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救命稻草
    严嵩父子的决策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很科学的。

    小阁老严世蕃头脑灵活,擅长出谋划策;而老首辅严嵩善于揣摩人心,尤其更为熟悉嘉靖皇帝,总能做出“合理”决断。

    听到严世蕃的建议后,严嵩斟酌着说:“你这个思路是对的,如今帝君进入老年,真正让帝君关注的已经不是什么军国大事。

    在我看来,目前帝君心中在乎的只有两种事情,一是长生,二是脸面。

    长生之事虚无缥缈,我们也无法验证,所以只能在脸面上下功夫了。

    所以你说得对,三大殿重修工程本质上也是脸面问题,如果我们在这里失了帝君之意,那就必须要在另外地方找补回来。

    先前白百户上书请修白路,以此作为嘉靖朝四十周年献礼工程。

    这个创意是极好的,只是技术上真的可行?白姓小百户真能修出那样的白色硬面道路?”

    严嵩严首辅不问能否把项目“争取”过来,只担心技术上做不到。

    严世蕃答道:“当初我曾经与白姓小百户接触过,这是个能发明赢学的聪明人。

    他这样的人不会这么找死,故意冒着欺君之罪风险,虚报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项目。

    所以我敢料定,所谓白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我打听过了,白百户已经开始着手研制了。”

    说着说着,严世蕃忽然又笑了,“可笑陆炳聪明反被聪明误,与这样好的项目失之交臂,把机会留给了我们。”

    当时陆炳为了打压创作了平倭凯歌的白榆,在皇帝面前进了几句谗言。

    即便陆炳脸皮再厚,现在也不好硬蹭献礼工程。

    最后严嵩吩咐说:“你去做吧,就两件事情。

    第一,不惜代价将白百户的献礼工程争取过来,如果白百户始终不肯配合,就把他换了!

    这件事情非常给帝君增光添彩,如果能为我们所用,当然可以挽回失分,阻止下坠之势,所以这是稳住形势的关键。

    第二,三大殿正式竣工之前不要做蠢事,不要触及帝君底线。

    等三大殿竣工后,或者明年开春时,就要想尽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反击!

    让世人知道我严嵩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严世蕃回应道:“由我办事,父亲但请放心!”

    此时的白榆还不知道,他已经被严嵩父子“盯”上了。

    他当初投嘉靖皇帝所好,上书提出“献礼工程”概念,并且奏请研制新式凝土铺路技术,纯粹就是为了借用皇权之势抵抗陆炳的打压。

    顺带着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推动一下社会进步。

    但是白榆万万想不到,就这么点玩泥巴的小项目,居然成了严嵩父子眼里的“救命稻草”。

    此时凝土的研发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了,白榆将都察院这个大衙门的前院圈了一半面积,用来进行试验。

    按照建筑格局,前院相当于外院,承担着停放车轿、安置随从的功能。

    白榆将前院圈了一半,剩余地方顿时就不够用了。大量的车轿人员只能安置在大门外,将都察院门前街道堵得乱糟糟。

    一时间都察院怨声载道,白百户的座师邹应龙万般无奈,又被催促来到都察院门房,和白百户进行交涉。

    白榆蹲在试验现场,使劲用手抠着灰黑色的“地面”,李老头不敢站着,在旁边陪蹲。

    “有点意思了。”白榆扔掉手里的仿凝土块,“就是这颜色怎么灰黑灰黑的?”

    李老头不解的答道:“原料火山灰的颜色不就是这样吗?反正不影响使用。”

    白榆非常肯定的说:“不行!颜色非常重要,灰黑色不行!

    我要白色的凝土,就算不是纯白,也要是灰白!这个要求必须做到!”

    “白路”不仅仅更亮眼,而且对于十分迷信、讲究好彩头的嘉靖皇帝来说,“白路”的象征意义更不一般。

    周围工匠听到这不容讨价还价的要求,纷纷开始思考,在原有配方里应该加什么才能显白?

    白榆站了起来,伸个懒腰,在旁边看热闹的钱指挥调侃说:“真没想到,你会如此认真,真看不出是位百户官。”

    白榆没好气的说:“我可是奉旨研制,这是我目前的护身符,哪敢不认真?

    如果没有这道护身符,别人不说,只缇帅就能一巴掌拍死我。”

    钱指挥看得很透彻,回应说:“人心是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你这护身符最多也就维持半年效力,到明年春天就不中用了。”

    白榆很无所谓的说:“效力不用坚持半年,我只求能坚持到年底。”

    “你好像非常重视年底?”钱指挥疑惑的说:“要是到了年底,你护身符效力消失,又该如何?”

    白榆答道:“到时先看准情况,然后再趁机而动。”

    主要就是看陆炳到底死没死,如果陆炳按照原有历史一样去世了,那自然万事皆休。

    但如果蝴蝶效应太大,陆炳没死,那他白榆就只能跪下认错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钱指挥又问:“你好像非常重视年底这个节点?”

    白榆没有回答,准备回屋,转身却瞧见座师邹御史,正站在不远处。

    于是白榆只能迎上去,高声道:“老师你就没有个正经差遣了么?

    这一天天的,总是往我这里来,我这里又不是金山银山。”

    邹御史指着被圈起来的院落,斥责说:“你实在太不像话了!”

    “这有什么问题?”白榆故意问道。

    邹御史喝道:“这里是都察院,你把都察院当成什么地方了?”

    白榆拉下了脸,扯虎皮做大旗说:“这是帝君钦定的重点项目!

    你们都察院能参与研发,那就是与有荣焉,怎么反倒嫌弃起来了?

    还是说,你们都察院上上下下,集体反对帝君的献礼工程?”

    邹御史:“”

    不可能接着往下说了,怎么说都是错的。

    白榆又道:“另外就是都察院这边容易保密,抗干扰性也强,坏人也不敢轻易到都察院捣乱。”

    邹御史便知道,今天这次兴师问罪肯定要无果而终了。论起狡辩,他真不是对手。

    临走前,邹御史忽然问道:“你是不是忘了一件大事?”

    白榆左右看了看,迷惑不解的说:“没有啊,什么大事?我怎么可能会忘记?”

    邹御史答道:“你已经由县学推举进入国子监读书了,年底之前所有新监生都要报到,你怎的还没去?”

    白榆拍了拍脑袋,“老师说的对!最近事情多,差点把这件事情忘了!”

    随即白榆警惕的看向邹御史,“你不会是想要调虎离山?”

    邹御史气得骂道:“我再来找你,我就是王八蛋!”

    喜欢大明第一墙头草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墙头草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