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圣旨传到巴达维亚的第三日,萧如薰在城堡大厅召开了一场军政会议。陈麟、宋应星、张万邦,还有苏门答腊部落的首领阿木,以及暹罗派驻的通商使者,都坐在长桌旁,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主位上的萧如薰。
萧如薰手里攥着那份盖着玉玺的圣旨,语气沉稳却带着十足的力量:“皇上任命我为大明南洋总兵官,统管南洋军政事务,这不仅是对我的信任,更是对咱们所有人在南洋付出的认可。接下来,咱们要做三件事,稳固大明在南洋的根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第一件,扩建水师。宋主事,你负责在巴达维亚和马六甲各建一座新造船厂,按‘海晏号’的设计,再造十艘战船,同时改进火箭筒和神威大将军炮,争取让火炮射程再远两里,火箭筒的火油储量增加一倍。”
宋应星立刻起身拱手:“大人放心,末将已经让工匠们绘制了新的图纸,新造船厂的地基也选好了,下个月就能开工,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第二件,扩大通商。”萧如薰看向张万邦和暹罗使者,“张会长,你与暹罗使者对接,尽快在苏门答腊开设通商点,把大明的丝绸、瓷器、铁器运过去,换取当地的胡椒、檀香木和象牙。另外,派商队去爪哇岛,与当地部落建立联系,争取打开新的通商路线。”
张万邦和暹罗使者齐声应下,暹罗使者还补充道:“萧大人放心,我国国王已经下令,让沿途的部落为大明商队提供保护,绝不让海盗骚扰商队。而且,我国的大象已经在路上了,预计下个月就能抵达巴达维亚。”
“第三件,加强联防。”萧如薰看向陈麟和阿木,“陈将军,你负责训练联防队,把明军的阵法和鸟铳使用技巧,教给苏门答腊的青壮,争取在三个月内,让联防队具备独立抵御海盗的能力。阿木首领,你回去后,组织部落百姓,在苏门答腊的沿海地区修建了望塔,一旦发现海盗或荷兰人的船只,立刻用烟火传递信号。”
陈麟和阿木同时起身,阿木用生硬的汉语说:“萧大人放心,我一定让族人好好修了望塔,好好学打仗,跟大明一起守护南洋!”
会议结束后,众人纷纷行动起来,巴达维亚港再次陷入忙碌之中。宋应星带着工匠们去勘察新造船厂的地址,张万邦忙着整理通商货物,陈麟则带着阿木和部落青壮去了军营,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集训。
萧如薰则留在城堡,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刚看完一份关于马六甲粮储的报告,赵忠就拿着封信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大人,这是从印度果阿送来的信,落款是葡萄牙总督,说想跟咱们谈和,还说愿意赔偿之前战争的损失。”
萧如薰接过信,仔细翻看。葡萄牙总督在信里说,之前联合荷兰人进攻南洋,是受了荷兰人的胁迫,如今荷兰人已经撤离南洋,葡萄牙愿意与大明和解,赔偿十万两白银和五十门佛郎机炮,只求大明允许葡萄牙在马六甲设立通商点,与大明进行贸易。
“葡萄牙人倒是会顺水推舟。”萧如薰冷笑一声,“之前跟着荷兰人一起打咱们,现在荷兰人败了,又来求着谈和,想占便宜。”
赵忠问道:“大人,那咱们要不要答应他们?”
“答应可以,但不能这么轻易答应。”萧如薰放下信,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让他们把赔偿的白银和火炮先送来,而且,在马六甲设立通商点可以,但必须遵守大明的律法,缴纳三成关税,不许私藏武器,更不许干涉南洋的军政事务。另外,让他们派使者来巴达维亚谈判,我要亲自跟他们谈。”
赵忠领命而去,萧如薰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海面。他知道,葡萄牙人之所以愿意谈和,一是因为荷兰人已经撤离,葡萄牙在南洋失去了盟友,无力再与大明对抗;二是因为大明在南洋的势力越来越强,葡萄牙想通过通商,从大明获取利益。但无论如何,与葡萄牙谈和,对大明来说,是件好事——既能减少一个敌人,又能增加一笔关税收入,还能通过通商,了解欧洲的情况。
半个月后,葡萄牙的使者抵达巴达维亚。使者是个名叫费尔南多的中年人,穿着华丽的欧洲服饰,见到萧如薰时,态度十分恭敬,还送上了一份厚礼——一箱珠宝和一幅欧洲的地图。
萧如薰没有收珠宝,只留下了地图,然后直接进入正题:“费尔南多先生,你们总督的信,我已经看过了。想跟大明谈和,可以,但必须满足我提出的条件,否则,一切免谈。”
他把之前想好的条件一一列出,费尔南多听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下来:“萧大人,您的条件很合理,我代表葡萄牙总督,全部答应。赔偿的十万两白银和五十门佛郎机炮,已经在路上了,预计下个月就能抵达马六甲。至于在马六甲设立通商点,我们会严格遵守大明的律法,绝不干涉南洋的军政事务。”
萧如薰没想到费尔南多答应得这么痛快,心中暗自警惕,但表面上依旧平静:“很好,既然你们答应条件,那我就下令,停止对葡萄牙在印度果阿的封锁,允许葡萄牙商队进入马六甲通商。不过,我要提醒你,若是你们违反约定,大明的水师,随时可以封锁马六甲海峡,让你们的商队寸步难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费尔南多连忙保证:“萧大人放心,我们绝不会违反约定,我们只想与大明和平通商,获取利益。”
谈判结束后,费尔南多带着满意的答复离开了巴达维亚。萧如薰站在码头,望着他的船消失在海面,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葡萄牙人只是暂时屈服,一旦有机会,他们还会试图夺回在南洋的利益。但眼下,与葡萄牙谈和,确实能为大明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用来巩固南洋的根基。
接下来的日子,南洋的局势一片大好。新造船厂顺利开工,工匠们日夜赶工,第一艘新战船的龙骨很快就搭建起来;暹罗的大象和商队如期抵达巴达维亚,大象被送到苏门答腊,用来运输修建防御工事的木料,商队则带着大明的货物,前往爪哇岛,成功与当地部落建立了通商关系;联防队的训练也取得了显着成效,苏门答腊的青壮们已经能熟练使用鸟铳,还学会了明军的基础阵法,在模拟对抗中,甚至能打败一部分明军士兵。
就在萧如薰以为南洋会一直平静下去时,马六甲突然送来急报——荷兰人又回来了!这次,他们带来了三十艘战船,还有五千名士兵,在马六甲海峡外停泊,扬言要夺回马六甲和巴达维亚,让大明付出代价。
“荷兰人倒是不死心。”萧如薰接到急报时,正在视察新造船厂,他放下手中的图纸,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传我命令,让陈麟率领‘镇远号’‘海晏号’和五艘新造的战船,立刻前往马六甲,抵御荷兰人;让宋应星加快新战船的建造速度,同时把库存的火箭筒和神威大将军炮,全部运往马六甲;让阿木率领联防队,在苏门答腊沿海巡逻,防止荷兰人从侧翼偷袭。”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陈麟率领水师,当天就离开了巴达维亚,前往马六甲;宋应星组织工匠,连夜打包火器,用大象运往马六甲;阿木则带着联防队,登上战船,开始在苏门答腊沿海巡逻。
萧如薰站在新造船厂的船坞旁,望着“海晏号”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这一次,他们有更强大的水师,有更精锐的士兵,有更稳固的根基,就算荷兰人带来再多的战船和士兵,他们也能打赢这场仗,守护好南洋的海疆。
夕阳西下,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萧如薰转身走向城堡,他要留在巴达维亚,统筹全局,为前线的将士们提供支援。他知道,一场新的战争即将开始,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荷兰人有多强大,他都会带领南洋的将士和百姓,打赢这场仗,让大明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洋的天空下。
喜欢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请大家收藏:()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