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6章 腊风携暖至
    腊月廿二的风,裹着北方深冬的凛冽,刮在窗玻璃上发出“呜呜”的响,像是谁在门外低低地叹。客厅里的暖气片烧得发烫,却驱不散空气里那层淡淡的焦虑——茶几上摊着妈妈的化疗复查单,旁边放着半袋没拆封的冻饺子,是昨天爸爸从菜市场买的,说“等手术完了,正好煮饺子过年”,可这话没说完,就被妈妈悄悄抹眼泪的动作堵了回去。

    林阳坐在妈妈身边的小凳子上,手里攥着一个暖水袋,刚捂热就塞进妈妈的手里。妈妈的手总是凉的,尤其这阵子化疗结束,手脚更怕冷,即便裹着厚毛线手套,指尖也泛着青白色。她低头看着暖水袋上的碎花图案,眼神有点发怔,忽然轻声说:“还有八天就除夕了,这手术要是赶不上贴春联可怎么办?”

    林阳心里一酸,连忙说:“妈,春联晚点贴没事,等您手术完了,我跟爸一起贴,咱们贴个最大的福字,比去年还大。”

    妈妈没说话,只是轻轻摩挲着暖水袋。她的左胸下方还贴着化疗后的敷贴,前三次化疗下来,头发掉了不少,现在戴着一顶米白色的毛线帽,是李雪上个月送来的,说“阿姨戴这个显年轻,等春天头发长出来,就能摘了”。那时候妈妈还笑着说“雪儿眼光好”,可转头就跟林阳说“要是手术切了左乳,以后穿衣服可怎么见人”,话里的委屈,林阳记了好几天。

    “叮铃铃——”茶几上的固定电话突然响了,尖锐的铃声在安静的客厅里格外刺耳。妈妈的身体猛地一僵,手里的暖水袋差点滑到地上,林阳赶紧扶住,就见妈妈已经踉跄着往电话那边走,脚步比平时快了不少,像是怕晚一秒接,就会错过什么重要消息。

    “喂?是雪儿吗?”妈妈的声音带着点急促,指尖因为攥着听筒,指节都绷得发白。这些天,李雪几乎每天都打电话来,有时候是说医院的事,有时候是聊家常,可每次电话响,妈妈还是会紧张——她总盼着李雪能带来王主任的消息,关于手术的消息。

    “阿姨,是我!”电话那头传来李雪清脆的声音,像是一束阳光突然穿透了窗外的寒雾,“您猜我今天去哪儿了?我刚从肿瘤外科出来,特意找王主任问了您的情况,这不赶紧给您回电话。”

    妈妈的呼吸顿了一下,她下意识地往林阳这边看了一眼,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林阳走过去,轻轻扶住妈妈的胳膊,能感觉到她的手在发抖,连带着肩膀都在微微颤——前几天复查,医生说肿瘤缩小的幅度没达到预期,妈妈就一直担心手术能不能顺利做,会不会有风险,夜里总翻来覆去睡不着。

    “雪儿,主任……主任怎么说?”妈妈的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哭腔,像是攒了很久的力气才问出口。

    “阿姨您先别慌,是好消息!”李雪的声音里带着雀跃,隔着电话线都能想象到她点头的样子,“王主任说,虽然前三次化疗没让肿瘤缩小到最理想的尺寸,但他摸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肿瘤比第一次检查时小了一圈,而且质地软多了!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说明化疗是有效的,能控制住肿瘤,这样手术的时候,切除范围就能更精准,恢复起来也更快!”

    妈妈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她抬手捂住嘴,可哭声还是忍不住漏了出来,断断续续的,却不是之前的委屈,而是松了口气的释然。林阳从茶几上抽了张纸巾,递给妈妈,看着她擦眼泪的样子,心里也暖了——这阵子,妈妈总是强装坚强,做饭的时候会突然愣神,晾衣服的时候会盯着自己的左胸发呆,现在终于能听到一句让她踏实的话了。

    “真……真的变小了?”妈妈哽咽着确认,像是怕自己听错了。

    “千真万确!”李雪的声音更笃定了,“我特意跟主任确认了两遍,他说您这情况,比好多同期患者都好,只要术前心态稳住,手术肯定顺利。对了阿姨,主任还说,他做左乳根除手术快二十年了,像您这样的病例,他每年都要做几十台,经验特别足,您就放一百个心。”

    “还有啊,”李雪又补充道,“主任知道咱们家快过年了,特意把手术安排在腊月廿五,说做完手术恢复几天,正好能赶上除夕,到时候您在病房里也能吃饺子,不耽误过年。他还跟我说,会多盯着您的术后恢复,有什么情况随时找他,您看,多贴心!”

    妈妈抹着眼泪笑了,声音里终于有了点活气:“真是多亏了主任,也多亏了你雪儿。你说你,每天在医院那么忙,还总为我的事跑前跑后,耽误你多少时间啊。”

    “阿姨您可别这么说!”李雪笑了,“我跟林阳从小一起长大,您看着我长大的,您的事不就是我的事嘛?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下雨天没带伞,是您拿着伞在学校门口等我,还给我煮了姜茶,那时候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您。现在不过是跑几趟医院,算什么呀。”

    林阳在旁边听着,也想起了小时候的事。那时候李雪家离学校远,每到下雨天,妈妈总会多带一把伞,等李雪放学一起走;李雪爱吃妈妈做的红烧肉,妈妈每次做都会多做一碗,让李雪带回家;初中时李雪来例假肚子疼,妈妈还特意给她熬了红糖姜枣茶,让林阳送到学校去。这么多年的情分,早已经不是“阿姨”和“侄女”能概括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了阿姨,主任还特意嘱咐了术前要注意的事,我都记在小本子上了,跟您说说。”李雪的声音顿了顿,像是在翻本子,“第一就是心态,说您现在最关键的是别紧张,别总想着手术的事,越焦虑越影响身体状态。您要是闷得慌,就让林阳陪您在小区里走走,晒晒太阳,冬天的太阳暖和,还能补维生素d。”

    “第二就是饮食,”李雪接着说,“主任说别过分补营养,之前我听林阳说您天天喝人参汤,其实不用这么补,正常吃就行,多吃点新鲜的白菜、萝卜,喝点鸡汤、鱼汤,清淡又有营养。补得太猛反而给身体添负担,不利于手术。”

    妈妈连忙点头,顺手拿起茶几上的笔,在复查单的背面记着:“心态、清淡饮食、晒太阳……我都记下来,回头跟你叔叔说,让他别总跟我一样瞎紧张。”

    林阳忍不住对着听筒说:“雪儿,谢谢你啊,还帮我妈记这么详细。”

    “跟我客气什么!”李雪在那头笑,“等阿姨手术完了,好了之后,你可得请我吃顿好的,我要吃您做的红烧肉,比饭店里的还香!”

    “没问题!”林阳笑着说,“到时候让我妈给你做一大碗,让你吃个够。”

    妈妈又跟李雪聊了几句,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犹豫:“雪儿啊,阿姨跟你说个事……还有三天就手术了,咱们要不要给王主任准备个红包啊?不是说别的,就是觉得主任帮了咱们这么多,心里过意不去,总觉得不给点什么,不踏实……”

    电话那头的李雪沉默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阿姨,我知道您的心思,您是想图个安心。但我跟您说,现在医院管得特别严,有明确的纪律,医生不能收红包,收了要受处分的。王主任那人我接触过好几次,特别正直,上次有个患者家属给她塞红包,她当场就退回去了,还说‘你们好好配合治疗,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妈妈的声音有点失落:“可我总觉得……”

    “阿姨您别多想。”李雪的语气软了下来,“其实您要是实在想拿,也不是不行,到时候您偷偷塞给主任,她要是收了,您就踏实;她要是不收,您也别往心里去,不是她不领情,是真的有纪律。再说了,还有我这层关系呢,主任知道我跟林阳是发小,肯定会多照顾您的,您就放心吧。”

    林阳在旁边拉了拉妈妈的胳膊,小声说:“妈,李雪说得对,别送了。主任要是不收,反而尴尬,咱们好好配合治疗,就是对她最好的感谢了。”

    妈妈点点头,对着电话说:“那行,听你们的,不送了。雪儿啊,真是麻烦你了,什么事都得让你操心,咱们家能有你这么个孩子,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阿姨您可别这么说!”李雪又笑了,“我这两天要是不上班,就过去看看您,给您带点水果和坚果,您闲的时候吃点。要是上班,就过不去了,您也知道,年底医院特别忙,我们科室天天加班,脱岗肯定不行,万一出点事,担不起责任。”

    “知道知道,你们医院忙,不用特意跑过来。”妈妈连忙说,“你照顾好自己的工作就行,别因为我的事耽误了你的事。等我手术完了,你再过来也不迟。”

    “没事,我要是歇班,就过去跟您聊聊天,您也能少想点烦心事。”李雪顿了顿,又说,“对了阿姨,我跟您说个好消息,我明年五一要结婚了,到时候肯定得请您和叔叔去喝喜酒,您可一定要来啊!”

    “真的?那太好了!”妈妈一下子高兴起来,眼泪还没干,脸上就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到时候阿姨肯定去,给你包个大红包!咱们雪儿终于要嫁人了,真是太好了,阿姨看着你长大,比自己家孩子结婚还高兴。”

    “哈哈,阿姨您可别包太大,不然我该不好意思了。”李雪打趣道,“到时候我可得让林阳多随点礼,他这些年可没少蹭您做的饭,也该让他好好出点血了!”

    “一定一定!”妈妈笑着说,“到时候让林阳包个大的,我再单独给你包一个,咱们雪儿结婚,可不能委屈了。”

    “阿姨您太客气了!”李雪的声音里满是笑意,“行了阿姨,不跟您聊了,我得赶紧回科室了,刚才护士长还给我打电话呢。您跟叔叔都注意身体,手术前我再给您打电话。”

    “好,好,你赶紧去忙吧。”妈妈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放下听筒,还忍不住对着电话笑了笑,眼眶里的眼泪,也变成了带着暖意的光。

    客厅里静了下来,只有暖气片“滴答”滴水的声音,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鞭炮声——快过年了,小区里已经有人开始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透着年关的热闹。妈妈走到沙发边坐下,拿起刚才记着注意事项的复查单,又看了一遍,然后抬头看着林阳,笑着说:“林阳啊,多亏了你这同学,咱们家运气好,能遇到雪儿这么好的孩子。”

    林阳坐在妈妈旁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是啊,李雪一直都挺照顾咱们的,小时候她总在咱们家吃饭,您还总说她比我乖,吃饭不挑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