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13章 春耕(上)
    朱椿在蒙家留了三天,心满意足的带着汤??他们几个走了。

    对于没能得到高产作物,汤??心中虽有些遗憾,但是他也明白,就算眼下蒙小华手中有高产作物,就凭他们几个人,也带不走多少。

    对于老朱家所拥有的地盘而言,他们几个人带回去的那点高产作物种子,说杯水车薪都是夸张了,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反倒是明夏朝廷的人,既然得到了如此高产的作物,他们不可能将其放在仓库中不种。

    让明夏的人将几万斤的土豆种下去一年,以传言中土豆的夸张产量,到时候收获的土豆产量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至于明夏种土豆和他老朱家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朱椿离开的时候,蒙小华将新式火铳的设计制造图纸赠给了他。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邻居囤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临行时,除了新式火铳的设计制作图纸,蒙小华还送了朱椿一把新式火铳。

    有新式火铳的设计制作图纸,有可供参照的实物,凭借老朱家目前的实力,召集工匠依葫芦画瓢生产出新式火铳并非难事。

    待新式火铳大批制造出来装备到老朱家麾下的军队中,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不言而喻。

    拥有横扫天下的强大实力,明夏的东西不就是他老朱家的东西吗?

    正好,借明夏人的手不仅能够培育更多的种子,而且让他们摸索清楚土豆的种植方法。

    到时候连人带土豆一锅端,岂不是省了自家许多功夫。

    两全其美!

    一箭双雕!

    ……

    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七,蒙家和小石村的其他人家一样,一直就在忙过年这件事。

    拜年、送年礼,忙忙碌碌好几天,才终于闲了下来。

    对小石村的人来说,今年的年和往年过得有些不一样。

    毕竟,村子遭了山匪,各家各户的损失都不小。

    后来大家一起想方设法重建了村子,但重建的消耗颇大,几乎将村民们的家底完全榨干了,手头难免变得拮据。

    手里没钱,走亲访友的时候送出去的礼物难免就单薄一些。

    对大部分的人来说,都能够理解对方的为难。

    但是难免也会遇到尖酸刻薄的人,见礼物单薄了就满满的的嘲讽。

    蒙家却不一样。

    大半年的时间下来,蒙家的亲戚基本上都知道了蒙小华发财了。

    按照蒙小华的意思,她对这件事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就是有钱了。

    不过,在对待亲戚上,就有区别了。

    对于平常对自家颇多照顾的大伯蒙正华、二姑蒙正秀,蒙小华丝毫不吝啬,给他们送了一份厚厚的年礼,大米、白面各五十斤、腊肉五十斤、咸鱼二十斤。

    另外还有十两银子。

    而平素尖酸刻薄、为人势利的三姑蒙正英,她的年礼则是蒙家的基本套餐:大米、白面各五斤,五斤猪肉,一条鱼。

    为此,心里不平衡的蒙正英还特意来了神龙坡一趟,想要指责蒙正全和蒙小华忘恩负义。

    蒙小华倒没有选择和她正面硬刚,让下人将蒙正英请到客厅,备齐茶水点心以后,就齐齐玩起了失踪。

    蒙洪和刘佳美带着孩子们回娘家了。

    其余蒙家的人一个不出现。

    下人们要么在自己家,要么忙着自己的事,各司其职,根本就没人搭理她。

    蒙正英就这样在百无聊赖中,一个人在客厅坐了三四个时辰,见始终没人出现,这才骂骂咧咧的走下了神龙坡,去了钱桂芬的屋子。

    两人也不知在屋里聊了些什么,快要天黑的时候,蒙正英才紧赶慢赶的离开。

    等到下人回报蒙正英离开,蒙家的人才仿佛没事人一样出现。

    蒙小华问蒙正全:"爹,三姑她不会再来吧?"

    蒙正全却一脸满不在乎的道:"再来又怎么样?要不是大过年的不想和她吵架,我需要避开她吗?下次再来,你看我怎么怼她!"

    "再说了,我们自己的东西,送谁,送什么,她管得着吗?还不服,不服明年就不送了,看她又能怎么样!"

    蒙小华听着老爹放狠话,忍不住憋笑。

    别看老头子喊得凶,真让他和亲姐姐断了往来,那肯定是做不到的。

    蒙小华也不点破,而是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爹,等过完年,家里的工坊就要开工了,地里的事情就要您老人家一起操心了。"

    蒙正全诧异的问道:"这个时候地里就一些小麦,有什么好操心的?你是说开荒新地吗?那个没什么好操心的,反正刚开荒的地也种不出来什么东西。"

    在巴蜀这片区域,正月期间是庄稼人一年之中最闲的时候。

    西南地区地处南方,虽不像北方天寒地冻冬季无法耕种,但地里的肥力有限,一年都只种一季,水田种水稻,旱地种小麦或油菜。

    这个时候可不是后世有各种化肥,只能用农家肥养地。

    一年多种,地里肥力不足收成不好,辛辛苦苦的两季比一季多不了多少粮食,但地里的活却足足翻了一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请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付出和收获不对称,不如把这个时间和精力花在其他事情上。

    当然,也有勤劳的人家,勤快的沤肥、施肥、耕种,一年能收两季。

    按照往年的惯例,小石村种植早稻,三四月种植,七八月收割。

    勤快的人家会将水田放干,施上足够的肥,再追加种一季小麦。

    不过,不管是种一季还是两季,正月期间都属于农闲时节。

    所以,老蒙才会有这样的疑问。

    蒙小华则是认真的对老蒙道:"爹,弟弟前不久遇到了一个路过的行商,从那行商手里买来了一种新的作物,根据对方的说法,这东西要在早春的时候就种下去育苗,等到三四月份收了麦子以后,扦插种在地里。"

    老蒙闻言,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道:"你们又淘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听人随便一说就往地里种,这要是种不出东西来,岂不是让旁人说闲话。"

    蒙小华笑着道:"爹,这有什么,反正咱家都是刚开荒出来的地,种其他的东西也没啥收成,拿几亩地出来试试这新的作物也不要打紧。"

    "当初我种土豆的时候,不也是按照行商说的胡乱一种,谁知道居然有那么高的收成,这万一运气好,真碰上了什么好的东西,咱们岂不是就赚到了。"

    老蒙听女儿这么一说,心里也觉得有道理,也不再纠结,爽快的答应下来:"行,你说得对,家里的空地多,弄点地方来试试也不要紧,反正种其他东西还早,就随便你去折腾吧,反正我除了看铺子,其他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帮你盯着这件事也行。"

    喜欢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请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