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0章 熟土
    简家的术法,向来以‘和’为贵,与自然共生,而非凌驾其上。”他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仿佛在想象着那术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画面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灌溉的农夫、救火的村民、渡河的旅人……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寒意,仿佛能冻结周围的空气,让人感受到力量背后的威严,那威严并非来自于压迫,而是来自于对力量的敬畏与掌控。

    马啸啸立刻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吃吃地笑着说:“用来洗碗洗盘子,不正能发挥你的这一特长吗?

    ‘口嗜升飞简谱术’,稍微改改,就成了‘好这一口简家洗碗术’。”她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如同银铃般清脆,却隐隐带着几分对神秘力量的调侃,试图用这种轻松的方式,拉近与那神秘力量的距离,让它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她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尘土,尘土在月光下如同细小的星辰飘落。

    “行吧,我就多吃点亏,以后家里厨房我主厨,洗洗涮涮这些小事,就归你负责了,就这么说定了!”然而,她的笑声中也夹杂着一丝不安,似乎在试图用这种方式缓解内心的恐惧,毕竟那力量太过强大,超出了她的认知,如同面对一头温顺的巨兽,不知道它何时会露出獠牙——尽管她知道简洛绝不会伤害她,但对未知力量的敬畏是本能。

    “别呀……”简洛这会儿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脸上的表情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精彩纷呈。

    他夸张地捂住额头,仿佛真的在为未来的“洗碗大业”发愁。

    “我这术法用来翻土尚可,用来洗碗怕是要把碗碟都震碎了,到时候你又要埋怨我笨手笨脚。”他真恨不得能穿越时空,回到刚才施展术法的那一刻,收回刚才露的这一手,他没想到自己一时的展示,会引来这样的“后果”。

    看他这架势,估计得后悔十辈子!

    他心中暗自叫苦,仿佛看到了未来被这神秘力量束缚在厨房的日子: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碗碟,用“口嗜升飞简谱术”一遍遍地冲洗,碗碟碰撞的叮当声与术法的气流声交织成一首“洗碗交响曲”,那场景想想都让他头皮发麻。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带着几分宠溺,毕竟马啸啸的提议虽然让他无奈,却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他感受到了一丝平凡的温暖——这种为琐事拌嘴的场景,正是他所向往的安稳。

    两人说说笑笑间,开始动手栽竹,手指与泥土接触的瞬间,仿佛与大地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连接,指尖传来的湿度与温度,让他们感受到了土地的呼吸。

    气氛在轻松的交流中渐渐缓和,刚才那股神秘而紧张的氛围也消散了不少,如同暴风雨过后的宁静,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草木混合的清新气息。

    此时,周围的草木似乎都在微微摇曳,仿佛在为他们的行动欢呼,叶片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唱着一首欢快的歌谣,那歌谣中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

    偶尔,有几只萤火虫飞了过来,围绕着他们打转,那光芒在幽暗中闪烁,如同镶嵌在夜空中的钻石,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派来的小精灵,在为他们指引方向,守护着他们的行动——连这些微小的生命,都感受到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简洛留了个心眼,没再展露特别的真本事,而是和马啸啸一起,老老实实地先把杂物埋在最深处,那些被剁碎的竹枝竹叶带着淡淡的清香,在土壤中会慢慢发酵,成为竹子生长的养料,如同春蚕化作春泥,滋养着新的生命。

    盖上一层土后,放入竹根,竹根的每一条须根都小心翼翼地舒展着,仿佛在探寻着新的家园,须根上还带着湿润的泥土,那是它原本生长的地方留下的印记。

    再把掀起来的泥沙复位,每一个动作都做得认真而细致,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每一粒泥土的摆放都恰到好处,既不过紧压迫根系,又不过松导致根系悬空。

    在他们劳作的过程中,土坑中不时传来几声微弱的怪声,像是某种生物的低鸣,又似地下传来的神秘呼唤,那声音细若游丝,如同蚯蚓在泥土中穿行,为这栽竹的过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仿佛地下的神灵在回应着他们的善举,默许了这株竹子在此扎根。

    简洛是个出色的农民,农活方面样样精通,翻土时锄头与地面接触的角度总是保持在四十五度,既能省力又能翻得深; 播种时种子的间距精确到寸,确保每颗种子都能获得足够的阳光雨露; 施肥时肥料的用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地满足作物的需求。

    每一样都做得得心应手,仿佛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农耕的血液,是土地最忠诚的伙伴。

    他更是一位极为出色的农技专家,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土壤的特性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样的土壤适合什么样的植物生长,黏土保水,沙土透气; 知道如何调节土壤的酸碱度,草木灰能中和酸性,石膏能改良碱性; 知道如何预防病虫害,大蒜的气味能驱赶蚜虫,烟草水可防治红蜘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方面,与有“陈专家”之称的陈家父子相比,也差不了太多。

    可谁又能知道,他这份平凡的表象下,隐藏着多少神秘的力量,这些力量与他的农耕技艺相互融合,让他对植物的理解远超常人,他能感受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叶片的卷曲是缺水的信号,花朵的低垂是风雨的预警,他能听懂它们的“语言”,如同与老友交谈。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那韵律与大地的脉搏同频,清晨的露珠滴落、午后的蝉鸣起伏、夜晚的蛙声断续,都是这韵律的一部分,似乎在与大地的神秘力量共鸣,促进着竹根的生长,让竹根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简洛还把先前收集在手中的泥球散开,放在竹根须部附近,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婴儿的肌肤,生怕用力过猛损伤了脆弱的须根。

    那些可是斑竹的“熟土”,是斑竹生长多年的地方的土壤,里面含有斑竹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微生物和养分,放线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根瘤菌能帮助吸收养分,就像母亲的乳汁,能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营养。

    有了它们,重新栽种的斑竹就不会那么“认生”,很快便能开始生长,如同回到了熟悉的家园,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一丝熟悉的慰藉。

    仿佛这些泥土中蕴含着与斑竹沟通的神秘密码,能唤醒斑竹的生机,告诉它“这里很安全,可以扎根生长”。

    当泥球散开的瞬间,一缕缕淡淡的青烟从泥土中升腾而起,那青烟如同有生命般,在空中盘旋片刻后,缓缓融入斑竹的根部,那是土壤中生命力的体现,也是神秘力量的一种展现,是大自然对他们善举的回馈——土地永远不会辜负那些善待它的人。

    等竹子先长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新土含有新养料,那些养料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馈赠,蕴含着阳光的能量、雨水的滋润和空气的精华,是天地万物共同孕育的养分。

    根须们会本能地争抢营养,如同饥饿的孩童争抢食物,促进自身的生长,每一条根须都在努力地伸展,探索着土壤中的每一个角落,如同勇敢的探险家在未知的领域开拓。

    还没等它们抢够,又会发现深埋的枝叶发酵形成的“大粮仓”,那里面的养分更加丰富,如同精心烹制的佳肴,腐殖质能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质能提供全面营养,如此一来,根须便会进入疯狂生长期,如同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在地下编织出一张庞大的网络,牢牢地抓住大地。

    根长得深,能吸收到更深处的水分和养分,为竹子的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即使遇到干旱也能安然无恙; 叶子自然会繁茂,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制造出充足的养分,让竹子长得高大挺拔。

    这棵斑竹重新生长后的长势,肯定会很不错。

    仿佛这一切都在遵循着某种神秘的生命契约,每一个环节都恰到好处,是人与自然共同谱写的生命赞歌。

    此时,月光洒在斑竹上,竹子的影子在地上摇曳,仿佛在书写着神秘的符文,记录着竹子生长的轨迹,那些符文只有真正懂得自然之道的人才能解读——它们是生命的密码,是自然的语言。

    两人手脚都很麻利,很快就栽好了竹子,还完成了灌溉,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如同精密的机器在运转,却又带着手工劳作的温度。

    在灌溉时,水流似乎带着一丝淡淡的荧光,那荧光是水中蕴含的灵气,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如同碎钻撒落在水面上。

    水流顺着竹根流淌下去,仿佛在为竹子注入神秘的力量,促进着它的生根发芽,那荧光是水中蕴含的灵气,被他们的行动所唤醒,是大自然对他们的认可——认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

    趁热打铁,就在栽竹的地方,简洛立刻动手制作长钓竿,手指在斑竹上轻轻滑动,感受着竹子的纹理,竹节处的凸起如同大地的脊梁,光滑的竹身带着植物特有的韧性。

    马啸啸在一旁帮忙奔走配合,递工具、扶竹竿,两人配合默契,仿佛演练过无数次一般,一个眼神便知对方所需,一个动作便懂对方意图,这是长期相处形成的心灵感应,无需言语,便能心意相通。

    选在这里,不仅地方宽敞,操作起来方便,地面平坦无杂物,四周无遮挡,能自由施展; 同时还能让他俩的人气在这里多留一会儿。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水不暖月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