连忙收回思绪,转身回到寝殿内,对已然起身、正对镜梳理云鬓的张皇后温言道:“嫣儿,南边来了好消息,濠镜澳已定。朕需回乾清宫处理些政务,你再多歇息片刻。”

    张嫣皇后脸带红晕,柔声道:“国事为重,陛下且去忙,臣妾无碍。”

    朱启明点点头,出了坤宁宫,坐上肩舆,一路沉思着回到了乾清宫。

    来到乾清宫的西暖阁,屁股都没坐热,一名内侍便匆匆来报:"皇爷,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求见!"

    朱启明闻言精神一振:"宣!"

    难道班安德有消息了?

    李若链快步而入,飞鱼服衬得他身形愈发精干,脸上带着惯有的冷峻和疲惫。

    他利落地行礼后,从怀中取出一份薄薄的密奏。

    "陛下,沈阳方面的‘夜不收’传回消息了。"

    “哦?皇太极那头病熊,还没死呢?他最近有什么动作?”

    不是班安德的消息,朱启明略感失落。

    不过想到是有关皇太极的,一时也来了兴趣。

    “回陛下,据报,皇太极自北京败归后,确实大病一场,咳血月余,一度卧床不起。建虏内部人心浮动,尤其是正蓝旗,因莽古尔泰被俘,几乎炸营,其子额必伦难以服众,代善和济尔哈朗趁机吞并了不少牛录。”

    朱启明轻嗤一笑:“狗咬狗,一嘴毛。继续说。”

    李若链继续道:“陛下,据沈阳方面近两个月持续传回的消息,皇太极败归之初,虽显颓唐,但其人确为枭雄,心志坚忍远超常人。他并未沉溺于败绩过久,约在月前便已开始行动。”

    “其主要举措有三:”

    “其一,借势清洗,雷厉风行。他以‘丧师辱国、致使三贝勒被俘’为由,迅速清洗、瓦解了正蓝旗。扶持莽古尔泰懦弱之子额必伦继任旗主,实则将其架空,将正蓝旗的精锐牛录和甲胄兵械大部补入其亲领的两黄旗,小部分分予代善和济尔哈朗以示安抚,手法狠辣果决。”

    朱启明赞叹道:“壮士断腕,反客为主。他这是把一场大败,变成了巩固权位的良机。好手段!”

    “正是。”李若链点头,“其二,推至台前,培养羽翼。他将其长子豪格推至台前,代他处理部分政务,并让豪格接管了部分原属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残余兵力,试图培养接班人,平衡代善和济尔哈朗的势力。”

    “其三,广布耳目,疯狂探查。”

    李若链语气加重,

    “约从一月半前起,他动用了大量潜伏的‘钉子’,并不惜重金收买我朝一些不得志的文人、胥吏乃至低品官员,其探查方向并非单纯军情,更集中于陛下您的出身、过往、以及天启朝宫闱旧事。

    其行为之偏执,耗费之巨大,远超寻常。似乎……他并非在寻找您的弱点,更像是在偏执地验证某个极其荒诞的猜想。”

    朱启明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桌上轻轻一点:“哦?荒诞的猜想?他莫非是败得太惨,开始疑神疑鬼,觉得朕是天上星宿下凡不成?”

    “臣等亦觉匪夷所思。”李若链低头道,“其行径看似毫无章法,但投入巨大,不似作伪。我们的人正在反向追查那些被收买者,试图厘清其真正目标。”

    李若链稍作停顿,突然话锋一转:

    “此外,约二十日前,我们的夜不收在监视沈阳宫门出入时,发现数名衣着、发式迥异于我大明及蒙古诸部者,被秘密引入宫中。其身形矮小,举止与多年前骚扰海疆的‘倭寇’颇有相似之处。

    因无法靠近,具体身份与会谈内容不详,但皇太极于此时秘密接见域外蛮夷,其心叵测。此事,臣已另行文,通报予登莱巡抚及东江镇的孙传庭孙大人处,请其加意留意海上及朝鲜方向之异动。”

    朱启明听到“倭人”二字,心头一震,轻松戏谑之色尽去。

    “倭人?”他沉吟道,“皇太极这是黔驴技穷,开始病急乱投医,想效仿当年蒙古人,欲联倭以制我大明?或是想从海上寻得什么破局之道?”

    他立刻想到了孙传庭和东江镇,想到了那个悬于海外的战略要地——济州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来,孙传庭那边,动作要再快一些了。济州岛,必须尽快握于我手,绝不能让建虏与倭人勾连,于我海上生出事端!”

    “最新消息止于五日前,”

    李若链继续总结道,

    “我们安插在沈阳皇宫内的一名眼线回报,皇太极似乎仍未放弃内部整顿与对陛下的探查,且其病情已大好,开始频繁召集贝勒大臣议事,过问春耕马政,俨然已从败绩中恢复,重现雄主之姿。此后,该名眼线便按例进入静默,暂无新消息传出。”

    “他知道也好。”

    朱启明若有所思,随即一脸淡然,

    “省得朕日后亲征辽东时,他死得不明不白。让他带着这个真相,在惶恐和猜忌中,好好享受他最后的日子吧。至于倭人……朕知道了。”

    “继续严密监视,辽东及倭人此事,朕全权交予你锦衣卫,一有异动,即刻来报。与东江镇、登莱的信报联络务必畅通。”

    “臣遵旨!”李若链领命。

    “去吧。”

    李若链刚退下,王承恩便赶了回来,他刚想开口禀事,便被朱启明的急促吩咐打断:

    "王大伴,你去一趟张家湾,把曹变蛟,王大力,王翠娥传来叫我。另外,让李邦华来见朕!"

    "是,陛下!"王承恩来回奔波,气喘吁吁,他刚想抬脚出去,才想起自己有事要禀报,"陛下,新任左都御史杨嗣昌,已于昨日进京,此刻正在殿外求见!"

    朱启明一愣,卧槽,差点把这家伙给忘了!

    事儿都赶一块了!

    杨嗣昌要见,但最要紧的,还是得让东厂把网撒出去,掘地三尺也要把班安德给朕抠出来!

    他当下有了决断,大手一挥:"让杨嗣昌先在值房歇着,朕待会儿见他。你先去传李邦华和曹变蛟他们。

    另外去告诉曹化淳,让他准备好东厂最近关于京畿及周边各教门的卷宗,晚些时候朕要单独问他话。"

    喜欢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