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华的倒台和“百花阁”的覆灭,在景州府掀起的波澜,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上的胜利,更是一次民心与公理的胜利。
“李家记”这个名字,在一夜之间,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品牌,一跃成为了整个州府“良心”与“品质”的代名词。
而那间坐落在偏僻永安巷的“芳香体验坊”,更是成了州府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每日天不亮,巷口便会停满各式各样华丽的马车。从州府的官夫人,到富甲一方的商贾女眷,再到闻名而来的邻县名媛,所有人都以能进入那间雅致的体验坊,享受一个悠闲的下午为荣。
这里,不再仅仅是一个售卖香皂的地方。
它成了一个顶级的社交圈子。
夫人们在这里品茗、闻香、聊天,交流着最新的首饰花样,讨论着各家的趣闻。而穿插其中的,自然是关于那三款神奇精油皂的种种神奇功效。
“陈姐姐,你快看,我用了那玫瑰凝脂皂不过半月,眼角的细纹真的淡了好多!”
“何止啊!我自从用了那薰衣草的,夜里睡得可沉了,连梦都不做了,早上起来神清气爽。”
“最神的还是那茶树皂!我家那混小子,一脸的痘痘,用了不到十天,就消下去了大半,现在天天抱着镜子看呢!”
这些活生生的、来自于身边人的口碑宣传,比任何广告都更具说服力。
精油皂,彻底火了。
而且是一种爆炸性的火。
李正文不得不紧急从川河县,将所有的库存全部调往州府,但即便如此,依旧是杯水车薪,供不应求。
开业不到一个月,“芳香体验坊”就实行了严格的“预约限购”制度。每位客人,每月,每款产品,只能限购一块。
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珍贵。
一块小小的“李家记”精油皂,甚至成了州府上流圈层中,一份极其体面又极受欢迎的礼物。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售价。
李正文忙得脚不沾地,但他却乐在其中。
他按照大哥的嘱咐,将每日的利润拿出一部分,精心挑选了礼品,去拜访和维系那些在此次事件中帮助过李家的贵人。
长史夫人陈氏府上,自然是重中之重。李正文不仅送上了最新款的、尚未对外发售的“茉莉精油皂”,更是连带着送上了几坛来自川河县的精品罐头和多财酒楼的特产。
陈夫人对这个懂事、聪慧的年轻人愈发欣赏,时常邀请他过府小坐,甚至将他引荐给了自己的丈夫长史大人。
而那位铁面无私的崔大夫,李正文更是以请教“草药养生”的名义,三日一小礼,五日一大礼,送去的都不是金银俗物,而是些珍稀的药材和李正华亲手调配的药膳方子,让这位老大夫对他也是青眼有加。
甚至连州牧府,李正文也通过内府管事,将最好的精油皂,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州牧夫人的梳妆台上。据说,州牧夫人如今洁面沐浴,非李家记的精油皂不用。
一张以“李家记”为中心,遍及州府上层的人脉大网,在李正文长袖善舞的经营下,悄然成型。
有了这张网的庇护,李家记在州府的生意,做得是顺风顺水,再也无人敢来寻衅滋事。
川河县。
当李正文将州府大获全胜的消息,连同那厚厚一叠、足有数千两之巨的银票,派人送回来时,整个李家大宅都沸腾了。
“赢了!二哥在州府打赢了!”李正勇兴奋地一把抱起自己的儿子,在院子里转了好几个圈。
吴氏拿着那叠银票,手都在微微颤抖。她做了一辈子的生意,从未想过,赚钱可以如此之快,如此之多。
李盛远和赵慧娘更是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自家老二有出息,能在州府那样的大地方站稳脚跟。
只有李正华,在最初的欣喜过后,便迅速冷静了下来。
他将自己关在书房,对着一张巨大的地图,陷入了沉思。
地图上,用朱砂笔,清晰地标注出了李家目前所有的产业。
川河县,是根基。这里有“多财酒楼”总店,“李记包子铺”,“李家记”罐头工坊,以及最核心的香皂工坊。
凌水镇,是第一个分基地。这里有高端的“多财酒楼”分店,和面向平民的“李记食铺”,牢牢掌控了当地的餐饮市场。
而刚刚拿下的景州府,则是李家向外扩张,迈出的最关键、也最成功的一步。
“李家记·芳香体验坊”的成功,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更是将“李家记”的品牌价值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酒楼、罐头、香皂。
餐饮、食品加工、高端日化。
三个看似不相关的产业,在李正华的手中却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酒楼和食铺,带来了稳定的人气和现金流,并且是新产品最好的试验田和宣传窗口。
罐头,解决了食物的储存和运输问题,让“李家味道”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向更远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香皂,尤其是精油皂,则是利润最高、技术壁垒也最高的“现金牛”,是整个李家商业帝国最锋利的矛。
一个以李家为核心的商业帝国,雏形已现。
李正华知道,接下来他要做的是整合与扩张。
他提笔,开始给二弟李正文写回信。
信中,他详细地规划了下一步的计划。
第一,立刻在州府,用赚来的钱,买下一块地,建立一个更大、更专业的香皂工坊。川河县的产能,已经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必须将生产中心,转移到市场中心去。
第二,在州府,开设第二家店。但不再是“芳香体验坊”,而是一家集川河县和凌水镇所有美食于一体的,超大规模的“多财酒楼”旗舰店。用精油皂带来的高端客流,反哺餐饮业。
第三,将“李记食铺”和“李记包子铺”的模式,复制到州府的平民区。高低搭配,全面占领市场。
他要将李家的产业,像一颗颗钉子,牢牢地钉在州府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让其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无人可以撼动的参天大树。
写完信,李正华走出书房,看着院子里正在嬉戏打闹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华已经长得和他差不多高,性子沉稳,开始跟着他学习管理工坊。
二华还是那般活泼,对算账有着惊人的天赋,成了最好的账房先生,甚至给吴氏和孙氏两人都做起了算账的辅导。
毕竟,女性天生对于算账有着极强的亲和力,天赋就另说了咳咳。
三华、四华、小花和小七,也都一天天长大,无忧无虑。
他所做的这一切,不就是为了让家人们,能过上这样安稳、富足、有尊严的生活吗?
这盛世,如他所愿。
然而,他并不知道,更大的舞台和更波谲云诡的风暴,正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他。
喜欢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