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90章李泰:孤还是有机会把女儿嫁你儿子的
    秦叔宝等人也纷纷前来祝贺。

    

    “如果太子殿下明年成婚,生的孩子如果是儿子,这女儿可就是未来的皇后。”

    

    秦若霜的降临,也成了很多百姓的谈资,引发了百姓们热烈的讨论。

    

    对于秦羽的女儿,老东西们是惦记不了了。

    

    毕竟李承乾这将来的皇上,都已经发话了,要为自己将来的儿子讨一个媳妇。

    

    那些老东西们哪有一个敢得罪李承乾的,显然这可是得不偿失的好事情。

    

    李泰也来道贺,他对秦羽的女儿也是分外惦记。

    

    “皇兄第一胎如果是儿子,便与你结亲,然后的你的儿子,就要归我的女儿了。”

    

    秦羽笑道:“这我倒是不介意,到时候太子和魏王的女儿,同时嫁给我儿子都是可以的。”

    

    反正现在皇室的公主,都可以同时嫁给一个人。

    

    而且还不是一个个公主,是几十个公主。

    

    秦羽也是为了皇室首开先河,如此一来他的儿子到时候多娶几个公主也不是不可以的。

    

    李泰斥责道:“你想的可真美,你的闺女是宝贝,难道孤的女儿就不是宝贝?”

    

    秦羽不可置否:“那你从太子手中夺食,是否要经过太子同意呢?”

    

    “这很简单,反正你跟皇家结亲的孩子又不能是嫡子,是否是长子都无所谓,你的长子就让给孤了,皇兄的女儿,嫁给你其他儿子。”

    

    在大唐家业继承都是嫡长子。

    

    秦政是秦羽第一个儿子,不过是妾室所生。

    

    虽然秦羽没有这么多穷讲究,他对所有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但是大唐的环境不是他一个人就可以扭转的。

    

    何况,现在他也不想去改变这一切。

    

    嫡长子的继承制度,会少了纷争,尤其是大唐的权力的继承。

    

    为了让李承乾可以顺利上位,秦羽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定支持者。

    

    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李世民开了一个坏头,然后大唐的皇位,就跟被人下了诅咒一样,每一次皇位更迭都要经历血雨腥风。

    

    稳定对于大唐的发展至关重要,否则他也不会将李泰和李恪这两兄弟,往科学道路上指引。

    

    对于李泰的主意,秦羽也是很赞同的:“你说的有道理,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把女儿和太子的女儿,一同嫁给我儿子。”

    

    李泰高兴道:“我已经和皇兄约定好了,谁的女儿出生,谁就跟你的儿子结婚。”

    

    秦羽笑道:“太子殿下比你年长许多,明年就成婚了,机会可比你大多了。”

    

    李泰摇着头说到:“皇兄想要生的是儿子,孤机会还是很大的。”

    

    李承乾还有李泰两个兄弟的做法,诠释了女儿如今可是比儿子还要金贵很多的。

    

    与他们结亲的儿子,不是嫡子,自然是没有秦羽的女儿金贵了。

    

    秦羽更加宠爱女儿。

    

    二来是,将来能娶秦羽女儿的,可都是顶级权贵。

    

    对于这些,秦羽自然明白。

    

    秦羽女儿降世这事情,热闹了大概半个多月,平静了下来。

    

    持续了大半年的干旱也已经得到了缓解,充足的降雨让农作物,有了种植的有利条件。

    

    这场蝗灾,丝毫没有影响大唐的国力。

    

    到了九月份的时候,李世民把秦羽叫入了政事堂。

    

    当他进到正堂后,发现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还有戴胄等人都在。

    

    看到这些老东西在场,以及秦羽对李世民的了解,就知道他这是又要搞什么大新闻了。

    

    “都坐下。”

    

    李世民坐在排头的位置上。

    

    秦羽坐下后。

    

    宫女奉上香茗。

    

    “不知道陛下找我前来,有何事?”秦羽开门见山。

    

    李世民说道:“朕打算,去泰山封禅,不知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魏卿,戴卿,你们什么想法?”

    

    魏征和戴胄都被李世民特意点了名。

    

    魏征喝着茶:“如今大唐平定列国,功盖千秋,确实足够资格去泰山封禅了。”

    

    戴胄接着话茬:“没问题,民部现在不缺钱,想去随时都可以,但是不要太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

    

    说完他又道:“此次封禅的费用,可不要超过前面那次。”

    

    “就与上次规格一样,如果超出标准,朕自己掏钱。”

    

    李重阳运回来这么多黄金,不是白运的,李世民穷人乍富,可不要好好显摆显摆。

    

    现在他完全不差钱,差的就是大臣们的支持。

    

    “辅机?你觉得呢?”

    

    “臣没有意见!”

    

    秦羽接话道:“陛下,如今已经是秋天,怕是要来不及了。”

    

    “今年肯定是不行了,要在明年!”

    

    扫平天下后,李世民早就迫不及待要去泰山装叉了。

    

    对于他的想法,秦羽也是理解的。

    

    但是秦羽不想去,没意思,破泰山,有什么看的。

    

    去一次就行了呗,还上瘾了?

    

    秦羽试探性的问道:“你们去就去,我能不去吗?”

    

    “必须去!”李世民断然拒绝。

    

    自古以来,封禅都是很劳民伤财的,所以会引起大臣们的剧烈反对。

    

    当初大军扫平了突厥还有高句丽,李世民就想去泰山封禅,遭到了魏征和戴胄等人的反对。

    

    后来,秦羽说服了他们,并且以此为契机,取消劳役改为聘用。

    

    使得沿途百姓,都可以受益。

    

    民间对封禅的态度大为转变。

    

    李世民再次封禅的意见提出以后,就没有任何人反对了。

    

    李世民惋惜地说道:“如果铁路修到泰山脚下,几天时间就可以到达!”

    

    火车的便利,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事情,没有火车以前,从长安出发,到达洛阳,至少需要四天。

    

    时间长不说,舟车劳顿,人困马乏的。

    

    戴胄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如果是坐火车到泰山脚下,不但速度更快,而且需要的花销也是极低的。”

    

    “说得对,这一路上,人吃马喂的,花销甚大。”

    

    李世民看和秦羽:“洛阳到山东的铁路线路勘测的怎么样了?何时可以动工?”

    

    西方的铁路线路已经确定,秦羽就开始设计长洛铁路的延长线路。

    

    从洛阳延长到山东,然后一直到达海军基地,莱州!

    

    这将来可以方便,海军运送兵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