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有棵老柳树,不知活了多少年岁,树干粗得三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住,枝条垂下来像极了老婆婆的长头发。村里人都叫她“柳树婆婆”。
这柳树婆婆可神了。夏天人们在树下乘凉,从不会被蚊虫叮咬;谁家孩子夜里哭闹,摘片柳叶放在枕边,保准一觉到天明;要是得了头疼脑热,取些柳树皮熬水喝,第二天准能好个七八分。
最神奇的是三年前,村里张老汉的媳妇难产,接生婆摇着头说没指望了。张老汉跪在柳树前磕了三个头,取下一段枝条放在产妇手中。说也奇怪,不到一炷香功夫,屋里就传来婴儿响亮的哭声,母子平安。
自此,柳树婆婆的名声越传越远,连外乡人都慕名而来。村里人更是敬重老柳树,逢年过节都会来系条红布,上炷香。
这年夏天格外热,知了没完没了地叫着。村里七八个半大孩子聚在树荫下玩闹,为首的是李铁匠家的独子小虎,刚满十岁,皮得像只猴。
“咱们玩打仗吧!”小虎举着木棍喊道。
孩子们分成两派,在柳树周围追打嬉闹。玩到兴头上,小虎为了躲“敌人”,哧溜爬上了柳树。
“快下来!我爹说不能爬柳树婆婆!”下面的孩子喊道。
小虎骑在树杈上,得意洋洋:“怕什么?不就是棵树吗?看我当大将军!”
忽然,小虎看见一段树干上嵌着块亮晶晶的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好奇地凑过去看,像是块小镜子,却又拿不出来。
“嘿!你们看我发现什么宝贝了!”小虎喊道。
孩子们都围过来,仰着头看。
“说不定是前人藏的宝物呢!”二狗子说,“撬出来瞧瞧!”
小虎来劲了,掏出随身带的小刀就去撬。可那“宝物”嵌得死死的,怎么也弄不出来。
“把树皮剥开点就好拿了!”不知谁喊了一句。
小虎真的动手剥起树皮来。老柳树的皮粗糙干裂,一剥就掉下一大片,露出里面黄白色的树干。
就在这时,一阵凉风吹过,柳条无风自动,沙沙作响,像是在呻吟。孩子们突然感到一阵寒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害怕。
“快下来吧,小虎,感觉不对劲。”二狗子小声说。
小虎也心里发毛,赶紧滑下树来。孩子们看着那块被剥了皮的伤口,像是一个巨大的伤疤,心里都不舒服,一哄而散了。
那天夜里,小虎突然发起高烧,满口胡话,一会儿喊“疼啊疼啊”,一会儿又缩成一团说“别打我,我再也不敢了”。
李铁匠夫妇急得团团转,用湿毛巾敷、熬草药喂,什么法子都试了,可小虎的烧就是不退,到后来甚至开始抽搐。
“这症状不对劲啊,”李铁匠摸着儿子滚烫的额头,突然想起什么,“他今天是不是去柳树那儿玩了?”
李妻脸色一变:“中午回来时手上还拿着小刀,说是从树上撬下来个什么东西,我忙着做饭没细问。”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开门一看,是村里最年长的赵老爷子,快九十岁了,胡须雪白,拄着拐杖站在门口。
“老爷子,这么晚您怎么来了?”李铁匠赶紧扶老人进屋。
赵老爷子摆摆手:“夜里心慌,出来走走,听见你家孩子哭闹,来看看。”
一看小虎的情况,老爷子眉头紧锁:“孩子今天是不是冒犯了柳树婆婆?”
李铁匠不敢隐瞒,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
赵老爷子长叹一声:“柳树婆婆救人无数,你们却伤她。这老柳树有灵啊!记得我小时候淘气,拿石头砸柳树,当晚也是高烧不退。我爷爷带着我到树前磕头认错,取了些树皮熬水喝,这才好的。”
李铁匠夫妇连忙问:“那现在该怎么办?”
“先去柳树那看看伤得多重。”赵老爷子说。
一行人提着灯笼来到村口。月光下,老柳树那块被剥皮的伤口格外刺眼,像是流着泪的眼睛。
赵老爷子颤巍巍地伸手抚摸伤口,忽然脸色一变:“这树下有东西。”
仔细看去,剥开树皮的地方隐约露出一点金属光泽。李铁匠小心地扩大开口,竟然取出一面古铜镜,看样子已有年头,镜柄上刻着看不懂的符文。
“怪不得柳树婆婆动怒,”赵老爷子喃喃道,“这镜子定是镇物,护着咱们村子呢!”
李铁匠扑通一声跪在树前:“柳树婆婆,孩子无知,请您大人大量,饶了他吧!明日我一定好好修补伤口,再为您敬香磕头!”
说也奇怪,话音刚落,一阵清风吹过,柳条轻轻拂过李铁匠的脸庞,像是接受了道歉。
回到家,小虎的高烧竟然退了些,也不再胡言乱语。赵老爷子让人取来些柳树皮,熬水喂小虎喝下。不到天亮,孩子的烧全退了,安静地睡着了。
第二天消息传开,全村人都聚到柳树前。看见那块伤口和那面古铜镜,无不啧啧称奇。
赵老爷子站在人群前,缓缓讲起往事:“这柳树婆婆啊,据说三百年前就在这儿了。那时村里闹瘟疫,死了好多人。一天来个游方道士,说村口这棵柳树是风水眼,埋面镜子在树下可保平安。后来瘟疫真的退了,柳树也越长越茂盛。”
大家这才明白柳树婆婆守护村子的来历,再看那伤口,都心疼不已。
李铁匠请来最好的木匠,小心地清理伤口,涂上保护树脂。小虎和其他孩子们采来野花,编成花环挂在柳枝上。
最后,在赵老爷子主持下,全村人举行了一场简单的仪式,将古铜镜重新请回树中,小心修补好树皮。
说也奇怪,不出一个月,那伤口竟几乎看不见了,老柳树比以往更加枝繁叶茂。
自那以后,村里人更加敬重柳树婆婆。小虎和其他孩子成了柳树的“守护童子”,经常帮忙清扫周围的落叶,赶走啃树皮的牛羊。
柳树婆婆继续守护着村子,治病救人。而小虎长大后,成了村里最懂草药的人,他尤其擅长用柳树皮制药,治好了许多人的病痛。
每年春天柳树发芽时,村里人都会聚在树下,听老人们讲起那个关于敬畏与感恩的故事——柳树婆婆不仅治人身体的病,更治人心的病。
而那面重归树心的古铜镜,据说仍在月光皎洁的夜晚,透过层层树干,隐隐约约发出温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心存善念的归人。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