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94章 封萧斡里为北枢密院枢密使
    萧峰凭借自己惊世骇俗的绝世武功,还有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与生俱来的雄浑霸气。

    恰似一阵狂暴的飓风,眨眼间就将整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给镇住了。

    原本这战场上,剑拔弩张,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每个契丹勇士都心弦紧绷,神经高度紧张,都在等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瞬间爆发。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萧峰的现身,犹如定海神针一般,瞬间就扭转了这一触即发的局面。

    让原本紧张的局势瞬间稳定下来。

    萧峰那目光锐利得犹如高空翱翔的雄鹰,犀利而威严,毫无惧色地将四周扫视了一圈。

    随后,萧峰的目光落在了之前第一个挺身而出,认他为主的北院大将萧斡里身上,并高声唤他到跟前。

    萧斡里闻令后,一路小跑而来,那心情可谓是紧张与兴奋交织,如同汹涌澎湃的浪涛在心中翻涌。

    站定之后,他的头微微低垂,整个人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萧峰神色虽说看似平静如水,但其身上自带的那股强大气场,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压得人根本不敢抬头直视。

    萧峰目光炯炯,紧紧盯着萧斡里,声音低沉而又雄浑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稳稳地落入在场每个人的心底:

    “萧斡里,你今日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

    当大家都还在犹豫不决,裹足不前的时候,只有你,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冲了出来。

    这份果断和非凡的勇气,绝非一般人所能拥有的。”

    萧斡里听到这番话,内心猛地一颤,就像被一道霹雳击中,赶忙诚惶诚恐地说道:

    “全仰仗萧大王您的赫赫威名和超凡实力,我不过是顺应时势,心里也清楚,您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死心塌地追随的首领!”

    萧峰轻轻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这把金刀,你拿着,往后替我统领全军。只要见到这把刀,就如同见到我本人!”

    此话一出,萧斡里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如梦似幻的梦境之中,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如此猝不及防。

    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般大,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大王,这……这真的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啊。

    我出身平凡,不过是北院一个普普通通的将领,虽说也姓萧,可早就和贵族没了关系。

    这么多年来,我都是靠着自己在战场上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军功,才艰难地走到了现在的位置。

    统领全军这般至高无上的职位,我从未敢奢望……”

    萧峰目光坚毅,自始至终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一脸郑重地说道:

    “我用人,向来只看重两点,一是有没有真本事,二是是否真心忠诚。

    今日,你第一个表明忠心,只要往后你一心一意地为我,为大辽效力,这个高位就是你应得的。

    我坚信,你定能担起这份沉重而又光荣的责任。”

    萧斡里激动得眼眶瞬间泛红,“扑通”一声,直直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些许颤抖,好似风中摇曳的烛火:

    “大王如此信任我,我这条命往后就是您的了,哪怕是赴汤蹈火,上刀山下火海,我也绝不退缩!”

    说完,他趴在地上,对着萧峰连连三叩九拜,嘴里不停地高声呼喊着:

    “谢谢陛下的恩赐!谢谢陛下的恩赐!”

    曾经,萧斡里对于萧峰更多的是在武力上的深深忌惮。

    然而此刻,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惊喜,以及萧峰对他的无比信任,他的心中此刻已满是忠诚。

    萧斡里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往后能否飞黄腾达,全靠萧峰,只要萧峰在,他便能过上好日子。

    其他军中将领,眼睁睁地看着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同事,转眼间就飞黄腾达,那眼神里满是羡慕与嫉妒交织的复杂神色。

    他们一个个眼睛放光,内心激动不已,都在懊悔自己为何没有抢先一步,恨不能此刻跪在地上谢恩的人是自己。

    每个人都在心底暗暗发誓,往后一定要紧紧跟随着萧峰,全力以赴地争取也能拥有这样难得的机遇。

    萧斡里郑重地接过萧峰赐予的金刀,心中无比清楚,这沉甸甸的责任究竟有多重。

    萧斡里深知如今军中的局势极为复杂,叛军和耶律洪基的旧部之间矛盾重重,犹如一团乱麻,要想将他们完美地整合到一起,绝非易事。

    第二天,天色刚刚破晓,黎明的曙光才刚刚撕开黑夜的帷幕,天还只是蒙蒙亮,萧斡里便早早地披上了那厚重的铠甲,手里紧紧握着那把象征着权力与信任的金刀,身姿挺拔地站在了点将台上。

    萧斡里的眼神坚定无比,恰似一把锋利的宝剑,毫不留情地将台下那些还不成气候、杂乱无章的军队扫视了一遍。

    萧斡里清了清嗓子,然后声如洪钟般大声喊道:

    “兄弟们!从今日起,不管你之前是叛军,还是先帝的旧部,咱们如今都是大辽最为精锐勇猛的军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往那些恩恩怨怨,统统一笔勾销。现今萧大王统领全局,他的厉害,想必大家也都亲眼见识了。

    咱们唯有团结一心,才能保家卫国,守护咱们大辽的万里河山!”

    台下的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开始小声地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一个跟随耶律洪基多年的老将站了出来,抱拳说道:

    “萧将军,整合军队诚然是好事,可之前大家遵循的规矩各不相同,彼此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的恩怨纠葛。

    这究竟该如何处置呢?”

    萧斡里目光坚定不移地看着他,斩钉截铁地说:

    “老将军所言极是。

    关于军中的规矩,我已有了周全的安排。

    以往的那些恩怨,只要愿意放下,便一概不再追究。

    从今往后,咱们统一军令,但凡有谁敢违反,定不轻饶!”

    说完,萧斡里拿出了萧峰事先为他精心拟定好的军规,一条一条地大声宣读起来,将行军、扎营、作战等各个方面的规则都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

    紧接着,他便开始重新编排队伍,将叛军和旧部打乱混合在一起,促使他们相互熟悉,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

    在随后的日常训练中,萧斡里凡事都亲力亲为。

    他根据每个士兵各自不同的特长,为他们安排了不同的训练科目。

    对于那些擅长骑马射箭的士兵,便着重练习骑射技巧;

    对于那些力气大的士兵,则练习使用长枪重盾。

    他还时常给士兵们讲述萧峰那些英勇无畏的光辉事迹,为大家加油打气,让大家深知,他们如今所追随的,乃是一位举世无双的陛下。

    可惜,仍有一些士兵心中存有顾虑。

    到了晚上,一个叛军士兵找到了萧斡里,说话吞吞吐吐:

    “将军,我心里有所担忧,之前我与耶律洪基陛下的旧部互为敌人,他们会不会记恨于我?”

    萧斡里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安慰道:

    “别担心,只要你一心跟随萧大王,他们定会接纳你的。我萧斡里以这把金刀发誓,定会保你平安。”

    经过整整三天不分昼夜的不懈努力,原本乱得像一盘散沙的军队,彻彻底底地变了模样。

    士兵们之间配合默契,一旦军令下达,立马毫不犹豫地执行,丝毫不拖泥带水。

    当萧峰再次前来检阅军队的时候,只见队伍排列得整整齐齐,士兵们士气高昂,犹如熊熊燃烧的烈火,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

    萧斡里单膝跪地,铿锵有力地说道:“大王,我没有辜负您的信任,军队已经整合完毕,随时等候您的调遣!”

    萧峰看着他,眼中满是赞许之色:“好!萧斡里,你果然没让我失望。如今大辽拥有了如此精锐的军队,还何愁江山不稳!”

    ……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好似鲜血一般,将整个大辽军营的帐篷染得通红。

    萧峰笔直地站在烈烈作响的军旗之下,那把鎏金虎头刀在暮色之中闪烁着冷冷的寒光。

    他的目光炽热得如同熊熊烈火,将眼前的士兵扫视了一遍,最终目光落在了北院大将萧斡里的身上,声音沉稳有力,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萧斡里上前听封!”

    萧斡里的心跳瞬间变得急速无比,仿佛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一样,身上的锁子甲随着他的动作,发出轻微的摩擦声,膝盖压过积雪。

    “咯吱咯吱”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格外清晰。

    仅仅三天之前,萧斡里还只是个默默无闻、无人知晓的北院小裨将,而此刻,他却跪在了这大辽陛下面前。

    暗红色的披风扫过青砖上尚未干涸的血迹,似乎在不断地提醒着萧斡里,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绝非一场虚幻的梦。

    “你这三天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

    萧峰的声音恰似雁门关外那寒冷刺骨的北风,又冷又硬,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他的手指在青铜刀把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下都仿佛重重地敲在了萧斡里的心上。

    “还有,我听说当年你在统军司,率领着三十个敢死队的兄弟,趁着夜色横渡潢水,一把火烧了女真十三座粮仓。

    这份胆量,那些养尊处优的普通世家子弟可是远远比不上的。”

    萧斡里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额头上瞬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那一夜的场景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瞬间涌入了他的脑海:

    河水冰冷得犹如万箭穿心,身上的箭伤疼得让人死去活来,拼死拼活,历经九死一生,最后换来的不过是一块巴掌大小的银符。

    如今,这段被他以为早已被岁月尘封的往事,却被大辽陛下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就是在向他诉说着:

    你所付出的每一滴血,每一份努力,我都铭记于心。

    “末将……全靠萧大王您的威风……”萧斡里的声音微微发颤,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死死地堵住了。

    他想要说的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