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三章 棉花田里的帝王与茶馆闲人
    李承乾被迫监国的第一次朝会终于在一种微妙而紧绷的气氛中结束。

    百官躬身退朝,无数道目光复杂地掠过御阶上那位独自肃立的年轻储君,那目光里混杂着审视,担忧,期待,以及更多深藏不露的算计与观望。

    李承乾面沉如水,挺直脊梁,维持着储君的威仪,直到最后一位大臣的身影消失在巨大的殿门之外,他才几不可察地微微松了口气,袖中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掌心已是一片冰凉的冷汗。

    他清楚地知道,父皇这突如其来,近乎儿戏的放权,意味着真正的风浪,此刻才正要掀起。这不是恩赏,而是将他置于炉火之上最直接的考验。

    东宫书房内,奏疏已堆积如山。

    各部,各省,各州的日常政务,如同蓄谋已久的潮水,汹涌而至,迫不及待地要试试这位新晋监国太子的成色。

    “殿下,京兆府呈报府试考场最终布置与防弊条陈,请您过目定夺。”

    “殿下,户部关于今春各道粮税征收比例及折色转换的奏报,需您批红。”

    “殿下,工部请示,龙首原新修水渠第二期工程的款子,是照旧例从将作监出,还是另辟财源?”

    “御史台转来三份弹劾万年县令纵容家奴欺行霸市的奏本,涉及东宫新颁的《吏治六条》,需殿下示下。”

    属官和内侍们捧着文书鱼贯而入,声音急促而恭敬,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坐在宽大的书案后,强迫自己凝神静气。他一份份仔细翻阅,听取简要汇报,时而蹙眉发问,时而沉吟思索,在与侍立于侧的于志宁,杜正伦等东宫心腹属官进行短暂而高效的商议后,给出自己的决断。

    他的处理未必称得上老辣圆熟,对一些冷僻庶务偶有迟疑,需要倚重属官提醒,但那份努力做出的沉稳持重姿态,以及绝大多数决策都能合乎法度章程甚至偶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小亮点,让原本提着一颗心的东宫属官们,渐渐地安心下来。

    诸位臣工暗中交换着眼色,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异:殿下,似乎真的和以前那个或优柔或偏激的太子,不一样了。

    然而,被赶鸭子上架般上任监国大位的太子李承乾在东宫忙的不可开交之时。

    长安城西,紧挨着渭水河畔的一处皇庄内。

    地头边,一身粗布衣裳,裤腿卷到膝盖,甚至连脸上都蹭了几道泥印子的老头,正是当起了甩手掌柜的大唐九五至尊李世民!

    在他面前,则是庄内新圈起的一大片沙碛地。

    几个皮肤黝黑,穿着短打的老农,正小心翼翼地将灰褐色的棉籽点进翻整过的沙土里,动作带着生疏和一丝敬畏。

    此时的李二,正毫无帝王形象地蹲在田埂上,眼巴巴地盯着刚覆上土的地垄沟。

    “真能活?”他忍不住又问了一遍旁边同样灰头土脸的老太监王德,语气里是压不住的怀疑和期待,“这沙地,连草都长不旺,真能长出赵小子说的那御寒宝物?”

    王德苦着脸,小心翼翼地护着手里捧着的,用锦缎包着的棉种。

    “……陛下!赵先生给的方子,想必是极好的。只是这生根发芽,总得需要时日,急不得啊。”

    “朕知道急不得!”李世民不耐烦地挥手,目光却像钉子一样扎在那些新覆的土上,“可这心里头,就跟猫抓似的!”

    “赵小子说这玩意儿能御寒,比皮裘不差,还能纺布!”

    “若真能在这种地方长出来……”李二声音低了下去,眼中闪烁着精光,“流民有地种,边军有衣穿,国库也能松快些……功在千秋啊!”

    就在这时,一个扮作农户的百骑司密探快步走近,在王德耳边低语几句。王德脸色微动,转向李世民,声音压得更低:“大家,宫里传来消息,太子殿下今日在朝会上……”

    “如何?”李世民立刻竖起耳朵:“承乾可还稳得住?”

    “那些世家可有借机跟太子发难,把朝堂给闹翻天?”

    那密探却是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回禀道:“陛下,殿下应对得极是妥当,魏大夫起初还想据理力争,也被殿下有理有据地驳了回去。”

    “而那几个跳出来的世家御史,更是被殿下问得哑口无言,灰溜溜退了回去,现在朝中不少大臣们都说,殿下已有明君之相了!”

    这密探常被皇帝派去打探东宫的情况,自然知道如今的陛下对东宫的太子,所以说的尽是些好听的话。

    果然,一听太子这么快便稳住了朝堂,李二脸上顿时露出了笑意!

    “好!好!好!”李世民连说三个好字,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欣慰和畅快,方才因棉种未发的些许焦躁一扫而空,龙颜大悦道,“朕就知道太子关键时候还是很靠得住的!”

    “这小子没给朕丢脸!"

    "世家蹦跶得越欢,越证明他们慌了手脚!”

    “说明接下来的府试,就是他们的鬼门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哈哈!”打扮的跟老农似的李世民,毫无顾忌的放声大笑着。

    太子初掌权柄便稳住局面,甚至让他对接下来的棉花大计,也平添了更多信心!

    巨大的激动冲击着李世民。

    他猛地站起身,也不顾满手泥泖,用力拍了一下王德的肩膀。

    “行了,既然朝廷那边承乾都轻松搞定了!”

    “那朕种棉花这事儿就更得必须成功了!”

    “咱们今日便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去!”

    “另外,让将作监那几个老家伙再加把劲!”

    “朕要以最快的速度,看到能纺这白叠花的纺机!”

    “告诉他们,谁能第一个造出合用的,朕就赏他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实职!”

    “还有”他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这渭水河畔的地,也要继续收,甚至那关中以北,骊山脚下,只要是没人要的沙地,坡地,以朕的假身份秦朗的名义,有多少收多少!”

    “当然,价钱要压到最低!”

    “记住,还是用养马种苜蓿的名头!”

    “陛下如此以来,若是动静大了,怕是瞒不过那些世家……”王德忧心忡忡。

    “瞒不过就想办法!”李世民此刻充满了斗志,“让百骑司的人扮成行商去办!分头行动!别扎堆不久行了?”

    “再传话给司农寺,把既懂农事又嘴严的,全都给朕……给派过来!”

    “朕要确保这棉花种植一事,万无一失!”

    喜欢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请大家收藏:()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