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37章 西路军大获全胜,赵匡胤又开始跳脸嘲讽忽必烈
    【隋文帝杨坚:常遇春英年早逝还是太浪费了,这种战场可是最适合常遇春发挥的地方。】

    【唐太宗李世民:说得对,朕是真的很想看看常遇春怎么在这种情况下大杀四方的。】

    【汉高祖刘邦:呵呵,朕可一点都不想看!】

    刘邦当年可是亲眼见证项羽怎么在汉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的。

    当项羽、常遇春这种级别的猛将是自家人时,自然很爽。

    可一旦是对家的,那就只能和刘邦一样看着自家士兵被杀得屁滚尿流,一点都爽不起来了。

    【元世祖忽必烈:你们急什么,李文忠不也就是勉强获胜吗?还有王保保那边呢!】

    大明世界中,朱棣已经忍不住跳起来,破口大骂。

    “这个忽必烈,非要和咱的外舅过不去是吧?”

    “也就是他死得早,要不然咱迟早都要弄死他!”

    正所谓爱屋及乌,作为徐达的女婿,朱棣这方方面面的态度是绝对没话说。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哼了一声。

    “你这臭小子,天天喊着什么你外舅天下第一,怎么打起仗来反而学起常遇春了?”

    朱棣表情顿时僵硬,片刻后尬笑一声。

    “父皇,这个……咳咳,男人本性嘛。”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李文忠和哈剌章激战的同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西路军也开始投入战斗。】

    五万明军骑兵正从兰州出发,朝着河西走廊而去。

    这支西路军的主帅是冯胜,副帅是傅友德,正好和一年前来了一次调换。

    这倒不是傅友德犯了什么错误,而是冯胜本就是朱元璋的半个自家人。

    傅友德是从天完政权投奔过来的,在朱元璋心目中肯定是没有冯胜那么值得信任。

    之前冯胜屈居傅友德之下,是因为两年前他违背了朱元璋的号令擅自从庆阳府撤军,导致兰州被王保保围攻。

    沈儿峪之战立下功劳弥补后,朱元璋消了气,冯胜自然也就回归主帅职位。

    今年年初论功行赏时,冯胜被封为右柱国、世袭宋国公,还被赐予彤弓。

    这彤弓可不得了,朱元璋只给出三把,另外两把的主人正好就是其他两路的主帅徐达、李文忠。

    傅友德倒是并不在意什么主副帅啥的,他更加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唉,陛下怎么就不让咱们去别的路呢,这西路军只能当配角,真是的!”

    冯胜听着傅友德的抱怨,忍不住笑了笑。

    “老傅,你是想要和徐达大帅争,还是想要和陛下的侄儿李文忠争?”

    傅友德顿时哑火,过了片刻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徐大帅的能力天下皆知就不说了,李文忠也是屡立战功的名将,争不了。”

    顿了顿,傅友德还是不甘心地说道:

    “那咱们也可以北上,三路夹击和林不是更保险吗?”

    冯胜摇了摇头,道:

    “陛下的命令咱们也只能听,还能咋办?”

    两人说话间,有斥候前来禀报。

    “大人,前面发现了蒙古鞑子踪迹,至少有一万人!”

    傅友德顿时就来了精神,对着冯胜道:

    “国公爷,你在后面压阵,末将上去把他们灭了!”

    冯胜毕竟是被朱元璋责罚过一次,比较谨慎一点,叮嘱道:

    “小心些,注意看看是不是鞑子的诱敌之计。”

    傅友德哈哈一笑,点齐两万骑兵就去了。

    奔驰一个时辰后,前方果然出现了一支元军。

    傅友德兴冲冲地举起了手中马槊,迫不及待地下令。

    “全军出击!”

    明军两万骑兵犹如潮水般就涌了上去。

    傅友德挥舞着马槊,在元军骑兵阵中大杀四方。

    所到之处,元军骑士血肉横飞,竟无一合之将!

    傅友德单枪匹马,硬生生地在元军阵中凿出一条血路,让这一万元军在短短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彻底溃败。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都颇为惊讶。

    【秦始皇嬴政:你们有没有发现,明军麾下的将领怎么好像个个都非常擅长骑战?】

    【隋文帝杨坚:朕也发现了,南人擅长水战北人擅长骑战这个规律好像在大明这边失效了。】

    【唐太宗李世民:这其实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明能击败元军夺取中原。】

    【汉武帝刘彻:说得对,北伐最困难的其实就是平原上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大明能解决这个问题,夺取天下也是理所当然。】

    【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脑袋里满是问号。

    为啥大明的骑将明显比大元骑将强上一个等级?

    这特么也太不科学了。

    【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你到底怎么做到的?】

    【明太祖朱元璋:哈哈,这个其实很简单啊,主要还是感谢大元的馈赠!】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先是疑惑,随后想起了金幕之前的介绍。

    大元一统天下后,蒙古贵族在各地纷纷圈地跑马,从岭南到中原到处都是马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方式让大元的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但同时也让南方大元子民们接触到马的机会增多了。

    再加上朱元璋一统江南时招降了数以十万计驻扎在当地的蒙古、色目军队。

    从小有过接触,长大后有好的战马,还有好的蒙古、色目人教练。

    再加上北伐建功立业的渴望。

    大明将军们的骑战水平突飞猛进,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现在知道之前大清为什么不愿意彻底汉化了吧?这一不小心就要给别人做嫁衣,变成大元一样的大冤种喽!】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战斗已经结束。

    明军斩杀了差不多一千五百人,俘虏了大约三千五百人。

    剩余的元军则四处溃逃,不知去向。

    冯胜对此非常高兴,拍着傅友德的肩膀笑道:

    “老傅,咱们刚离开兰州就旗开得胜,这可是一个大好消息啊。”

    傅友德嘿嘿一笑,蹲下来用一名元军将领身上的袍子擦干净马槊锋刃上的血液,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

    “可惜今年在这边的不是王保保了。”

    冯胜见状开起了玩笑。

    “老傅,你舔嘴唇这样子,别人还以为你是吃人魔呢。”

    傅友德大笑起来,雄壮的络腮胡随着笑声颤抖。

    “岳武穆有句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若是能痛饮爱猷识理达腊和王保保的鲜血,又有何不可!”

    两人一路前进,在扫林山又碰见一支数量在三万左右的元军。

    冯胜观察了一下对方阵型,当机立断。

    “老傅,你从左边,我从右边,上!”

    很快,两路明军就沿着扫林山左右两侧发起夹击。

    元军初时还能稍微抵挡一下,但很快就被明军杀得大败。

    许多元军见势不妙,直接弃马逃入扫林山的密林中躲藏。

    更多的元军则当场选择了投降。

    一条弹幕从汉初世界中发出。

    【汉高祖刘邦:朕感觉很奇怪,看盘点视频大汉招降匈奴人还挺费劲的,大明招降蒙古人怎么就如此轻松呢?】

    【隋文帝杨坚:仔细看就知道,明军之中就有许多蒙古、色目人骑兵,在招降这方面拥有天然的说服力。】

    【唐太宗李世民:嗯,朕当年任用许多突厥将领去攻伐突厥,也是无往而不利。】

    说到这里,历朝皇帝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跳出了一句话。

    以夷制夷!

    西汉世界中,汉武帝摸着下巴上的胡须陷入沉思。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对着刚刚从西边归来不久的卫青道:

    “卫青啊,你说朕让去病儿一路杀过去,是不是有点过于费劲了?”

    卫青笑道:

    “陛下不必担心,先杀一遍让夷人胆寒,再以夷制夷也是一种老祖宗们屡试不爽的招数。”

    汉武帝重新高兴起来。

    “对,也是这个道理哈!”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兰州、扫林山两战两胜,让冯胜这支西路军的士气达到巅峰。】

    西路军继续前进,朝着河西走廊发起攻伐。

    几天后,明军又和一支大约万人的元军狭路相逢。

    冯胜才刚刚下令摆开阵型,对面的使者打着白旗就过来了。

    “尊敬的大帅,我们家上都驴大人说了,愿意投降大明!”

    冯胜呃了一声,有些意外。

    傅友德大为不爽,哼了一声。

    “真没骨气,最起码你先打一场再投降啊。”

    使者:“……”

    我们又不是活腻了!

    西路军继续前进,抵达亦集乃路(额济纳旗)。

    刚把亦集乃城包围,城中的守将卜颜帖木儿也领兵出城投降。

    冯胜这回有了心理准备,他先是审问了投降的元军将领,很快得知一个重要情报。

    大元附近负责袭扰陕甘一带的主帅是岐王朵儿只班,就驻扎在数百里之外的别笃山一带。

    别笃山脚,元军大营。

    岐王朵儿只班表情忧愁,唉声叹气。

    “这个陛下在想什么呢,让本王去收复陕西?”

    “王保保十几万大军都没办法收复陕西,本王手底下这五六万乌合之众怎么可能做得到?”

    朵儿只班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麾下的部众正好就是以去年沈儿峪大败后侥幸逃出生天的两万多王保保麾下骑兵为主,再辅以游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中小部落蒙古、色目人组成。

    战斗力就两字——稀烂!

    就在朵儿只班焦头烂额的时候,一名部下魂不附体地冲进来,脸色发白的禀报消息。

    “不好了王爷,三十里外发现大队明军踪迹,他们冲着咱们来了!”

    朵儿只班大吃一惊,反复确认。

    “真的是明军吗?”

    “是徐达还是常遇春?”

    部将们听到这里表情都很微妙,忍不住提醒道:

    “王爷,常遇春都死好几年了。”

    朵儿只班呃了一声,随后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开口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