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87章 大清工匠精神震惊英法,乐善遗物激励僧格林沁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一名法军的工程师登上了炮台,打算寻找一些能回收的军事用品。

    突然,他看到几名英国火炮维修师正在一门清军火炮面前转悠。

    法国人心中不由疑惑,嘴唇上翘,用带着浓重法兰西腔调的英语发出讥笑。

    “各位,你们对这个落后国度的火炮也这么感兴趣吗?”

    “不过是仿制愚昧的普鲁士人作品罢了。”

    近些年来,随着普鲁士王国俾斯麦的长袖善舞,普鲁士国势不断增强。

    曾经只能当英国、法国、俄罗斯小弟的普鲁士,如今大有踢开奥地利帝国成为北德意志共主的迹象。

    这对于雄心勃勃,将北德意志视为势力范围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而言是难以容忍的。

    两国之间的关系也闹得很僵。

    法国人自然不会对大清学自普鲁士的火炮有任何好感。

    一名英军维修师抬起头,笑着招手:

    “来看看吧,亲爱的纪尧姆,我保证你会有新的收获。”

    法国工程师纪尧姆走了过去,挤入英国人的中间,打量着面前这个在他心中“粗制滥造”的仿普鲁士造物。

    突然,他双目瞳孔缩紧,不敢置信的发出了一声惊呼。

    “我的上帝啊,这个转向机构……它、它竟然是硬木齿轮?”

    “很精巧,对吧?”一名英国维修师脸上还残余着明显的震惊。

    “硬木齿轮,而非钢铁零件,竟然能驱动一门三千斤的火炮转向。”

    纪尧姆伸手触摸着这个转向机构,感受着上面油腻的润滑。

    深吸一口气之后,纪尧姆突然想起了什么,急促地开口道:

    “我见过这种东西,它、它是达·芬奇手稿里出现过的,对!”

    “天啊,竟然被这些愚昧的东方人给实现了?”

    达·芬奇,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神奇人物。

    此人已经死去几百年了,但他手稿中的很多东西才刚刚被欧洲人发明出来。

    而更多的东西,对欧洲人来说都还是天方夜谭。

    可这种天方夜谭,竟然出现在了万里之外的遥远东方!

    一名英军维修师感慨道:

    “我能看得出来,清国的钢铁冶炼工艺不够,所以他们制造不出来足够强度的火炮零件和部位。”

    “但硬木齿轮……见鬼,这玩意的结构比起那些工业品可要精巧太多了。”

    另外一名英军维修师插嘴道:

    “它甚至经历了一整天的激烈战斗都没有损坏,而且看起来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

    几人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纪尧姆收起了脸上和心中的傲慢,对着这门火炮微微躬身。

    作为一个工程师,这是对东方工匠技艺的致敬。

    当天晚上,纪尧姆用笔在日记中写下一行字。

    “……整座炮台上,除了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火炮转向部位之外,还有许多东西都透出了来自工匠的精密巧思。”

    “我甚至开始怀疑,我们是如何能战胜这样充满匠人智慧的国度呢?”

    顿了顿,他又继续往下写道:

    “或许,他们被我们击败的原因并不是智慧的缺乏或者文明的落后。”

    “仅仅是他们缺少一个足够强悍,能指引国家前进的国王。”

    (注:这是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看到这里,历朝皇帝心中也不由感慨。

    【秦始皇嬴政:这些外邦蛮夷,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汉高祖刘邦:华夏五千年历史是和你开玩笑的?】

    【唐太宗李世民:《工业革命》的确是一本极为伟大的书籍,但朕大唐的工匠这些年来也针对里面许多弊端进行了修改和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必须要承认,大明之前的技术远远不如《工业革命》。可大明也没用几年就吃透了里面大部分的门类。对华夏人来说这些东西只要入门,其实并不算难。】

    【宋太祖赵匡胤:那可不?大宋时期都有突火枪了。就是你们这些后代皇帝不懂发展火器,不然热兵器能有西方国家什么事吗?】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你赵匡胤就少在那里自吹自擂了,历史上你的赵宋连燕云十六州都收不回来,还叫呢?】

    【宋太祖赵匡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你少废话,愿赌服输,赶紧给朕转二十万两钱!】

    【隋文帝杨坚:对了,朕的十万两也记得转一下,谢谢。】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大清世界。

    看着三十万两白银化作流光没入金幕之中,康熙皇帝面无表情地开口道:

    “今年针对旗人的各种福利削减,在原本的基础上继续扣三十万两。”

    在场的诸多旗人大臣:“……”

    搞了半天,咱们旗人给您康熙爷的赌注买单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天津城。

    随着英法联军的逼近,这座城池和一年前一样,再度乱成了一团。

    好消息是,城里的官员、士绅们有了经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早早就派人去大沽战场附近蹲守,观察情况。

    在兵败的消息还没有传入天津底层百姓耳中时,这些官员士绅们就已经逃之夭夭了。

    百姓们惊慌地涌出城外时,也就少了很多马车和徒步逃亡的百姓争夺道路。

    僧格林沁坐在天津城衙门中,面如死灰地看着眼前的两份文书。

    一份是直隶提督乐善的死讯。

    另外一份则是咸丰皇帝的圣旨。

    在圣旨中,咸丰皇帝严厉地训斥了僧格林沁失败的消息,同时命其立刻率领所有部下撤离天津,回到京师郊外的通州进行防守。

    咸丰皇帝又一次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天津,这个从朱棣迁都以来就一直被视为“京师屏障”的城市。

    一名部下走了进来,将一个小盒子放在僧格林沁面前,轻声道:

    “提督衙门里发现了乐善大人的遗物,您要不要过目一下?”

    僧格林沁沉默片刻,伸手打开了这个普普通通的木盒。

    里面并没有什么金条、银票之类的东西,而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宣纸。

    僧格林沁展开这张宣纸,扫了一眼,表情骤然凝固。

    这是一份二十年前,大清和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手抄本。

    从字迹来看,显然是乐善本人的手笔。

    乐善在提笔抄写时似乎颇为愤怒,笔透纸张,龙蛇飞舞。

    在这份南京条约抄本的最后,还有乐善写的一行字。

    “二十年后必雪此耻!”

    僧格林沁久久地看着这行字,没有说话。

    他似乎变成了一座雕像。

    终于,又一名部下忍不住了,入房间之中催促。

    “王爷,咱们得赶紧离开了,否则的话英法蛮夷就要到了!”

    僧格林沁缓慢地伸出手,将乐善这份手书装入盒子里。

    又把小小的木盒拿在手中,站了起来。

    走到门口,僧格林沁突然轻声自语。

    “我们还没有输。”

    他似乎在和乐善的在天之灵交谈。

    又走几步,僧格林沁的声音变得坚定许多。

    “大清还没有输,还有逆转取胜的机会!”

    他在给自己打气。

    这位大清钦差大臣、蒙古科尔沁亲王殿下大步向前,脚步越来越坚定。

    既还能殊死一搏,又何须悲伤春秋!

    一条弹幕飘过。

    【宋太祖赵匡胤:朕看出来了,僧格林沁还想要再送一波大的!】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