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错怪你们了
    此刻,这片巨大窝棚区的一片区域,正燃着熊熊大火!

    易燃的棚顶上浓烟滚滚,火星四溅,风一吹,火势便朝着四周蔓延开去!哭喊声、呼救声、泼水声、房屋倒塌声交织在一起!

    “快!救火!”严星楚二话不说,带头跳下马,抄起旁边一根木棍就往火场冲去。

    “亲卫队!跟我上!”史平怒吼一声,带着精锐的亲兵紧随其后,冲入火海边缘。

    皇甫辉看着眼前这比战场还混乱、还令人揪心的场面,也毫不犹豫地加入救火队伍。

    幸好发现得不算太晚,加上陈权、朱威反应迅速,调集了大量城防营士兵和巡城司衙役,再加上自发赶来的百姓,人多力量大。

    众人拼命泼水、拆掉易燃物隔断火源、抢救被困的人……忙活了将近一个时辰,火势终于被扑灭了。

    然而,被大火吞噬的那片区域,几十座窝棚已化为焦黑的废墟和缕缕青烟,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焦糊味和水汽。

    侥幸逃出来的百姓们,有的抱着仅存的破烂家当,有的搀扶着受伤的亲人,脸上满是烟灰和劫后余生的茫然,更多的是失去家园的悲痛。

    严星楚浑身湿透,脸上沾满黑灰,站在废墟边缘,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看着这片巨大的、如同城市伤疤般的窝棚区,心中的震惊和怒火交织。

    他竟不知道,武朔城外,已经聚集了如此庞大的人口!

    这时,有眼尖的百姓认出了浑身狼狈却冲在第一线救火的严星楚。

    “是严大帅!大帅亲自来救火了!”

    “大帅!多谢大帅救命啊!”

    “大帅……”

    虽然家园被毁的悲痛难以抑制,但看到严星楚和他们一样灰头土脸,不顾危险地冲在最前面,百姓们心中还是涌起一股巨大的感激和安心。

    不少人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谢意。

    严星楚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简单地安抚了几句:“乡亲们受苦了!房子没了,人没事就好!官府会想办法安置大家!大家先到安全的地方休息,不要挤在这里!”

    在陈权和朱威的安排下,衙役和士兵开始引导灾民去临时安置点。

    严星楚深深地看了一眼这片狼藉的窝棚区,一言不发,转身带着同样沉默的张全、皇甫辉等人,朝着卫衙方向走去。

    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回到卫衙,屏退左右,只留下朱威、陈权、和皇甫辉。

    严星楚脱下被火燎得半干的外袍,重重地坐在主位上,目光如刀般扫过朱威和陈权,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说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武朔城什么时候多出这么多人了?二十多万!我竟一点不知情!这要是爆发了瘟疫……”

    他不敢想下去,瘟疫的阴影才刚刚散去不久。

    朱威和陈权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苦涩和无奈。

    朱威因为和严星楚关系更近,也更了解民政,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语气坦诚中也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委屈:

    “大帅息怒。这事……这事怪我,也怪张全大人,更怪我们所有人,没敢及时上报。”

    他顿了顿,解释道:“您说的没错,现在武朔城登记在册的常住和暂住人口,确确实实已经突破了三十万大关!

    放眼整个北境,除了西夏太后所在的平阳城,就属我们武朔人口最多了!这半年多,其它地方因为瘟疫、战乱,人口都在锐减,但我们武朔……人口反而在激增!”

    严星楚眉头紧锁:“激增?哪来的人?”

    “四面八方涌来的流民。”朱威叹道,“大帅您在北境打出了威名,鹰扬军治下相对安稳,特别是大后方的武朔城更是流民首选。

    瘟疫爆发时,我们这边虽然也紧张,但陈将军和张全大人当时反应极快,封城及时,排查得力,加上老天保佑,硬是没让瘟神进来。那些在老家活不下去的,被战乱、瘟疫赶出来的,都像认准了方向一样,拖家带口往武朔城跑!”

    “张全大人还在任时,就发现这势头不对了。难民到来的第一高峰是您在黑云关跟东牟打得最凶的时候!”朱威看向陈权,见他默默点头。

    朱威继续道:“当时前线军情如火,粮草、兵员、军械,哪一样不要您操心?我们这些留守后方的,看着每天城门外黑压压涌来的流民,心里也急得冒火,可实在不敢在这个时候给您添乱啊!想着能自己扛就自己扛过去,等您打完仗再说……”

    严星楚沉默了。

    他想起那段时间,黑云关前线压力巨大,他几乎日夜都在推演沙盘,关注东牟军的动向。后方……他确实忽略了太多。

    朱威的声音带着感慨和后怕:“压力太大了!缺粮,缺住的地方。城里的粮仓差点被掏空!张全大人带着我们,几乎把商行在洛北口的库存都搬空了,才勉强稳住粮价,没闹出大乱子。

    没地方住?那就搭窝棚!城西那片地,就是那时候圈出来的,一开始还没这么大,后来人越来越多,窝棚就越搭越多,越搭越密,就成了您今天看到的规模……治安也乱,偷抢斗殴时有发生,全靠陈大人的铁腕,户名登记卡得死,巡逻队日夜不停,抓到作奸犯科的就从严从重处置,这才勉强压住了局面,没出大乱子。说实话,能撑到现在,我们……我们真是捏着一把汗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着朱威的讲述,严星楚心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

    是震撼,武朔城竟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承受了如此巨大的压力;是后怕,若没有张全建立的物资调配体系,没有陈权铁腕维持治安,没有朱威他们殚精竭虑地支撑,一旦粮荒或者瘟疫在如此密集的窝棚区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他想起张全,这位沉稳的老上司,如今又在云台收拾更复杂的摊子;又看向陈权,这位须发已有些花白的老将,脸上刻着疲惫却依旧挺直的脊梁。

    一股深深的歉意涌上心头。他错怪他们了。

    不是他们隐瞒,而是他们选择在后方默默扛下了所有,只为让他能心无旁骛地在前线御敌!

    “陈大人,朱威……还有所有留守的兄弟,是我严星楚……错怪你们了!”严星楚站起身,对着二人,郑重地抱拳,深深一揖。

    “你们守住了武朔城,守住了我鹰扬军的根基!”

    陈权连忙扶住严星楚,沉声道:“大帅无需自责。守土安民,本就是我等职责。只是这三十万人压在武朔,隐患重重,今日这把火,只是冰山一角。”

    朱威接口道:“是啊大帅。现在最大的两个难题,就像悬在头上的刀。第一,就是城西那片巨大的窝棚区。您也看到了,密密麻麻,全是木头茅草,一旦起火,火烧连营,今日是运气好扑救及时,下次呢?

    而且卫生条件极差,一旦有疫病,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尽快改造,要么拆掉重建规范的住宅区,要么把这些人口疏散出去一部分。可无论哪条路,都需要海量的钱粮和人力!”

    他喘了口气,脸上愁容更甚:“第二,就是物价!特别是粮价!虽然张全大人留下的储备体系还在运转,商路也通了,但三十万张嘴啊!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个天文数字!

    加上重建、安置流民都需要钱,市面上粮价、布价、甚至柴火价格,都在噌噌往上涨!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新来的流民,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长此以往,怕是要出乱子!”

    屋内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窝棚改造和物价飞涨,这两个问题如同两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皇甫辉站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治理一方,可远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要复杂艰难得多。

    看着眉头紧锁的严星楚,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位大哥肩上担子的重量。

    严星楚坐回椅子,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目光扫过墙上的北境地图,最终落在武朔城的位置。

    “窝棚区改造,势在必行!但不能蛮干。”他沉声开口,思路逐渐清晰,“朱威,你立刻组织人手,详细勘察城西窝棚区的情况。哪里可以规划成新的街巷,哪里需要保留空地防火,水源如何解决,排污如何安排,都要拿出个切实可行的章程。钱,我来想办法!”

    “是!大帅!”朱威精神一振,立刻应下。

    有严星楚这句话,他心里就有了底。

    “至于物价,尤其是粮价,是根本!”严星楚的目光锐利起来,“陈大人,立刻以卫衙和道员衙门联合名义,发布告示:鹰扬军将从洛北口、归宁等地,紧急调拨十万石粮食入武朔城!

    第一批五万石,七日内必到!这批粮食,一半用于平粜,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投放市场,稳定粮价,打击囤积居奇!另一半,用于以工代赈,招募窝棚区的青壮参与改造工程,管饭,还给工钱!”

    陈权点点头:“大帅此法甚好,既安民心,又解劳力之困!属下立刻去办!若有奸商敢趁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城防营的刀也不是吃素的!”

    “还有,”严星楚看向朱威,“流民涌入的源头也要查。是哪里受灾了?还是有人故意散布消息引来的?要心中有数。武朔城再好,容量也有限,后续必须设立关卡,有序接纳,不能再这样无序涌入了。”

    “属下明白!”朱威点头记下。

    初步方略已定,众人心头稍松。这时,负责清理火场的一名城防营队正匆匆进来禀报:“启禀大帅、指挥使、道员大人!火场清理完毕,发现点异常!”

    “说!”陈权沉声道。

    “启禀大帅、指挥使大人!”城防营队正声音急促,“兄弟们在一处烧塌的窝棚后面,发现几个生面孔!形迹鬼祟得很,这些人眼神躲闪,问他们是哪来的,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陈权眼中寒光一闪,几乎是本能的厉声下令:“抓!立刻拿下!分开审!”

    “陈大人且慢!”

    陈权一愣,看向严星楚。

    严星楚的目光转向了站在他侧后方的皇甫辉。

    皇甫辉猛地对上严星楚的目光,呼吸一滞,下意识地挺直了背。

    “辉弟,”严星楚的语气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若此事由你处置,当如何?”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皇甫辉身上。

    朱威带着探究,陈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那队正更是大气不敢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