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8章 帝王之悔
    杨氏得宠非一日之功。多年来,他们费尽心机讨好李隆基,将最光鲜的一面展现给皇帝,在李隆基心中树立起近乎完美的形象。

    而今李林甫所言,却将杨氏描绘成来自地狱的恶魔,作恶多端,令人发指。这截然相反的描述,让李隆基一时难以接受。

    李隆基的怒吼如雷霆炸响,震得群臣耳膜生疼。

    若在往日,这般震怒之下,群臣必定噤若寒蝉。可今日,满朝文武却昂首挺胸,毫不退让地直视着他们的君王。

    “李林甫!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中伤杨氏!”李隆基怒指宰相,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陛下!”李林甫须发皆张,声音铿锵有力,“臣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字虚言,甘愿满门抄斩!”

    这掷地有声的誓言,让李隆基一时怔住。他迟疑道:“你当真没有欺骗朕?”

    “陛下,丞相所言千真万确!”群臣异口同声。

    李隆基的目光转向太子:“太子,你以为如何?”

    这一问,让整个朝堂骤然安静。

    所有人都知道,李林甫曾多次欲置太子于死地,二人可谓不共戴天。

    此刻正是太子报复的绝佳时机,只需一句话,就能让这个宿敌万劫不复。

    李林甫面色惨白,冷汗涔涔。他后悔自己把话说得太满,如今性命竟系于太子一念之间。

    群臣屏息以待,目光在太子与宰相之间来回游移。

    太子李亨眼中精光闪烁。他想起了被逼休弃的爱妃,想起了多年来的屈辱。只需一句话,就能报仇雪恨。

    然而,当他想起杨氏的滔天罪行,想起百姓的苦难,内心又陷入挣扎。

    朝堂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太子沉默的每一秒,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众人心头。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父皇,丞相所言句句属实。”

    “呼——”李林甫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方才生死一线,他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群臣望向太子的目光中满是赞许。若太子借机报复,虽能雪恨,却会失去臣心。此刻他选择公义而非私怨,反倒赢得众人敬重。

    “太子!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欺君?”李隆基早在太子犹豫时就看穿真相。若非事实确凿,以太子对李林甫的恨意,岂会迟疑?

    尽管心知肚明,皇帝仍不愿相信,那些平日在御前温良恭俭的杨氏族人,怎会做出如此人神共愤的恶行?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只能冲着太子发作。

    毕竟,天子之怒,不向儿子发泄,又能向谁?

    太子李亨遭此无妄之灾,慌忙跪拜:“父皇明鉴,儿臣句句属实!”

    “你你”李隆基指着太子,气得说不出话来。

    往常见此情形,群臣必会噤若寒蝉。今日却个个昂首挺胸,毫不退让地与皇帝对视。

    “呼呼”李隆基胸膛剧烈起伏,如同惊涛骇浪。良久,他终于强压怒火,沉声道:“还有什么恶行,都给朕一一道来!”

    群臣闻言大喜,皇帝既已松口,还百姓公道便大有可为。

    “李林甫,你接着说。”李隆基点名道。

    这位以“口蜜腹剑”着称的宰相,今日竟破天荒的字字属实,没有半分夸大。他条分缕析地列举杨氏罪行,每一桩都令人发指。

    这或许是李林甫为相以来,第一次全说真话。

    随着罪状一条条揭露,李隆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待李林甫说完,皇帝的面容已扭曲得可怕,铁青的脸色下是即将喷发的怒火。

    “还有谁要禀报?”李隆基紧咬牙关,一字一顿地问道。

    这在往日,谁敢再多言半句?可今日却似着了魔一般,群臣争先恐后地进言。

    皇帝挨个点名,臣子们一一禀报,字字属实。这些血淋淋的真相,如同利刃般刺向李隆基,让他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

    “朕不信!朕绝不信!”李隆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殿内来回踱步,额头上的汗珠如雨般滚落:“这等禽兽不如之事,怎会是人所为?定是你们在污蔑杨氏,是不是?是不是?”

    他指着群臣怒吼,声音震得殿宇颤动,唾沫横飞。

    群臣心知肚明,皇帝其实已经信了,只是这残酷的真相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突然,李隆基停下脚步,厉声喝道:“杨钊呢?速传杨钊!朕不能只听一面之词,朕要与杨钊当面对质!还有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所有杨氏族人都给朕传来!”

    这般恶行,即便编造也编不出。可李隆基对杨氏的宠信太深,实在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个事实。

    “陛下,杨钊已死,杨氏已灭。”李林甫犹豫片刻,还是如实禀报。

    “什么?”李隆基一声咆哮,如同万千雷霆炸响。他指着李林甫的鼻子怒斥:“是你!一定是你杀了杨钊,灭了杨氏!杨钊威胁你的相位,你为保权位才下此毒手,是不是?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之间的恩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位曾经的一代明君,虽已不复当年精明,却仍洞察秋毫。此刻盛怒之下,竟将往日隐忍不发的隐秘尽数道出。

    李林甫确实恨不得杨钊死,但他毫不退让:“陛下明鉴,臣虽与杨钊有仇,但杨钊之死确非臣所为。他是被愤怒的百姓活活咬死的,如今只剩一具白骨。”

    “这怎么可能?”李隆基一万个不信,却又不得不信,这般惊天大事,稍加查证便知真假,谁敢作假?

    “陛下若不信,可亲自询问宫外的百姓。”李林甫寸步不让。

    “臣等今日特地带了百姓前来,陛下若有疑问,可当面询问。”群臣齐声附和。

    李隆基怔住了,指着群臣怒吼:“若有一字虚言,朕诛你们九族!”说罢快步离去,如风般迅疾。群臣连忙跟上。

    登上皇城城墙,李隆基如同一头受伤的猛兽。放眼望去,只见黑压压的百姓望不到尽头。

    “陛下为草民做主啊!”

    “杨氏恶贯满盈,请陛下还我们公道!”

    还未等皇帝开口,百姓的喊冤声已如潮水般涌来。

    这一刻,李隆基终于明白,那个他一手缔造的盛世,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蛀空了根基。

    百姓的哭诉如潮水般涌来,愤怒、委屈、不甘与希冀交织在一起,字字血泪。这般真情实感,不需多高的才智,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的真实。

    李隆基刚要出口的质问,硬生生咽了回去。他深吸一口气,强压心绪:“尔等有何冤屈,尽管道来,朕为你们做主。”

    此言一出,城下顿时哭声震天。百姓们抹着眼泪,七嘴八舌地控诉杨氏的罪行。

    他们是亲历者,所言之事比朝臣的奏报更加触目惊心,听得李隆基目眦欲裂,双眼瞪得滚圆。

    这些诉说虽不如李林甫那般条理分明,却因未经修饰而更显震撼。尽管李隆基已在殿内听过一遍,此刻亲耳聆听百姓哭诉,仍觉心惊肉跳。

    听完十余桩惨案,李隆基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终于明白,为何连李林甫与太子这对死敌都能联手。若不如此,不为百姓讨回公道,实在天理难容!

    “砰!”

    李隆基双膝重重跪在城墙上,仰天长叹:“杨氏作恶至此,是朕之过啊!”

    这一跪,跪碎了大唐天子的威严;这一叹,叹尽了盛世明君的悔恨。

    城墙上的风卷起他的龙袍,曾经意气风发的帝王,此刻背影显得如此萧索。

    喜欢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请大家收藏:()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