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85章 恩威并施
    众人都有些不太理解李牧的意思。

    李牧也不解释,而是笑呵呵的看着众人。

    钱紧是个沉不住性子的,急道:“大将军,你别卖关子了,有话就直说吧。”

    李牧见众人都猜不透他的用意,这才说到:“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直接进攻历下,齐军就会放弃经营济水防线,这样一来,我们今后就得一城一池的攻打,祝柯之战的失败可能会再次上演。”

    话说到这个地方,蒙恬反应过来了:“小子懂了,大将军这是故意在给齐军时间,好把他们都引到历下,好一股歼灭。”

    李牧满脸欣慰的看着蒙恬:“蒙将军做的不错,本将正是这个意思。只要我们能在历下再歼灭一次齐军主力,那么今后整个齐国就不会有什么大的战事了。”

    众将闻言齐声称赞:“大将军英明!”

    又过去两日,杨端和率领的三十万大军赶到高唐与李牧会师。

    高唐方面的赵军达到了惊人的50万!

    历下。

    齐太子逃到历下后,立即从周边各城征集兵力,沿济水布防。

    但齐人都不愿与赵国打仗,面对官府征召,皆表示抗拒,官府只得强征百姓入伍,才勉强在济水南部集结起十二万兵力。

    齐军被集结起来以后,太子升下令沿着济水构筑工事,阻挡赵军。

    十二月中旬。

    齐太子收到消息,杨端和已与李牧会师高唐。

    听闻这个消息,齐太子自知大战将至,立即领着门客郝童、将军腾炳等人来到济水边视察。

    站在料望塔上,齐太子俯瞰齐军防线,眺望了一会儿以后,太子升心中满是绝望。

    只见济水边,齐军只放置了几个拒马,砦墙根本就没修起来,甚至在河滩上连铁蒺藜这种东西都没有放置。

    “就这种破烂防线能挡得住赵军?”太子升满脸愤怒的看着负责构筑防线的腾炳。

    腾炳紧忙说道:“太子,以往修筑工事都是由民夫帮忙,但这次老百姓都不愿意帮助朝廷,而这些征集起来的士卒,一多半都是被强征入伍的,这些人对朝廷本就心怀怨气,所以根本不愿出力。”

    太子升听后,愤怒的从了望塔上下去。

    众人跟着太子升下去之后,太子升看着远处的济水,道:“这里是我齐国抵御赵国最后的一道天堑,无论如何都要守住。郝先生,孤希望先生,即刻前往临淄,请父王派遣援兵,协助我军防守济水。”

    “唯!”

    临淄。

    郝童入宫面见齐王建陈明前线的战况,并请求援兵。

    齐王建此时已经焦头烂额,赵军兵临济水,阿城又快要被乐乘攻陷。

    “丞相!”齐王建看向后胜,问他说:“国中还能征集起多少兵力?”

    后胜想了想说道:“如果从即墨、莒城、琅琊等地抽调援军,应该还能再征集5到10万人。”

    齐王建没有犹豫:“好,就让这些人去增援太子。”

    大司马田雍拱手道:“大王,不可啊!”

    齐王建闻之,眉头不禁一皱看向司马田雍说道:“大司马,寡人为何不能去救太子?你可知济水防线有多重要?”

    田雍拱手说:“阿城也被赵军攻打甚急,若大王只救太子而不救阿城,试问阿城还能守多久?”

    “这……”齐王建一听顿时为难起来。

    济水防线至关重要,可阿城又不能不管。

    若阿城司马听说寡人只救太子而不管他们,恐怕马上就会投降。

    阿城要是失守,乐乘可就要突入平陆了。

    “周子,你可有什么办法吗?”齐王建知道朝堂上大多是些酒囊饭袋,真正能出主意的也就只周子。

    周子思索了片刻,说道:“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抽调淮北和鲁地的军队,让他们去救阿城,然后大王再从南部地区抽调兵力去救太子。”

    齐王建闻之,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后胜站出来说道:“大王,要是我们把淮北的兵力都抽完了,楚国,魏国肯定趁虚而入,鲁地说不定也会丢掉,鲁人肯定会趁这个机会发起暴动复国。”

    周子说道:“大王齐国正遭遇亡国之危,您怎么还能贪图淮北和鲁国?”

    田雍听了这话,以后就不高兴了:“周子,淮北和鲁国都是我齐国将士浴血奋战所得,怎么能说丢就丢了?”

    “司马言之有理。”

    齐王建也对这话表示赞成,淮北、鲁国全丢了,那齐国得缓十年都缓不过来。

    “大王,不如用淮北去贿赂楚国,楚国必定肯来救!”周子提出直接拿淮北之地去换援兵,这样淮北的兵也能顺利抽调到阿城,简直一举两得。

    齐王建却患得患失,一时之间难下决心。

    “这件事情还是容寡人再考虑考虑吧。”

    齐王建说考虑,可是连考虑了十天,都没有想好。

    而这十天时间里,赵军已经杀到济水北岸。

    为了争取临淄方面的援兵以及强化济水防线,太子升只好想了个缓兵之计,让郝童过河,去找赵军议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牧一眼就识破了太子升的诡计,只是他也不能回绝齐国的求和。

    若是自己一口回绝,太子升肯定会大肆宣传说赵军不愿和平非要灭了齐国,齐人说不定会被激出反抗之心,今后的仗可就难打了。

    李牧只好接见了郝童,与他商量议和条件。

    两个人心里其实都知道双方谈不拢,但都在假装用力谈。

    太子升则趁着这个机会全力加固济水防线。

    就这样一直过去了五天。

    赵军这边已经坐不住了。

    众将纷纷找到李牧请战。

    “大将军!”钱紧激动的说:“齐军根本不是真心实意谈判的,末将看,干脆直接打过去算了。”

    “对啊大将军,还谈他妈的个屁,直接打过去得了!”

    “大将军不能在等了,拖延下去局势对我军不利。”

    李牧看向杨端和,征询他的意见。

    杨端和手上掌握着30万大军,如果他也想战,自己是拦不住的。

    “大将军,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我们应该直接打过去,齐军防线还没修完,我们直接打过去,可以把对面的十几万齐军全部吃掉。”

    杨端和说到这里,李牧就是眉头紧皱。

    但紧接着,杨端和话锋一转又说道:“但如果这样一来,齐国肯定会大肆宣传,说我赵国无信无义,趁着两国谈判的时候出兵偷袭。齐人必会怨恨我赵国,齐国很有可能会被搞得万众一心抵抗我赵国,这对我们接下来的战争不利。”

    李牧听了这话以后也是连连点头:“本将也是这个想法,只是,我们总不能终止和齐国的谈判。”

    杨端和想了一会儿说:“必须得给齐国约定一个时间,我们定出一个最后底线,让他们在约定的时间内签字,如果不签字,我们就强行渡河。”

    李牧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杨将军,你觉得给齐国几天时间比较好?”

    “三天!最迟五天!”杨端和本来是想说两天的又觉得太短,这才改口。

    李牧点头:“就依杨将军!”

    转眼,郝童被请到了李牧的大营。

    郝童悠哉悠哉的,拱手:“大将军,不知道你找在下是有什么事?莫非是准备降低谈判的底线?”

    李牧把一张羊皮纸扔在郝童脚下,说:“先生,这就是我方最后的议和条件,贵方必须在三天内答复,否则我方将宣布谈判破裂,率军渡河。”

    郝童看着李牧开出的最低条件:

    1:齐国割让济水北部的所有土地,包括阿城。

    2:齐国承认赵国宗主国的地位,齐王挟太子到邯郸朝见。

    3:齐国允许鲁国复国,并且将历下作为非军事区,齐军不得在历下方圆百里的地方驻扎。

    后面还有五条,一共是八项条件。

    郝童只看了前面三条,因为仅这三条,他就觉得无法接受。

    “大将军!”郝童还想再商量一下拖延时间。

    李牧抬手打断他:“这就是最低条件,如果不接受,我们只有开战。”

    郝童见此,一脸为难的说道:“这三天时间未免太短了,能否给我们十天时间考虑?”

    李牧态度很强硬:“不行!最多三天!”

    郝童只好又说:“那八天总行了吧?”

    李牧摇头。

    郝童又比了一个六:“六天行吗?”

    李牧依旧摇头。

    郝童急了:“五天,五天总行了吧?”

    李牧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松口:“四天!四天以后十二月二十九,贵方不答应我方的议和条件,那只有接着开战。”

    郝童知道这已经是最低条件了,只好说:“我这就派人把这项条件送回历下,请示太子。”

    太子升收到李牧的最后通牒,也是知道这招拖延战术已经没用了。

    他甚至没有去看李牧开出的谈判条件,而是询问腾炳:“济水防线修建的如何了?”

    腾炳自信的说道:“太子放心,济水防线固若金汤,赵军绝对攻不过来”

    太子升听了以后稍稍放心,又说:“我们到河边看看!”

    腾炳陪同着太子升又一次登上了望塔。

    太子升眺望着齐军的防线,只见齐军防线与他第一次看时的样子并没有多大区别,唯一不同,这次河滩上多了些铁蒺藜。

    见此,太子升勃然大怒:“腾将军,你跟我说这种防线叫固若金汤?”

    腾炳见瞒不下去,只好单膝跪地,悲声道:“太子明鉴,士卒们都不肯卖力气,而我们又没有构筑防线需要的材料,臣实在没有办法呀!”

    太子升一拳砸在台柱上,丝丝鲜血顺着指缝流出。

    腾炳见了以后吓得慌忙趴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夜里,腾炳和几个将军坐在一起玩投壶。

    投壶都是有彩头的,腾炳今晚手气背,已经输了好几十金。

    旁边的人劝他:“腾将军,别玩了,再玩你就要破产了。”

    腾炳却说:“玩,怎么不玩?乃公就不信一局也赢不了。”

    一个都尉用嘲讽似的语气说:“再玩,你还有钱输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