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姝心下决意这般行事,有两层计较。
头一桩确是因灾情太过惨烈。
起初只是以为暖冬,可等开春之后,才发现竟是灾祸的前兆,大周正在经历一场席卷兖、豫以北数十州县的大范围旱灾,堪称开国以来未有之灾。其中又尤以豫州为甚,整整五个月未见滴雨,地方官急奏“地裂如龟纹,禾稼尽成枯草”。
前日景明特来灵粹宫,请孟姝往福宁殿劝劝皇上保重龙体。她甫踏入殿门,一眼就见皇上眼底布满了赤红血丝,方知他连续两昼夜未眠。更让人震怒的是,吏部刚查出来一批蛀虫:竟连赈灾银两都敢贪墨,皇上闻言大怒,当朝下令将涉案官员尽数斩首......
这第二桩,自然是为了纯贵妃细细谋划。
借着祈福捐输的名头,再衬上她素来在临安、京城两地积攒下的贤名。经此一遭,她的声名定会传至兖、豫一带,百姓们念着她的好,往后无论是二皇子的前程,还是纯贵妃的声望,都会多一层百姓的拥戴,这是长远的根基。
况且,此时皇后尚在幽禁,由后宫位分最高的纯贵妃牵头,合情合理,也合了纯贵妃的善意,又不会让皇上觉着刻意——横竖是真心为民,亦能为他分忧。
不过这事要办得稳当,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少。
除了方才说得那几项,还需得与云夫人细细推敲。
比如,既然纯贵妃在后宫挑了头,那临安侯府在这次灾情中便不宜过显锋芒。侯府本就声望高,若纯贵妃在后宫里牵头,后头侯府再大张旗鼓捐粮捐钱,难免会让有心人嚼舌根,说唐家想“内外呼应、笼络人心”,反倒把好事办坏了。
再比如,宫中嫔妃们的态度也得细细权衡。虽说以祈福的名义号召“量力而行”,可不论多寡,最重要的谁是真心想帮忙、谁是敷衍了事,正好借此探探每个人的心思。若是有人故意推诿,或是在背后说些风凉话,也能早做防备。若是有嫔妃真心出力,往后也能多些往来。
还有更要紧的,若想把这事的益处落到实处,连永平郡主那边也得给足好处。
郡主本就是在授意下牵头京中官眷赈灾,后宫办“祈福捐输”,看似各办各的,实则能形成呼应。到时候可以把后宫募集的银钱物资,跟着郡主那边的队伍一起送往灾区,对外就说“官眷与后宫同心赈灾”,既显得郡主牵头有功,也让后宫的举动更合情理。郡主得了这份体面,往后在京中贵女圈子里,自然也会多念着纯贵妃的好,这也是一份人情。
诸如此类的细节,林林总总加起来,非得拟定出一份妥帖的章程不可,到时还需向皇上禀陈条例,半点马虎不得。
孟姝将其中要害一条一条细细剖开,纯贵妃坐在一旁听着,越听越觉心惊。
等孟姝说完,她才长长叹了口气,连饮两盏酸梅汤才回过神:“确是我思虑不周,看似一件简单的善事,竟要这般复杂。”
“只要初心为民不假,又对咱们有益,多花点心思也值当。”
纯贵妃点点头,“你说得对,明日我便让梅姑姑回府一趟与母亲商议。”
“夫人定会同意,若有咱们没想到的,想来也会补足。” 孟姝想了想,提议:“灾情紧急,让蕊珠提前把‘祈福捐输’的名头透出去,给各宫嫔妃留个心理准备,免得突然传话,倒显得咱们仓促了。”
纯贵妃想想也是,便应了下来,又坐了片刻,待暑气稍散,才带着众人回去。
会宁殿,书房。
“姑姑,你是没瞧见,姝儿不过小半个时辰,就把关节全想透了,这般周全,真是叫人佩服。”
纯贵妃手里捏着孟姝初步拟好的章程,语气里满是真心实意的赞叹。
梅姑姑则喜笑颜开,她知晓孟姝这是趁皇后幽禁,提前为纯贵妃铺路。
蕊珠道:“奴婢常去各局走动,也听宫里的老人们说起过捐输。咱们大周开国之初,两淮之地曾遇到过一场特大洪水,当时尚宫局的女尚宫与其余各局女官内官也捐了钱物,尚宫还凭此功勋被调去了御前做尚仪,这事在后宫里流传了好些年呢!”
梅姑姑闻言,愈发欢喜:“听瑾妃娘娘的准没错,先头娘娘就说把蕊珠放出去,不拘什么消息都能打探回来。”
蕊珠挠挠头,羞道:“那奴婢明日就去各处走动走动,提前把消息透出去,绿柳姐姐和景内官关系素来好,咱们这事要不要也提前透给御前的人?”
她们这边正商议着细节的时候,后宫别处,却有两人正陷在愁云里,慌得没了主意。
这两人便是裴、杨这两位宝林。
但要说真正又悔又怕的,不是裴宝林,而是杨宝林。她当初千方百计搭上庆昭仪才搬进昭庆殿,可谁能料到,庆昭仪不仅落得个身死的下场,死后还被追贬为庶人,连带着昭庆殿都成了后宫里的忌讳之地。
再加上她也清楚,纯贵妃素来眼里揉不得沙子,最厌趋炎附势之辈,瑾妃则智计如妖,她便是想攀附怕也没有机会。
这一个月来杨宝林真真是辗转难眠,自己如今困在昭庆殿,就如冷宫一般,若再没有新的靠山依靠,这辈子怕是就这么在宝林的位分上,再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总得想些法子破局才是。
这日,杨宝林刚出昭庆殿,才转过宫道,就见迎面走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她刚入宫时同住玉兰阁的吴御女。
吴御女远远看着杨宝林,眼底露出毫不掩饰的讥讽之色,等对方走近她才慢悠悠侧身,草草福了福身,连句寒暄都没有。
杨宝林显然也不想与对方说话,淡淡点了点头便错开身继续往前走。
“哼,都这时候了,还不安分。” 看着杨宝林的背影,吴御女心里嘀咕着,“莫不是又想打着什么主意,攀附新的靠山?”
她原本得了消息要去会宁殿,此刻脚步却顿住了。
略一思忖,吴御女转头对身旁的宫女霜儿吩咐:“你悄悄跟着,看她去了谁的宫里,我在前头歇月亭等你。”
霜儿低低应了声 “是”,待杨宝林转过前面的宫墙,才提步跟了上去。
喜欢鬓花颜:陪嫁丫鬟请大家收藏:鬓花颜:陪嫁丫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鬓花颜:陪嫁丫鬟请大家收藏:鬓花颜:陪嫁丫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