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二年的并州城破之日,李元吉跨上快马仓皇出逃。身后是刘武周烧杀抢掠的叛军,眼前是被自己拱手相让的十万大军。这个刚满十九岁的齐王,回头望着浓烟滚滚的城池,突然想起八年前那个被生母抛弃的寒夜——原来命运的齿轮,早在他出生时就开始朝着悲剧转动。
公元603年,李渊的妻子窦氏在关中老宅生下第四个儿子。因婴儿"貌丑",窦氏竟下令将他遗弃在杂物间。襁褓中的婴孩啼哭整夜,直到侍女陈善意于心不忍,偷偷将他抱回抚养。这段被正史抹去的黑历史,成了李元吉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少年时期的李元吉,总在用极端方式证明自己。别的贵族子弟骑马涉猎,他却喜欢在府中玩"真人cs"——让奴仆们手持木枪互相厮杀,自己则躲在暗处观战。有次一名奴仆被误杀,李渊大怒要责罚他,李元吉却梗着脖子顶嘴:"父亲只看得见二哥的战功,何时在意过我?"
太原起兵时,李元吉主动请缨留守大本营。年仅十五岁的他,身披铠甲在城头巡视,装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但实际上,他整日与狐朋狗友纵酒作乐,甚至荒唐到让妻妾们穿上铠甲对打。当刘武周的大军压境,他竟谎称要出城打猎,带着亲信连夜逃走,将偌大的并州城拱手相让。
逃回长安的李元吉,本以为会受到严惩。没想到父亲只是叹了口气,兄长李建成却拍着他的肩膀说:"四弟回来就好,以后跟着我。"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李元吉的人生轨迹。他开始死心塌地成为李建成的"打手",帮着太子打压李世民。
在李元吉心中,二哥李世民就是他最大的噩梦。洛阳之战后,李世民身披黄金铠甲凯旋,接受万民欢呼。而自己呢?不过是个丢了城池的败军之将。嫉妒像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心,他在李建成耳边不断煽风点火:"二哥野心太大,若不早除,我们都得死!"
为了扳倒李世民,李元吉无所不用其极。他买通后宫嫔妃,让她们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坏话;他提议在昆明池设伏,亲手策划暗杀计划;甚至有一次,他在李世民的酒中下毒,却因李建成的阻拦未能得逞。"大哥就是太心软!"李元吉气得摔了酒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玄武门之变的前夜,李元吉已经预感到大事不妙。李建成却执意要去面见李渊,他苦劝无果,只能握紧腰间的弓箭随行。当看到尉迟恭带领的玄甲军时,李元吉第一反应就是张弓搭箭。可惜慌乱之中,三支箭都射偏了。紧接着,李世民一箭封喉,李建成坠马而亡。
李元吉转身想逃,却见李世民的战马突然失控,将人掀翻在地。机会来了!他立刻折返,抽出弓弦勒住李世民的脖子。就在生死关头,尉迟恭拍马赶到,大喝一声:"齐王休得放肆!"李元吉心中大骇,松开李世民就跑,却被追上来的尉迟恭一箭射死,年仅二十四岁。
李世民登基后,李元吉被描绘成十恶不赦的"混世魔王"。但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小缺爱、极度自卑的少年,在权力漩涡中越陷越深。他用凶狠暴戾掩饰内心的脆弱,用阴谋诡计换取兄长的认可,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如果当年窦氏没有遗弃他,如果李渊能多给他一些关爱,如果李建成不把他当作棋子,如果李世民能对他多些包容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李元吉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封建王朝权力斗争的缩影。那个被生母抛弃的寒夜,早已注定了他暗黑而坎坷的一生。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