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3章 春风得意
    景元二年四月,文举殿试刚刚结束,武举殿试便在校场展开。

    校场四周旌旗招展,羽林卫肃立两旁。王异站在一众武人中间,感到无数目光投向她。毕竟,女子参加武举实属罕见。

    她今年十八岁,一身劲装,腰间配着双剑,英姿飒爽。身旁站着赵娥亲,两人是这次武举中仅有的两位女子。赵娥亲年长些,已是人妇,但眉宇间的英气丝毫不减。

    赵娥亲的传奇故事王异早有耳闻。

    赵娥亲是东汉酒泉人,父亲遭李寿杀害,三个兄弟欲报仇却均染疫去世。

    李寿放松戒备,赵娥亲悲愤之下暗备兵器,于光和二年在都亭前遇李寿,虽刀折仍徒手杀之、割下头颅。

    随后她主动自首请罪,拒绝禄福长、守尉的释放,坚持伏法,后遇朝廷大赦得免罪,其烈义之举获朝廷表彰。

    王异低声问候,赵娥亲亦转头微笑。

    正说着,一个粗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女子也来参加武举?真是笑话。”

    王异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男子正不屑地看着她们。那人浓眉大眼,正是魏延魏文长。

    赵娥亲却不恼,反而朗声道:“魏壮士可曾听过妇好率军的典故?妇好曾亲率大军,一次便统领上万兵士出征,足以令多少男儿闻风丧胆。”

    王异直视魏延:“魏将军若不信,待会比试便知。”

    魏延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这时,鼓声大作,众人肃立。

    监考官们依次入场。羽林将军阿卓、卫将军赵云、兵部尚书周瑜,侍郎陆逊。最后,陛下王镜亲临,全场跪拜。

    王镜抬手示意,“免礼。今日武举,唯才是举。诸位都是从各地选拔的英才,望各展所长。”

    第一项比试是骑射。校场中央立着十个箭靶,距离五十步。考生需骑马疾驰而过,连射三箭。

    王异排在第一位出场,她牵过一匹枣红马,轻抚马颈,翻身上马。

    她轻夹马腹,枣红马如离弦之箭冲出。

    张弓搭箭,第一箭正中红心;第二箭射出时,马正跃过一道小坎,箭却丝毫不偏;第三箭更是从背后取箭,回身射出,依然精准命中。

    卫将军赵云忍不住赞叹:“好!马上回身射,非骑术精湛者不能为。”

    王异下马时,看见魏延脸色微变。

    赵娥亲也表现出色,她选的是一匹黑色战马,只见她双腿一夹,黑马如闪电般冲出,在疾驰中连发三箭,箭箭正中靶心。

    最惊人的是第三箭,她突然侧身挂在马腹,从马颈下方射出一箭,这招“镫里藏身”引得满场喝彩。

    “好身手!这招当年只有吕奉先使得如此纯熟。”

    第二项是步射,百步外射箭。这一项考验的是臂力和准头。王异深吸一口气,拉满弓弦,三箭皆中靶心,与魏延、关平并列第一。

    午时休息,众人用膳。王异独自坐在一旁,擦拭双剑。

    “王姑娘武艺不凡。”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王异抬头,看见关平站在面前。

    “小关将军过奖。”王异微笑。

    “我义父常说,武艺高低不在男女,而在勤学苦练。王姑娘今日表现,令人钦佩。”

    王异正要答话,忽听一阵喧哗。原来是魏延与凌统起了争执。

    魏延嘲笑道:“小娃娃也来参加武举?回家吃奶去吧!”

    十五岁的凌统气得脸色通红:“魏延!你——”

    “够了!”羽林将军阿卓厉声喝止,“校场之上,岂容私斗?再有下次,取消资格!”

    下午的比试是兵器。考生可自选擅长的兵器演示。魏延选了大刀,舞得虎虎生风;关平使青龙偃月刀,颇有乃父之风;陈到用长枪,招式凌厉;王平则展示了他擅长的山地战技巧。

    轮到王异,她选择了双剑。双剑在她手中如臂使指,时而如游龙戏水,时而如猛虎下山,刚柔并济,变化多端。

    周瑜击节赞叹:“双剑最难驾驭,王姑娘却使得如此纯熟。”

    陆逊也点头:“招式间有兵法之妙,不简单。”

    赵娥亲选择了长柄大刀。这兵器通常需要男子膂力才能驾驭,但她舞动起来却举重若轻。刀光如练,时而如泰山压顶,时而如春风拂柳。

    最后是体能测试,包括拉硬弓和举石礩。

    拉硬弓对王异来说不算难事,她轻松拉满了最硬的弓。但举石礩却是个挑战,那石礩重达一百五十斤。

    赵娥亲率先尝试,她深吸一口气,将石礩举过头顶,坚持了三个呼吸才放下,赢得满堂彩。

    王异活动了下手腕,走到石礩前。她能感觉到众人的目光,有期待的,也有等着看笑话的。

    “王姑娘,不必勉强。”陆逊好意提醒。

    王异微微一笑,弯腰抓住石礩两侧。

    她知道自己力量不及他人,但技巧可以弥补。她运用腰腿之力,一声轻喝,将石礩猛地举起,稳稳停在胸前,然后慢慢举过头顶。

    一个呼吸…两个呼吸……三个呼吸……

    当她放下石礩时,校场上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连魏延都不得不点头表示佩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请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后一项是策略笔试。

    王异自幼不仅习武,也读兵书。她结合自己实战经验,写出了一篇见解独到的策论。

    考试结束,考官们闭门评议。王异与众人一起在校场外等候结果。

    魏延走了过来,抱拳道:“王姑娘,先前多有得罪。魏某今日方知,巾帼不让须眉。”

    王异回礼:“魏将军武艺高强,王异佩服。”

    夕阳西下,校场上旌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只见赵云手持金榜阔步而出,“景元二年武举殿试结果——经陛下御览钦定,现公布如下。”

    “武举状元,凉州王异。”

    王异稳步上前,单膝跪地。她听见身后传来几声压抑的惊叹。毕竟,女子夺得武状元,开国以来尚属首次。

    “王异骑射双绝,剑法超群,更通兵法韬略。特授兵部主事,参赞军机,秩八百石。”

    这个任命出乎所有人意料。兵部主事虽非高位,却能参与军国要务。

    “臣,领旨谢恩。”王异声音清越,不卑不亢。

    “榜眼,荆州魏延。魏延胆略过人,武艺精湛。授羽林左监,统领禁军一部,护持京畿。”

    “探花,豫州陈到。陈到武艺沉稳,忠心可鉴。授中郎将,统部屯守要地,以备不虞。”

    接下来是王平。这位十九岁的賨人青年获得汉中郡都尉之职,辅佐汉中太守掌领郡兵。

    “第五名,酒泉赵娥亲。”

    赵娥亲上前时,全场肃然。她步履坚定,眉宇间的坚毅令人动容。

    "赵娥亲孝义双全,武略过人。授凉州都督府长史,兼酒泉义烈校尉,着统辖酒泉郡驻军,兼管凉州西部敦煌、张掖等地防务;特准置义烈营,归其直辖,以彰其名、展其守边之能,镇抚凉州羌部。”

    这个任命考虑得极为周全。赵娥亲熟悉凉州民情,又有为父报仇的决断力,正是镇守边疆的最佳人选。她双手接过诏书时,王异看见这位坚强的女子眼中闪着泪光。

    “臣必不负所托,定教羌胡不敢东顾。”

    关平被任命为襄阳郡骑都尉,掌管荆州北部骑兵。这位十七岁的少年将军谦逊有礼,接旨时特意向年长的几位同科行礼。

    而十五岁的凌统获封丹阳郡司马,负责训练着名的丹阳精兵。

    诏书宣读完毕,王镜起身训勉:“望诸位各尽其职,共保社稷。武人当以忠勇立身,以仁德服众。”

    武进士齐声应诺。

    王异抬首间,瞥见校场外围立着许多民间女子,她们眼中亮着从未有过的光。

    这一瞬她骤然醒悟,今日的荣耀,从来不止属于她一人,更开启了女子从军报国的新篇章……

    ……

    春末的长安城,正是最热闹的时节。

    新科进士们骑着高头大马游街,引得万人空巷。状元诸葛亮身着锦袍,鬓边簪着一朵鲜艳的红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俊朗。他面带微笑,不时向路旁的百姓拱手致意。

    “快看,那就是连中三元的诸葛状元!”

    “当真是神仙般的人物啊!”

    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有大胆的姑娘将绣着花的香囊抛向马背上的进士们,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武状元王异今日难得换下戎装,改穿一袭绛红官服,腰间配着长剑,英气逼人。

    她平日里总是神色冷峻,此刻被众人热情的目光注视着,竟也微微红了脸。

    王镜站在街边,身旁站着荀彧和郭嘉。三人望着这热闹的场景,王镜不禁感叹道:“当真是少年意气。”

    荀彧侧目看她,笑道:“主公才多大年纪,怎就这般感叹起来?”

    郭嘉也在一旁附和着笑。

    王镜摇摇头,随口念道:“……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什么似不似的……”

    郭嘉眼睛一亮:“桂花酒?这个主意好!咱们这就去买些来喝。”说着就要拉王镜的手。

    正巧这时,一阵微风轻轻吹过,路旁花树簌簌作响,满树落花簌簌而下,粉的、白的花瓣打着旋儿飘来,有几片竟落在了王镜的发间、鬓边,仿佛是春风也想给她簪花,柔美如梦。

    荀彧见状,抬手为她拂去花瓣,动作轻柔,眼中带着几分温柔的笑意。

    “也罢,只要我们几人在一起,也永远会是初识时的样子。”

    王镜唇边也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回头看了眼跟上的荀彧,任郭嘉拉着手朝酒肆走去。

    喜欢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请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