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58章 荷仙赠藕
    夏日炎炎,一连三月滴雨未落,李家村的百亩荷塘干得裂开了缝。往日翠绿如盖的荷叶蔫黄卷边,粉白相间的荷花不见了踪影,连最顽强的水草都枯死在塘底。

    村民们聚在塘边,个个愁眉不展。这荷塘是全村人的命根子,莲藕、莲籽、菱角,哪样不是换油盐的指望?如今塘干了,秋后拿什么缴租?冬日以何充饥?

    “完了,今年算是完了!”老村长蹲在塘埂上,烟袋锅子敲得石头当当响。

    人群中有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名唤荷花,人如其名,生得清秀水灵。她望着干裂的塘底,忽然站了出来:“我明日开始挑水浇塘,能救一株是一株。”

    大伙儿先是一愣,继而摇头苦笑。王老汉叹道:“傻丫头,这百亩荷塘,你一人挑水,挑到猴年马月?”

    荷花爹忙拉女儿衣袖:“莫说傻话,回家去!”

    荷花却固执:“总比坐着等死强。”

    第二日天未亮,荷花果真担着两只木桶,到三里外的山涧挑水。那山路崎岖难行,等她挑回第一担水,日头已上三竿。她小心翼翼将水浇在塘中心一株尚未完全枯死的荷茎旁,水瞬间就被干土吞没了。

    日头毒辣,荷花肩头很快磨破了皮,血水粘着衣衫,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村里人见了,有的摇头叹息,有的笑她痴傻。

    第三天,只有一个叫小鱼的男孩跟着她挑水。小鱼才十岁,爹娘早逝,跟着瞎眼的奶奶过活。他说:“荷花姐,我人小挑不动,但可以帮你提水灌桶。”

    就这样,一大一小,每日往返山涧与荷塘之间。

    第七日午后,荷花突然中暑晕倒。小鱼急得大哭,村民们闻讯赶来,将荷花抬回家中。荷花娘守着女儿落泪:“莫去了,这就是命啊。”

    夜里荷花发了高烧,迷迷糊糊间,见一绿衣女子立于床前,手持莲蓬,轻抚她灼热的额头,顿时一阵清凉。翌日清晨,荷花竟痊愈了,不顾爹娘阻拦,又担起了水桶。

    说也奇怪,这日后,荷花挑水不再那么吃力,脚步轻快了许多。更奇的是,那山涧水流似乎比往日大了些。

    一月过去,荷塘中心竟真有一小片荷叶返了青。村民们见状,渐渐有人加入挑水的行列。先是三五个,后是十来个,虽然对于百亩荷塘仍是杯水车薪,但塘中心总算有了几分绿意。

    这天正是六月初六,相传是荷花生日。烈日当空,荷花挑着水踉跄走到塘中心,忽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她掌心被碎石划破,鲜血滴入泥土。

    就在这时,塘中心突然震动,一道清泉从裂缝中涌出,瞬间就形成了一个小水洼。荷花惊得后退几步,只见那水洼越扩越大,清澈泉水咕咚咕咚往外冒。

    更令人惊奇的是,水中央忽然冒出一个花苞,眼见着越长越大,转眼已有丈余高。花瓣层层展开,金光四射,映得人睁不开眼。待光芒渐弱,花心中竟立着一位仙子,绿罗裙,粉纱衣,头戴莲冠,面容慈祥。

    村民们闻讯赶来,见状纷纷跪拜。

    荷仙轻启朱唇:“荷花姑娘,你心诚志坚,感动天地。我奉西王母之命,特来助你。”说罢,手中现出一段白玉般的莲藕,“将此藕种下,荷塘可复生机。此藕非凡品,既能充饥,又能治病,切记善用。”

    荷花恭敬接过莲藕,只觉清香扑鼻,正要叩谢,荷仙又道:“你每日挑水经过的山涧旁,有三块青石,挪开中间那块,下有暗泉,可引水入塘。”

    话音刚落,巨荷合拢,缓缓沉入水中,不一会儿,塘中心只剩下一圈圈涟漪。而那涌出的清泉却未停止,已然汇成一片水面。

    荷花手捧仙藕,按照荷仙指点,将它种在泉眼旁。不过片刻,那种藕处便冒出了嫩绿的荷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开来。

    村民们欢呼雀跃,当即跟着荷花去山涧旁,果然找到了那三块青石。十来个汉子合力挪开中间巨石,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水流竟有碗口粗。大家赶紧开挖沟渠,引水入塘。

    不过三日,百亩荷塘已有了半塘清水。新种的仙藕蔓延极快,荷叶亭亭如盖,荷花竞相绽放,比往年更加娇艳芬芳。

    七月莲熟,荷花带着村民采下第一批莲藕。这仙藕果真不同凡响,生吃甘甜多汁,熟食香糯可口,更奇的是,病人吃了很快康复,老者吃了精神焕发。

    消息传开,附近州县的人都来求购李家村的仙藕。村民们因此度过了荒年,反而比往年更加宽裕。

    村里有个叫赵贵的懒汉,见仙藕如此值钱,动了贪念。一夜,他偷偷潜入荷塘,想多挖些藕去卖高价。谁知他挖出的藕一旦离开荷塘,瞬间变得又黑又硬,如铁石一般。赵贵气急败坏,折断了数根荷茎。

    第二天,村民们发现塘边浮着断茎,无不痛心。荷花更是伤心落泪,对着荷塘道:“荷仙恩赐,我等不知珍惜,实在罪过。”

    当夜,荷仙入梦:“仙藕有灵,贪心者不得。须怀感恩心,取用有度。折断的荷茎,拾起插入泥中,尚可复活。告诫村民,莫生贪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荷花醒来,急忙赶到塘边,将断茎重新插入泥中。说也神奇,那些断茎果然重新生根发芽。

    自此,村民们立下规矩:取藕不过半,留根续来年;定价不求贵,济贫当为先。李家塘仙藕美名远扬,却从不涨价,遇到穷苦人来求,往往分文不取。

    这年冬天大寒,雪花纷飞。荷花想起村东独居的张婆婆,便送藕前去。路过山神庙,忽闻婴儿啼哭。进门一看,竟是个裹着破布的弃婴,小脸冻得发紫。

    荷花急忙将婴儿抱回家中,用藕粉喂养。村民们闻讯,纷纷前来相助。小鱼更是天天来帮忙照看婴儿,并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莲生”。

    说来也怪,这莲生特别爱吃藕粉,长得白白胖胖,聪明可爱。周岁那日,他在塘边蹒跚学步,不小心跌入水中。众人惊呼间,却见塘中荷叶自动聚拢,形成一张绿毯,将孩子托出水面,竟连衣衫都未湿。

    又一年夏天,邻县大旱,饥民遍地。李家村村民商议后,决定将仙藕分给灾民种植。可是仙藕离了李家塘,在别处种下却不见发芽。

    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荷花忽然想起当年荷仙赠藕的情景。她带着村民设坛祭拜,虔诚祈祷三日。第三夜,荷仙再次托梦:“仙藕认主,需以诚心相待。取塘泥包裹藕节,附上种子之法,心诚则灵。”

    荷花依言而行,将塘泥分给灾民。说也奇怪,用李家塘泥种植的仙藕,果然在别处也生根发芽,虽然不及原塘所产,却也帮助周边百姓度过了荒年。

    岁月流转,荷花年老后,将看护荷塘的责任传给了莲生。这孩子与荷塘有缘,凡经他手栽种的莲藕,无不丰美。

    据说至今李家塘仍产一种白玉藕,甘甜无比,年年供不应求。而荷仙赠藕的故事,也一代代流传下来,提醒人们:天道酬勤,善意永存。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