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9章 我日,这电脑不换不行了
    听到李听寒的解释,两人点了点头。

    这倒不算什么意外的事情,事实上,如果不是情况特殊,李听寒也不会急着给廖勇和娜塔莉亚搞出独行隼和女王隼来。

    这两架专用机虽说足以号称是29代机,但是在这个档口,所谓的29代机还有一个很尴尬的地位——

    ——诞生即落后。

    没办法,战斗机的代差就是如此严苛。就算是最先进的二代机,在三代机面前,最多也就是部分领先。独行隼和女王隼两架战斗机靠着全机身采用量子晶体材料,外加高度定制化的航电,还得综合上指挥能力之后,也只有独行隼才能和量产型圣剑的综合作战效堪堪打平。

    只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trr-199av和trr-199nap提供的关键数据,圣剑的发动机trr-177e/a的进度还要慢不少。而独行隼和女王隼上,有不少子系统也是直接从圣剑那拿来的。换句话说,对圣剑项目而言,这两架定制机,本身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实战验证工作。

    这两型战斗机可以说是互相成就,没有圣剑那些已经完成的子系统,两架定制机不可能有那么夸张的作战效能,而如果没有两架定制机给圣剑提供的大量数据,圣剑项目的完成进度不可能这么快。

    现在,到了圣剑项目反哺独行隼和女王隼的时候了。

    “在独行隼和女王隼开发的时候,我就预留了足够的升级空间。”李听寒继续补充,“这是两架定制机的改进方案。”

    说完,在投影中的两架定制机被快速的拆分,随后,需要升级的子系统被完整标了出来。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我爸带队设计的xta-11真的非常,非常,非常优秀。”李听寒在讲解开始前,先吹了一波李延,“随着技术的进步,xta-11甚至还存在进一步发掘的空间,只不过,这些空间本质上,也只有你们的战斗机才有。”

    “量子晶体材料,对吧?”廖勇猜到了一些原因。

    “对。”李听寒点了点头,“量子晶体材料是目前为止,我们所掌握的技术里最优秀的材料,在应用这种材料后,机身强度相较xta-119s而言,提升了115,但是质量反而下降了15,机内空间也腾出来不少。”

    有空间才能改造,这一点,廖勇和娜塔莉亚也懂。

    “这次最主要的部分,是提升战斗机的物理域性能,trr-177e/a和trr-199均是trr-177ext的进一步改进型号,两者在物理尺寸上没有明显差距,我当时设计的时候留了设计余量,因此,这次升级的第一步,就是将trr-199换为性能更优秀的trr-177e/a,在更换后,得益于相对小一些的尺寸以及量子晶体材料的特性,独行隼和女王隼的整机推重比会达到276,略微优于量产型圣剑。”

    “如果换了发动机,那么是不是分布式矢量系统也会更换?”廖勇看着中央的投影,开口问。

    “嗯,当然,你飞过圣剑,自然知道单一的分布式矢量系统并不能充分发挥这一系统的潜力,发动机,分布式矢量系统,射频飞控,我们计划统一更换这些设备。”

    “但是,射频飞控对能量的消耗是很大的,我们的战斗机使用的反应堆还是第三代产品,就算有两个,在输出功率上,差的还是有点多的。”娜塔莉亚说。

    “这就是另一个改进点,还记得我们在xta-119s上使用的方案吗?”李听寒说。

    “上电池?”廖勇回忆了一下,试探地开口问。

    “对,上电池。”李听寒点了点头,“独行隼和女王隼的机体内部空间不够,放不下四代堆,因此只能选择双三代加电池的方案,在作战中的运作原理也是一样的,探测系统并不是全时段开机,因此,将探测系统的供能移交给电池系统负责,这样就可以省出来相当一部分的功率占用,并且,拆除传统的电传飞控之后,腾出来的重量以及空间,恰好可以安装电池组,而且,就算其他系统占用再多电量,两台三代堆也不至于一点功率都腾不出来,反正电池充电又用不了多高的功率,吃两口剩饭就能吃饱。”

    “你这比喻可真是……”廖勇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形容李听寒这相当接地气的说法,“其他方面呢?我看你计划还要换雷达?”

    “嗯,我计划给两架专用机也换成量子雷达。”

    “供电够吗?靠电池?”娜塔莉亚有点惊讶,“xta-119s的探测系统姑且还没什么问题,换成圣剑那套综合探测系统的话,功率够吗?”

    “得益于xta-119s的项目,我们对高性能机载电池的研发进度快了不少。”李听寒说,“这方面我们是和格拉克斯展开合作的,他们的雨燕在能量供应上,就采取的是四代堆加三代堆加电池的方案。”

    “这就没问题了,我记得他们的探测系统,尤其是雷达,性能和圣剑比差了不少?”廖勇回忆了一下雨燕的参数,开口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嗯。”李听寒点了点头。

    实际上,之前李听寒并没有想过给两架定制机升级到量子雷达。原因也很简单,她对当时寰宇科工的电池技术并不乐观。如果不是xta-119s采用的混合动力方案证明了电池方案的可靠性,李听寒是不会选择这种升级方案的。

    “性能上我倒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我们的战斗机,是量子晶体材料吧?这样大升级,材料够吗?”娜塔莉亚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这你不需要担心,我们留了足够的材料,而且,量子晶体材料有着很强的可回收性,一吨材料回炉重造之后能回收出来077吨可用原材料。”李听寒给娜塔莉亚解释,“而且,你们俩的定制机都有足够的备件,更何况,上面的这几大项基本上都是用之前留下的设计冗余,并不需要进行外形调整。”

    李听寒说完之后,已经讲解完毕的几大项重新组合到了战斗机上。

    “接下来,就是一些杂项上的升级项目了。”李听寒继续给两人介绍,“虽然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大气层突破任务,但是我觉得,你们可能在大气层内的空战任务也不会差到哪去,因此,我给你们设计了新的专用背包系统。”

    “你既然这么说,那看上去,我们的战斗机也能支持圣剑的背包系统了?”廖勇挑了下眉。

    “背包系统能成立的本质是射频飞控,你们的定制机升级了射频飞控,那自然可以支持背包系统,这种整合在大升级里的小升级,我想就不需要我专门说了吧?”

    “这倒也是。”廖勇点了点头。

    “只不过,现有的背包系统本身是给圣剑设计的,独行隼和女王隼一方面,战斗机构型和圣剑就不一样,另一方面,独行隼和女王隼的供能并没有决定性的升级,而圣剑的背包系统,靠的是双四代堆的冗余功率供电,换句话说,如果我直接把圣剑的背包拿来放在你们俩的定制机上,供能无论如何都是不够的,水土不服会很严重。”李听寒继续说,“所以,我给你们重新设计了新的背包系统。”

    “新的背包系统?难道说,你给这些背包上装了反应堆,给他们自带供电了?”

    “对。”李听寒点了点头,“并且我发现,自带供电之后,背包的可拓展性强了很多,只不过,现在展开讲具体的扩展性就有点麻烦了,不如,先看看我给你们设计的新装备怎么样?”

    喜欢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请大家收藏:()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