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10章 最终受益最大的人,往往就是布局者
    对于黄安颐的这个疑问。

    白潇说:“这个可能性很大,我们会围绕这个去进行证据的收集。”

    黄安颐一想到这局有可能是王舒文做的,整个人不寒而栗。

    “可王舒文她为什么要这样做……”黄安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心里或许隐隐约约知道答案了。

    白潇说:“保研资格,何心柔综合排名第一,你第二,王舒文第三。”

    “何心柔死了,你再一进去,最终花落谁家,那个人大概率就是凶手。”

    “最终受益最大的人,往往就是布局者”,这个逻辑的核心在于:动机。

    一个人费尽心机、冒着风险去布一个复杂的局,其根本驱动力就是为了获取巨大的利益。

    因此,当谜团解开,最大的那块蛋糕落在谁手里,谁的嫌疑自然就最大。

    因为当一场复杂的博弈或突发事件发生时,信息往往是混乱且不对称的。

    不管是当局者还是旁观者很难一眼看穿所有人的底牌,那么作为局中人或者是旁观者要做的是,保持冷静,跳出情绪,不被眼前的混乱、争吵和表象所迷惑。

    先不去纠结谁做了什么,而是先判断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

    还有就是局势稳定后,权力和利益是如何重新分配的。

    清晰地列出所有相关方,看看谁在这次重新分配中净收益最大。

    这个人或这个群体,就是一号嫌疑人,以一号嫌疑人为圆心,反向调查。

    他是否有动机?他是否具备布这个局的能力和资源?

    在事件发展的关键时间点,他及其关联方在哪里?做了什么?

    他是否在引导舆论或推动某些对自己有利的议程?

    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提高效率,避免在无关紧要的人物和线索上浪费精力。

    它直接指向了我们人类行为最底层的逻辑之一【利益驱动】。

    这就好比继承案,首先要查的就是死者去世后谁能拿到巨额保险金和遗产。

    虽然拿钱的人不一定就是凶手,但他是凶手的概率极高,从这个方向去侦查,破案的可能性最大。

    其实只要掌握这种底层逻辑,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和局,要解题并不困难。

    白潇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靠很多人类行为,人性的底层逻辑在案件的分析上打赢了很多官司。

    特别是在没有系统协助的前世,这也就是为什么白潇在前世也是一个有名的金牌律师的原因。

    王舒文的这种算计,比黄安颐想象的还要阴险和可怕一百倍。

    黄安颐现在心里很复杂,并混杂着看到一丝真相的震惊与后怕,以及对那种深入骨髓的算计的恐惧。

    黄安颐之前所有的愤怒、委屈和恐惧,在这一刻被一种更深沉、更冰冷的战栗所取代。

    下药、偷水、提前回宿舍,这些词在黄安颐脑海里旋转碰撞,拼凑出一个如果不是白潇的提醒,她打死也想不到的阴毒至极的阴谋。

    就在这极致的恐惧和恶心中,她的脑子因为高度紧张和刺激,反而变得异常清晰。

    另一个一直被忽略的突然不受控制地浮上水面……

    “我或许、好像知道了。”黄安颐喃喃自语。

    白潇和熊星星没有打断她,也没有问。

    黄安颐继续自顾自地说: “何心柔以前找我麻烦,很多次都特别奇怪,莫名其妙。”

    “她好几次莫名其妙冲我发火,说我在背后说她坏话,说我看不起他,说他能拿奖全是靠运气……反正就是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

    “但是我发誓!我从来没说过那些话! 我当时也没想太多,就觉得她小心眼,疑神疑鬼!”

    “还有一次小组作业,何心柔一口咬定我故意藏起数据想让他出丑,我真的只是忘了带u盘! 后来明明立刻发给她了,反正她就认定我是故意的!”

    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叮”一声,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了一起!

    原来,根本没有什么莫名其妙啊!原来,根本不是什么何心柔小心眼啊!

    而是一直有一只手,在不停地、悄悄地煽风点火!

    黄安颐所以为的积怨,她所以为的何心柔的针对,甚至她和何心柔打架……

    有多少是真实发生的矛盾,又有多少,是被人像养蛊一样精心培育和操纵的结果?

    “我不懂,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如果说这次是因为保研资格,那以前又是为了什么呢?”

    黄安颐双手捂着脑袋。

    白潇说:“她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消除自身因比较而产生的痛苦。”

    黄安颐不太懂白潇的话,因为在黄安颐眼里,王舒文本身也很优秀,她怎么会因为跟她们进行比较而痛苦?

    事实上。

    王舒文很不喜欢黄安颐家里有钱学习成绩还特好,人也极度的坦诚坦坦荡荡,还有她更不喜欢何心柔学习成绩好长得还有点漂亮,而王舒文自己虽然学习成绩虽然比不上黄安颐和何心柔,但也是特别的不错。

    但她就是不喜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王舒文和像何心柔、黄安颐这种天之骄子朝夕相处,她潜意识里无法接受“我就是不如她们”这个事实。

    这不是羡慕,是嫉妒。

    羡慕是“我希望我也拥有”,而嫉妒是“我不希望他拥有”。

    王舒文看着黄安颐跟何心柔,内心充满了酸楚和破坏欲。

    所以,王舒文就通过挑拨,亲手制造黄安颐和何心柔的“缺陷”!

    让黄安颐跟何心柔变得暴躁、狭隘、充满敌意,让她们吵起来打起来,每当这个时候,王舒文心里都能获得极大的快感。

    这种快感来自于一种隐秘的、贬低性的胜利。

    王舒文看着两个她嫉妒的对象像提线木偶一样按照她的设计互相争斗,她获得了智力上的优越感和对命运的掌控感,这补偿了她在现实维度上的所有失败。

    其实,王舒文就是一个高智商、低自尊、病态嫉妒的人。

    就像白潇说的,王舒文挑拨离间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消除自身因比较而产生的痛苦,她通过破坏别人的美好,来为自己灰暗的内心世界寻找平衡。

    挑拨离间对王舒文而言,挑拨离间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实质好处!

    挑拨离间稳定了她的情绪,维持了她脆弱的自尊,让她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

    这是她对抗跟何心柔和黄安颐相比较之下自身平庸和无意义感的精神鸦片!

    而最终策划谋杀何心柔并嫁祸黄安颐,只是这种长期病态心理在面临终极利益保研资格挑战时,一次必然的、罪恶的升级!

    所以,并非所有恶行都为了直接的实质利益,很多时候,驱动行为的是一种深刻且扭曲的心理利益。

    黄安颐难以理解很正常,因为她的世界她的思维跟王舒文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

    喜欢律师:拐卖判五年?给我满族抄斩请大家收藏:()律师:拐卖判五年?给我满族抄斩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