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羊曲山脚之下,居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木匠与一位针线活儿了得的裁缝,两人情谊深厚,相交数十载,情同手足。一日,这两位老兄弟又聚在了一起,几杯热酒下肚,裁缝不禁感慨万千:“老弟啊,你看咱俩都这把年纪了,说不定哪天就撒手人寰了。咱俩交情这么深,我有个事儿想托付给你。”木匠连忙应声:“老哥哥,有啥话直说便是。”
裁缝抿了口酒,缓缓道:“老弟,你这些年走南闯北,木头见得多了,能不能帮我挑块好料,打口棺材?也让我百年之后有个安稳的去处。”木匠爽快答应:“这事儿包在我身上,老哥哥放心便是。”说完,木匠叹了口气,“哎,人不服老不行啊。以前干活的时候,冬天再冷也不觉得咋样,这两年却不行了,一到冬天就喘不上气来。”裁缝闻言,安慰道:“老弟别担心,过些日子我给你缝件皮袄,保证暖和。”
没几日,裁缝便让徒弟给木匠送去了一件皮袄。木匠接过一看,做工倒是精细,可却是用铜钱大小的碎羊皮拼成的。木匠心里犯了嘀咕:“老哥哥这是咋回事?明明答应给我缝皮袄,咋就用这些碎皮子糊弄我呢?”嘴上虽没说什么,心里却有些不悦,随手将皮袄扔到了旧衣服堆里。
一个月后,木匠给裁缝打好了棺材,叫来两个徒弟嘱咐了一番,让他们把棺材送到裁缝家。裁缝一看这棺材,做工倒是精巧,可样子又窄又小,心里也犯起了嘀咕:“咱俩几十年的交情了,他咋这么抠门呢?送口棺材都这么小。”但裁缝碍于情面,也不好说啥,只能强颜欢笑地招呼两个徒弟吃饭。没想到酒席摆好了,还少了两碗菜,裁缝心里更是不痛快了。
转眼到了第二年冬天,裁缝到木匠家做衣服,正值三九严寒,大雪纷飞。吃饭的时候,裁缝问起之前送的皮袄,木匠说一直没穿。裁缝让他拿出来看看,木匠找出来递给裁缝,裁缝连瞧都没瞧,随手就扔到了门外的雪地里,继续吃饭。外面的大雪下得哗哗的,可那件皮袄上愣是一点雪都没沾上。木匠见状,惊讶不已,赶紧把皮袄捡了回来,这才发现了它的妙处。原来皮袄上的每一块皮子都是用羊头顶最柔软的皮子缝制的,保暖效果极佳。
几天后,木匠突然来到裁缝家。裁缝见状,匆忙准备招待,可家里没菜下酒,正发愁呢。木匠笑道:“老哥哥别着急,有菜。还记得去年夏天,我让徒弟送棺材的时候,在棺材里放了两碗菜嘛,你拿出来看看还能不能吃。”裁缝一听,恍然大悟,赶紧把菜拿出来一看,嘿,菜的颜色还鲜艳着呢,味儿也依旧。这时,他才明白过来,这棺材也不是用普通木料做的。
原来,这棺材的木料是老木匠奔波数十年才寻到的上好料子,本来打算留给自己用的,因为裁缝提了一嘴,他就毫不犹豫地送给了挚友。而且他还根据木料的大小精心打造,所以棺材看起来小了些。为了不让裁缝误会,他还特意安排徒弟在棺材里放了那两碗菜。
经历了这两场误会后,这对老朋友之间的情谊反而更加深厚了。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友情,也更加懂得如何为对方着想。在羊曲山脚之下,这两位老兄弟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喜欢短篇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短篇民间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短篇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短篇民间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