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23章 说书人
    说书先生连忙收起银子,又作了个揖,“学生李多九,敢问大老爷高姓大名。”

    这说书人混迹市井,眼光最是毒辣,嘴皮子又利落,混饭靠的就是一张嘴。

    虽然看不出吕一的来头,但从其衣着打扮,神器派头,言谈的气度就知道绝对有来头,非富即贵!说他是暗访的官员,微服的皇亲贵胄那也是可能的。

    所以,他以学生自称,万一受贵人提拔走上仕途,从此步入人生巅峰。想想都让人激动。

    呵呵,但他万万没想到,对面的是神仙。

    “我姓林,你且请坐。”吕一说得风轻云淡,“你是有功名在身么?”

    果然,这句‘学生’起作用了。

    “回云大老爷,学生乃是秀才出身。怎奈屡试不第,蹉跎至今,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这家伙很会顺杆爬,顺便卖弄了一下文采,倒也用得恰当。

    “呵呵,先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你不是想说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么?先敲打一下。

    李多九闻言心里一哆嗦,不敢再耍小聪明。“林老爷教训的是!”

    乖乖坐下,仔仔细细地说明了自己知道的关于朝阳郡的情况。

    在十七、八年前,这里成了仙界大战的据点。战事未起,百姓便拖儿携女地逃荒到别处,只有少数想要趁此乱世寻得一丝仙缘的胆大之人留了下来。

    这一战便是十年,不知哪年哪月,忽然安静下来。之后各地狂风肆虐、民不聊生。之前逃荒的人们不得不再次迁徙。便有原来朝阳郡的土着又再次回到了这里,渐渐安定下来。

    又因之前的仙界大战,有很多寻仙之人来这里探访,一下子,这里成了小有名气的求仙之地。

    吕一点头,原来在凡人眼里的风空群就是天灾。

    “先生可知这里哪位长者就是这里的原住民?”

    李多九拱手道:“不才,在下便是。”

    “哦?那你一定记得二十多年前的旱灾了?”

    “林老爷竟然知道二十多年前的旱灾!”李多九诧异极了,眼前之人若不是朝阳郡的本乡,便定是朝廷户部的官员。

    看林老爷不过四五十岁光景,旱灾之年不过二十些许,便是在朝为官也不会知晓区区朝阳郡的旱灾。

    吕一见李多九满脸狐疑便道:“我有亲戚在朝阳郡,当年旱灾曾接济过他,这次来这里便是访他,只是时间久远,物是人非。”

    原来如此,是了,这林老爷是寻亲的。

    “是啊,这里几经沧海桑田,变化甚大。不知林老爷所访之人姓甚名谁,好叫老朽得知?”

    “我那亲戚姓吕名一,就住在街心广场附近。”

    李多九皱着眉头仔细回忆,并不认得叫吕一的人。

    “林老爷,当年旱灾十室九空,说不定贵戚吉人天相早已远走他乡了。”

    吕一点头,“借您吉言,朝阳郡可有什么新闻?”

    刚才没能帮上忙,听吕一如此问,李多九不由得卖弄精神:“这你算是问对人了!朝阳郡的大事小情没有我不知道的,但要说新闻还得是‘张天师开宗立派’这件事。”

    张天师?身为修仙之人本能地对这种事敏感。

    李多九道:“这张天师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本地乡民若有疾苦便以符水医治,一时间信众极多。于是便在朝阳之南凤凰山上建了一座道观,名曰‘紫阳观’。”

    这张天师看来颇有道行,改日倒要去访上一访。

    李多九接着说:“这张天师乃是神仙下凡,搭救万民于水火,乃是极大的功德。他还提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教义。”

    说着用茶杯当醒目敲了一下桌面。到底是说书人,不知不觉带出了职业习惯。吕一把一块碎银放在桌上。

    李多九满面含春,“谢林老爷赏,没有君子不养艺人,我谢谢您!”

    “这教义便是:‘人人皆可修仙’!”

    吕一却也好奇,何人如此大胆竟提出如此教义。虽说理论上灵根人人都有,但有强弱之分。

    一个人最强灵根仍达不到修仙的最低要求如何修行?

    而且,修行讲缘法。一个贪恋红尘的人又哪有修行的心呢?

    如此看来,这张天师很有古怪。

    却要去看看他的底细。

    《史上最差筑基修士》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史上最差筑基修士请大家收藏:史上最差筑基修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史上最差筑基修士》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史上最差筑基修士请大家收藏:史上最差筑基修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