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80章 一月国君
    王宫中。

    赵王芳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王后啊!你是没有看见今天寡人在朝堂上舌战群臣,把那些人骂的哑口无言!就是张仪复生,苏秦在世,也不如寡人呐!”

    赵王芳在崔氏面前大吹特吹自己,仿佛他刚才在朝堂上取得了一个多大胜利一样。

    “大王真厉害呢!”

    崔氏轻声恭维道。她哪里不知道赵王芳在吹牛,只是不揭穿罢了。

    赵王芳真有舌战群臣的本事,还会窝窝囊囊的当了这么多年的公子?

    早就和孟尝君,春申君他们齐名了好吧!

    “对了,王后,你们崔家还有没有能用的人?”

    赵王芳顺口问起了崔氏崔家还有没有能用的人。他想从田秀手上夺权,得培植一批自己的亲信才行。

    崔家不仅是他妻子的娘家也是她母亲的娘家,提拔自己母亲娘家的人,往往是最靠谱的。

    “嗯,我们崔氏倒是还有几个年轻人很出色…呃,大王既然想提拔妾身的娘家人,妾身还有三个兄弟,请大王提拔他们吧。”

    崔氏本来想举荐一下自己族中的一些青年才俊,但转念一想这么好的事情凭什么让给那些远房亲戚?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赵王芳要提拔亲信,当然是先提拔他的家人啊!

    “嗯,寡人的表兄弟,这倒可以。”

    赵王芳微微颔首,崔氏这几个兄弟能力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自己人,靠得住就行了。

    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乱了起来。

    赵王芳不悦的向身旁的内侍质问:“去看看出什么事了!”

    “唯!”

    内侍一路小跑着出去,没一会就回来了。

    “大…大王!”

    内侍的这样子很惶恐,仿佛出了什么大事。

    崔氏给赵王芳倒了一杯茶水,蹙眉道:“外头出什么事情了,看你慌慌张张的。”

    内侍抬起头惊恐的说道:“太…太后!”

    赵王芳与崔氏一听,互相交换一个眼神,心中都是一惊。

    韩乐那个老女人怎么突然会来?

    说起来赵王芳自从即位以来,好像还没去信都给那老女人请安。

    莫非今天太后来是问罪的?

    “大王,我们得快去迎接太后!”

    崔氏对赵王芳说道。

    韩乐再怎么样也是他们俩名义上的母亲,母亲从远道而来,儿子和儿媳不去迎接的话,会落人口舌的。

    赵王芳点点头,准备起身。

    他身子刚起来,一半就听到那个内侍说:

    “太后没来!是太后派了一个使者过来!”

    一听这话,赵王芳坐起一半的身子,又坐了回去。

    “混账,你说话能别大喘气吗?”

    赵王芳生气的一拍桌子,吓得那个内侍一个激灵,慌忙磕头请罪。

    “行了行了!”崔氏挥了挥衣袖,不悦的看着这个内侍:“太后派使者来干什么?”

    内侍道:“说是有诏书要给大王。”

    太后居然有诏书给大王?

    崔氏眉头一皱看向赵王芳。

    韩乐和他并没什么母子情,这种时候太后下诏书来,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让太后的使者进来吧!”

    赵王芳正襟危坐并不打算出去迎接使者。

    一个太后派来的使者而已,又不是太后本人来了,寡人犯不着屈尊去迎接。

    寡人也是有尊严的好吧!

    内侍抬起头犹豫的看着赵王芳,并不行动。

    “还不快去?”

    崔氏很不高兴。宫里的这些内侍该换一波了,一点也不听话!真不知道这些人是谁调教出来的。

    内侍扣了一个头,说道:“大王,按照规矩,太后有使者来,您得亲自去迎接。这是礼数。”

    “什么礼数,寡人赵王!”赵王芳气的又拍了下桌子,态度很坚决,总之坚决不出去。

    内侍没办法,只能战战兢兢的出去传话。

    须臾,韩非捧着一道诏书来了。

    一看到韩非,赵王芳夫妇顿时没了好脸色。

    韩非这家伙是田秀一手提拔的,而且还是韩乐那老女人的侄子。

    将来等他掌权,头一个就要清洗这小子。

    “说吧,有什么事!”

    赵王芳表现的极不耐烦,要不是看这是那老女人派来的使者,他早要骂人了。

    韩非微微欠身行礼,将诏书展开说道:

    “太后有诏!”

    赵王芳听完冷哼一声,崔氏也坐在位置上不动弹。

    “大王,太后有诏!”韩非见赵王芳夫妇坐着不动,心中已经涌起一丝不快,但还是又沉声呼唤了一句。

    赵王芳夫妇依旧坐在位置上无动于衷。

    见到他们俩这个态度,韩非也懒得和他们废话了,直接把诏书展开:

    “太后有诏,晋阳郡守崔玄德行浅薄,其才能不足以胜任右丞相一职,请大王收回成命。”

    说罢,韩非把诏书合上递给赵王芳。

    赵王芳有点没缓过神来。

    等会儿,韩乐这老女人一句话就把他刚发出去的诏令否决了?

    不是,凭什么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真把自己当我母亲了?

    崔氏更是恼怒。

    她韩乐凭什么否决大王发出的诏书?

    大王可不是赵王偃。

    大王已经亲政了,她一个太后凭什么干涉朝政?

    “混账!”赵王芳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指着韩非说道:

    “太后管的也太宽了吧?寡人任命丞相干他什么事?”

    崔氏也紧跟着帮腔:“不错,崔玄怎么就德行浅薄了?怎么就不能胜任了?”

    赵王芳升起的在往左前来回走动,歇斯底里的怒吼:“太后这是乱命,乱命!寡人是不会听的。”

    崔氏在一旁阴阳怪气的跟着附和:“后宫不能干政,太后凭什么管前朝的事啊?”

    韩非都有点生气了。

    大王说这话也就算了,你崔氏哪来那么大脸说这个话?

    到底是谁先干政的?

    韩非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说道:“这么说,大王今天是不准备接这道诏书了?”

    赵王芳坚定的说道:“寡人是赵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韩非好言劝道:“大王,崔玄以前就是一个中大夫,能被提拔为上大夫,已经是破格了,他实在不适合担任右丞相,这不仅是太后的意见,也是我们大家的意见。”

    “大王,这种时候咱们可不能软,不然以后您的政令就推行不下去了。到时候你我死路一条。”崔氏在赵王芳耳边轻声说道。

    她的声音很小,韩非却听得很清楚。

    大王这种时候和大家顶着干,才真的是死路一条!

    王后啊王后你不会出主意就别乱出!

    赵王芳却觉得崔氏说的很有道理。

    这是他登基以来发的第二道诏书,如果就这样因为太后的干涉而作罢。

    那他今后在朝中的威望也会大跌。

    有谁还会把他这个大王放在眼里呢?

    相反如果他坚决抗争,这帮大臣还有太后,都会知道他不会轻易妥协的。

    以后他再想推行什么政令就容易多了。

    “韩非,寡人用不着你来教训!你听着,寡人是赵王,寡人想怎样就怎样,寡人就是要把天下送给崔玄,也跟你没有关系!”

    赵王芳当然不是真的要把天下送给他老丈人。

    他说这番话就是想向所有人亮明一个态度,他赵芳才是赵国的王!

    赵王说一不二,其他人少逼逼赖赖!

    韩非点了点头,将那份诏书收好,对赵王俯身一拜,转身离去。

    看着韩非就这么走了,赵王芳抚掌大笑:“好啊,这下寡人看有谁还敢反对寡人!”

    崔氏又开始恭维赵王:“大王英明,这下所有人都知道大王的威严了,今后必定不会再有人敢反对大王。”

    “嗯,王后言之有理!”

    赵王芳哈哈大笑,很是高兴。

    相府。

    韩非回来以后把事情的经过跟田秀如实说了一遍。

    “他真是那么说的?”

    “他真要说把天下送给崔玄?”

    “哼,他倒是好大的胆子!”

    田秀听韩非说完了以后,不知道是被逗笑了,还是被气笑了。

    赵王芳到底是傻了,还是疯了?

    一国之君,居然要说把自己的天下送给别人?

    赵王芳能说出这种话,就说明是不会妥协了。

    看来他是铁了心的要和自己做对了。

    此时,大厅里的众人脸上的表情都很精彩,简直像拍电影一样。

    李斯、毛遂、尉缭这些聪明人都已经看出来了。

    赵王芳这把算是把粪勺往头上盖,屎到淋头了!

    “丞相,你得早做决断了。”

    尉缭上前轻声提醒。

    赵王芳这是准备要和田秀彻底撕破脸了。

    田秀坐视不理,早晚会大祸临头。

    “哎!”田秀长叹了一声,说道:“容我先去拜见一下太后吧!”

    田秀目前已经不是辅政大臣了。

    如果他直接动手废掉赵王芳,在程序上是不合法的。

    但是由韩乐出面情况就不一样了。

    韩乐是赵王芳名义上的老妈,她要下诏废掉自己的儿子,赵国谁也说不出话来。

    当天,田秀一直和韩乐谈到深夜。

    直到夜半的时候才返回自己的府邸。

    第二日清晨,韩乐就从信都宫出来了。

    她出来的第一件事先是到太庙去祷告了一番,然后才换上庆典时才会穿的礼服,盛装打扮以后,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往王宫而去。

    韩乐来到王宫的时候,群臣正在早朝。

    赵王芳看到韩乐来到,很是诧异。

    太后怎么突然来了?

    而且还是盛装而来?

    压下心中的疑惑,赵王芳站起身去迎接,躬身道:“儿臣拜见母后。”

    韩乐并不去看她,径直走到了王座上方,坐到了赵王身侧的位置。

    那个位置是专门留给她听政的。

    只是韩乐有很长一段日子没坐过了。

    韩乐坐下了以后,先是黯自神伤了一阵,然后才抬起头看着群臣,说道:

    “朕本来想在信都安养天年,朝中有丞相,还有诸位贤良辅佐,大王必能振兴赵氏基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