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唐民报创刊,却遭遇困境
    太子李承乾在东宫接连收到各处报来的热烈反响,年轻的脸庞上因兴奋而泛着红光,多日来的操劳仿佛一扫而空。

    他踱步于殿中,仿佛能看到那报纸上的文字正化作无形的力量,涤清着弥漫在长安上空的迷雾。

    他被这前所未有的成功深深鼓舞,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急剧膨胀。

    必须趁热打铁,将这股声音放到最大!

    他当即下达了一道后来让他颇为后悔的命令:“加印!”

    “全力加印!”

    “不仅要满足市井售卖,更要让长安各大小衙门,各级官学,乃至一百零八坊的坊正处,都能免费读到!”

    “要让这报纸的声音,如同阳光雨露,无远弗届,传遍长安每一个角落!”

    “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朝廷新政之利,太子殿下监国之明!”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带着满腔豪情说出来的。

    命令被迅速且不折不扣地执行。

    工匠们被迫日夜轮班赶工,刻刀与木板碰撞的叮当声几乎未曾停歇。

    改良后成本大降的纸张如同流水般从库房提出,消耗速度快得惊人。

    负责印刷,晾晒,装订的匠人们忙得脚不沾地,工坊内终日弥漫着墨汁和纸浆的气味。

    一时间,新报的印刷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一份份还带着墨香的新报被捆扎好,由东宫差役和雇佣的人手,如同撒网般送往全城各个指定的发放点。

    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此前便定下的免费

    比如京城各大小衙门,还有那些见习举子和国子监和县学等地方。

    一是为了扩大影响力,二嘛自然是为了尽快扭转局势

    不得不说,效果还真是挺好。

    然而,在这片看似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背后,东宫詹事府那位头发花白,素来谨慎的主簿钱大人,脸上的愁容却一日深过一日。

    他面前的算盘被拨得噼啪作响,账册翻了一页又一页,上面的数字却越来越令人心惊。

    这一日,他捧着最新核算出的账目明细,脚步如同灌了铅般沉重,再次来到丽正殿求见太子。

    “殿下,”老主簿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苦涩和焦虑,他将账册恭敬地呈上,“新报如今每期印量已骤增至一万五千份,其中其中近七成,约一万份,是免费分送各处的。”

    “虽说采用了呃,采用了那位高人提供的改良之法,印刷还有纸张油墨等成本确已大降,粗略核算,两文钱每份却依旧是接近成本,但但架不住这总量巨大啊!”

    他抬眼看着太子逐渐变得凝重的脸色,硬着头皮继续道:“售卖所得,每份两文,但售卖之数仅五千份,所得才十贯。”

    “而成本总额却高达一万两千文,才一百二十贯。”

    “这这意味着,如今每印一份,实则净亏近一半。”

    “尤其每免费送出一份,更是实打实近两文的纯支出。”

    “库中为此事特拨备的五百贯钱如今已耗去四百余贯。”

    “若若仍按此规模印送,至多再支撑两期,便便彻底无以为继了。”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充满了无奈,“此事此事关乎东宫内帑用度,名目特殊,恐恐难向户部开口请款。”

    李承乾脸上的兴奋与红光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垨的是一种猝不及防的错愕与冰冷的焦虑。

    他接过那本仿佛有千斤重的账本,目光扫过上面一行行刺眼的赤字和最终那个令人心惊肉跳的亏空数额,手指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他这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光顾着畅想那虚无缥缈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却完全忽略了最现实,最冰冷的财政问题。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瞬间攫住了他,仿佛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下。

    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便透过各种隐秘的渠道,飞进了崇仁坊崔府那间终日紧闭的密室。

    崔敦礼正在与病榻上精神稍好的卢承庆对弈,听到心腹管家崔福的详细禀报,他执着一枚黑玉棋子的手顿在了半空,随即,脸上缓缓露出一丝混合着讥讽与了然的冷峭笑意。

    “哦?”他轻轻落下棋子,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我们的太子殿下这是要自掏腰包,惠泽万民,成就其贤名?”

    他端起一旁的茶盏,轻轻吹了吹沫,“年轻气盛,有冲劲是好事,只可惜,只知逞一时之快,不知这柴米油盐贵,治国亦如持家,量入为出方是根本。”

    他摇了摇头,仿佛在惋惜一个晚辈的失策。

    其实,从大唐民报刚出现,他们这些世家便已经得到了消息。

    不过见是跟邸报类似的玩意儿,便没怎么放在心上。

    哪怕这上面创刊号上刊登的那《棉花十问》引起剧烈反向,也没让世家多瞧上一眼。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种东西耗费巨资,最终也不过昙花一现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好,也罢。”崔敦礼放下茶盏,语气变得深沉,“他既愿意撒钱赚吆喝,我等便静观其成。”

    “不必再费心费力去做任何手脚,甚至”他眼中闪过一丝老谋深算的幽光,“可以暗中让我们的人,再去多讨要,多申请些免费报纸,各处衙门各家书院,多多益善嘛。”

    “帮太子殿下,把这‘惠民’,‘宣教’的仁政之事,做得更风光,更彻底些。”

    他看向崔福,吩咐道:“去办吧。”

    “做得自然些。”

    崔福心领神会,躬身退下。

    榻上的卢承庆闻言,蜡黄的脸上也挤出几声沙哑而快意的冷笑:“妙妙啊”

    “且看他如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看他这东宫能有多大家底经得起这般挥霍”

    于是,在世家隐形的推波助澜下,更多,更理直气壮的索要免费报纸的请求,如同雪片般飞向东宫詹事府。

    各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都被提了出来。

    某衙门欲组织胥吏学习。

    某官学欲每人发放一份研读。

    某坊正欲张贴于告示栏供全坊阅览

    让本就沉重无比的财政压力骤然倍增。

    李承乾一度试图下令缩减印量或减少免费份额,命令刚出口,便立刻引来了“朝令夕改”,“太子吝啬”,“莫非新政只是表面文章”的私下非议,风言风语悄然回灌到东宫,让他投鼠忌器,进退维谷。

    喜欢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请大家收藏:()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