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9章 封杨建国当襄王
    宋理宗直接瘫坐在龙椅上,双手止不住地颤抖,他心里清楚的知道,如今形势已经非常不乐观了。

    杨建国是刀俎,而他就是菜板上的鱼。杨建国只要想谋反,随时都可能率领杨家军打到临安把他这个皇帝给费了。

    “郑爱卿,你说朕该如何是好啊?”

    宋理宗声音颤抖着说道。

    “陛下!事到如今,只有一计可行!”

    郑清之跪地说道。

    “什么计策?”

    宋理宗急忙朝郑清之问道。

    “陛下,如今只有答应杨建国的条件,任命其为襄阳知府,兼任京湖安抚制置使!实在不行,还可以封杨建国为襄王,世袭罔替。只有这样才能稳住杨建国,让他不会造反!”

    郑清之说道。

    “荒谬!荒谬!杨贼对朝廷不敬,掳走三万禁军,岂能封王!我大宋颜面何在!”

    郑清之的政敌闻言瞬间都坐不住了,他们听说郑清之要让皇帝给杨建国封王,全都对他口诛笔伐。

    “颜面与江山,孰重孰轻?当年太祖皇帝为安天下,连吴越王钱俶都能容,如今为何容不得一个杨建国?而且现在我大宋外有蒙古入侵,如果再不稳住杨建国,杨建国起兵造反。到时候外有蒙古入侵,内有杨家军作乱,到时我大宋岂不危矣!”

    郑清之面对群臣的质疑,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执意让皇帝给杨建国封王。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一样浇在群臣的心上,也浇在宋理宗的心上。

    群臣闻言都不说话了,因为郑清之说的很对,如今大宋外有蒙古入侵,如果再不能稳住内部。

    一旦杨建国造起反来,那大宋就真的危险了。

    宋理宗见群臣都不说话了,心中也闪过一丝动摇。

    是啊,只要能保住皇位,颜面又算得了什么?自己既然能对金国称侄,对蒙古称臣,现在给杨建国封一个小小的襄王又算得了什么。

    对于宋理宗来说,朝廷和国家的颜面远远没有自己的皇位重要。

    可宋理宗转念又想起杨建国“活捉皇帝”的狠话,又觉得脊骨发凉。

    “杨……杨建国若是不同意怎么办?万一他铁了心要造反呢?”

    宋理宗有点担心的问道。

    “陛下可派使者去襄阳探其虚实。若杨建国真有反心,再做打算不迟;若他只是想讨个名分,咱们便顺水推舟,封他做个襄王,让他管理荆襄地区。

    而且将襄阳封给杨建国,朝廷还会获得巨大的好处!”

    郑清之说道。

    “什么好处?”

    宋理宗听他说给杨建国封王,朝廷还能有好处,急忙问是什么好处。

    “陛下,如今蒙古犯我大宋,朝廷正愁缺兵少将,打不过蒙古人。杨家军作战勇猛,让他们守在襄阳,驻守京湖防线,正好可以抵御蒙古人。如果可以的话,还能派杨建国前往四川抵御蒙古西路军。

    到时让杨家军和蒙古人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朝廷可以坐收渔利,岂不美哉。

    而且杨家军去打仗,朝廷根本不用给他们粮草军饷,这样一来,朝廷又能省下一大笔钱,何乐而不为。”

    郑清之说道。

    郑清之的话像一剂强心针,瞬间让宋理宗的脑子清醒了。

    是啊,让杨家军去挡蒙古人的刀,自己坐收渔利,何乐而不为?

    “谁愿出使襄阳?”

    宋理宗决定采用郑清之的意见,于是询问大臣们谁愿意去襄阳。

    然而群臣默不作声,显然是因为这趟差事太危险,没人愿意去。

    大臣们都知道杨建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如今襄阳落入贼手,万分危险。

    而且这趟差事属于吃力不讨好,也没什么油水,所以没人愿意去。

    宋理宗看着群臣都低着头,心里一阵着急。然而正在这时,大殿上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臣愿往!”

    只见大臣中走出一人,此人乃是户部员外郎张岚清。此人曾在襄阳任过通判,熟悉荆襄地形,且胆识过人。

    宋理宗闻言点头。

    “准奏!即刻拟旨,封杨建国为襄王,兼任襄阳知府、京湖安抚制置使,赐金印紫绶。”

    “陛下,还需加一句,若杨建国愿去四川抗击蒙古西路军,朝廷可允其自行招募荆襄流民为兵,免除襄阳三年赋税。”

    郑清之说道。

    “嗯,就这么办!”

    宋理宗下达完圣旨,让张岚清即可前往襄阳传旨。

    七日后,船队抵达襄阳码头。

    “什么人!”

    码头处,一队巡逻的杨家军叫住朝廷的使者。

    “我们是朝廷的使者,特来给杨将军传达圣旨的!”

    张岚清刚下船,就见到一队杨家军朝自己这边围来。

    “原来是朝廷的使者,我们团长等你们多时了,护卫都能留在码头,只准使者进去。”

    杨家军的一个小队长说道。

    “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张岚清挥手让随从留下,只带了两个捧着礼盒的书吏,跟着杨家军往城内走去。

    张岚清做户部员外郎之前,在襄阳当过官,对襄阳也十分了解。

    襄阳城比他记忆中热闹了许多。街道两旁的商铺已重新开张,而且很多商铺他都知道是卖什么的,只觉得十分豪华高端。

    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街市上热闹非凡,丝毫不见战乱后的萧条。

    最让张岚清惊讶的是,街角的墙上还贴着一张告示,“工程队招募流民,工资一两银子一个月。”

    “杨建国这是在收买人心啊。”

    张岚清心里暗叹,脚下却没停,跟着杨家军的小队长进入原襄阳知府的府衙。此时已经改名为杨府了。

    “你在这里等着,俺去找团长。”

    杨家军的小队长让张岚清在大堂上等着,自己则进去找杨建国了。

    过了好半天,杨家军的小队长从里面出来,对张岚清道:

    “俺们团长吃饭呢,他让你在这等着,等他吃完饭再出来见你!”

    杨家军的小队长丝毫不拿朝廷的使臣当回事。

    张岚清心里那叫一个气啊,心说杨建国简直是目中无人,自己好歹也是朝廷的使者,代表大宋朝的脸面,这个杨建国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喜欢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请大家收藏:()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