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驶出渡口,船尾在宽阔江面划出白练般的长条细浪,朔风凛冽夹杂着江水的腥气,这便是离别的味道。
闫叔等纸博士在船尾上挥了挥手,潘令宁亦朝他们挥了挥手,直到他们的身影随着船只缩成了江心的一小点,潘令宁这才低头揩泪,而后蹬马车离去。
腊月的渡口异常繁忙的,回京的、返乡的旅人,皆赶在正旦时节之前完成往返,云伯的马车在物货堆积、人肩接踵的街衢走走停停,潘令宁的思绪也似这徐徐拂动帘幔的清风,缓缓展开。
父亲连类似“讲义堂”的学堂都不肯沾染,又怎么轻易跟延朔党搅合到一起?
一直以来,父亲的经商之道,便不愿意掺和政治,源于早年潘家祖上曾有族人重金捐官,却卷入了立场斗争当中而惨死,甚至险些连累族人。
潘家便对那捐官不再感兴趣,一度也曾经靠着买僧人的“度牒”而躲避徭役。
父亲重振纸坊之后,家大业大,母亲又一心积福,便不愿钻营去取,认为暴增的财富积累难免损阴德,引来祸端,便不愿意依仗那捐官,和买度牒躲避本该合理的税赋徭役,再加上潘家其余族人,已经买走了相应的度牒,泛滥成灾,父母便更不愿意沾染这些、
从而老实本分经营,该纳的税赋也都足额缴纳了,平日里也没少积德行善,只是没想到,即便如此,父亲“万金侯”的家财还是被官吏惦记上了。
英年早逝的二哥,脾性是为几个兄妹当中最冲动的,曾劝说父母为何不早早捐官,亦或者买一个度牒。
父亲答复:“潘家有今日之势,皆是纸竹佃农低廉供养,若连分内的税赋也不愿承担,让这些无田无地的佃农如何承担税赋?”
母亲也劝说:“潘家的祸端全因家财而起,即便捐了官,买了度牒,难道便能躲避?祸福相兮,平日积德行善,总能躲得过去。”
可是父母盼着这一“躲得过去”,盼了十几年,随着潘家承担的衙前役负担愈重,呆滞二哥横死、大哥病重,地方的官吏也索取无度般恨不得要了潘家的命。
父母才萌生了让三哥考科举的念头,若跻身了官户,潘家至少可以拒掉那百般刁难的衙前役,可一切都晚了。
父母的经商理念,凭技术立足,不损佃农利益,和佃农共生共荣,便连捐官也不肯,又怎么轻易成为那延朔党党徒,做出损坏家国利益之事呢?
如若父亲并非延朔党党徒,与父亲相互知根知底的温父,必然也不会是那延朔党党徒,而温巡……应当更能排除延夙期公子身份的嫌疑,因为若无温父的助力,小小年纪的他,十几年前是不可能建立起夙期山庄的。
温巡也极力否认他加入了延朔党,只是承认了他被延朔党利用。
可是温巡的话仍有些许矛盾,温巡为何一口咬定她的父亲潘怀,乃延朔党党徒?
潘令宁理不清其中的蹊跷,叹息一声,只得作罢。
……
腊月时光如驹,几乎一闪而过,转眼又临近正旦,小年之夜,虽大雪漫天,但也挡不住街上炮竹声一阵阵。
店中女工众多,也有异乡客居京师者,如今得了自由身,也想回老家赶着过个年节。
潘令宁索性安排了福利长假,从小年之日起,至明年元夕之间,铺中的长工轮流值守,轮流放假。
因为长工少一半,潘令宁只得在店中忙活起来,今日小年夜,家务中馈之事,也多是管家娘子徐焕料理,潘令宁便让徐焕回甜水苑忙活,和姐们们张罗着小年的年夜饭。
她和张叔守在店中。
齐远守在隔壁的讲义堂。
潘令宁在柜台拨弄着算盘,盘查账籍,张叔忽然匆忙入内来报:“潘东家,温相公来了!”
潘令宁仅是随意一抬头,赫然见到温巡戴着耳帽,裹着莲蓬衣伫立在她跟前,他身后还跟着小厮,背着行囊,主仆二人风尘仆仆的模样。
而温巡的莲蓬衣从冒兜到衣缘,滚了一圈毛质莹润的貂皮,华贵非凡,衬得他含笑的眉眼也神采奕奕。
潘令宁吓得手中的笔滚落在柜台上,两步迎出,扬高了音量道:“巡哥哥,你怎么回来了?”
她上下打量他,仍是不可置信,“你……当真是你么?你果真回来了?”
温巡仍旧带着温润如玉的笑容,点头道:“是我,正旦将至,京中有朝会,我回京述职。”
“外地的官员……也可回京朝贺么?听说你调往北疆榷场,是真的么?怎么不给我来信?”
“抱歉……事出匆忙,故而,我回来,也向你请罪来了!”他言语仍旧宠溺,似乎几乎相隔一年不见,与她也不见生分。
“诶呀,今夜刚好是小年,你可有落脚之处?”
“我待会儿还要往进奏院签录、禀报,进奏院自会安排我的住所!”
“所以原来你入了京,乃先经过我的书铺?”
温巡笑笑:“去往进奏院,必先经过你的书铺,我实乃迫不及待,遂先进来看看你可在守店,不巧,真碰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墨香策山河》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墨香策山河请大家收藏:墨香策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巧,巧得很,平日里乃徐焕守店,我也刚巧今日在这儿!”
潘令宁人就手忙脚乱,思索了一番,最终让张叔喊来一位女工,对她吩咐了一句,今夜陪伴故人,让徐焕和其余姐妹不必等她用膳了。
而后潘令宁对温巡道:“今日小年夜,也不好让巡哥哥独自用膳,待你禀报了公务,申时之后,我在清风楼请巡哥哥吃饭!”
“那我,便却之不恭!”温巡拱手,可脸上却带着亲昵的笑容,而后才告辞离去。
潘令宁捻着手绢,矗立原地稍许,仍旧未还回神志,她仍旧惊诧温巡怎么回来了?
她是否应当告诉崔题?
不过崔题与她各自繁忙,今年正旦,那北契国使团又来了,京中的小报皆传言北契国仍旧要求增加岁输。
去年未竟之事,今年再度重提,而且更直白袒露野心。去年他们尚且找了贵族婢女失踪案作为借口,今年便连借口也不找了,直接以北境陈兵十万,频繁打草谷要挟,若是不能增加岁币,帮助兄弟之国度过今年大灾大雪的难关,便是不讲情面,也无需顾忌那两国交好的兄弟盟约了。
如此不要脸皮,京中百姓都能唾骂一句:“乞儿讨饭尚懂得屈身卑微,那北契国,乃要求南廷跪着,给他们讨饭!”
便在崔题忙着应付邦交国事之机,崔太师也忽然病倒,崔题更是无暇他顾。
《墨香策山河》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墨香策山河请大家收藏:墨香策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