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4章 带人马放山
    吴才德很不满意他的眼神。

    “看?看什么看!老子这招安使当的,对你多好,非要挨一顿揍,才学乖!”

    “……”秋疙瘩一口郁气堵在嗓子眼儿里,吞不下去,吐不出来。

    大牙差点咬碎了,才憋住,扭头不看吴才德小人得志的嘴脸。

    薛龄看了下山里环境:“山下还有人等着呢,山上,你们比我熟,帮我带两竹筒干净的水,路上再摘点果子,捡点蘑菇,都别空着手下山。”

    “要是谁带的东西好,我可以跟你们换银子。”

    薛龄掏出他最后的家底,一沓银票。

    秋疙瘩眼珠子差点都瞪出来了,“银票!你居然有这么多银票!”

    有个鸡贼的老伯,直接把自家的锅抠出来,洗干净,背背上了。

    光有吃的不行,还得有锅呀。

    薛龄见了,夸了一句脑子灵光,给了他一块儿碎银子。

    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

    这一百多号土匪看见了,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飞快的把薛龄要的竹筒干净水全部都准备好了。

    下山的时候,更是恨不得眼睛擦亮了,趴在地上找。

    等薛龄带着百来号人浩浩荡荡下山时,从上山到下山,总共加起来也没超过一个时辰。

    水,果子,鸡鸭,甚至还有两只野兔。

    薛龄招呼他们:“来,水留一份你们自己喝,交过来一份,有好东西,想跟我换银子的,过来排队。”

    除了逃跑的赖狗五人之外。

    辛夷手下的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份干净的水,还有点酸酸甜甜的野果子。

    大家伙东换换西换换,一路上吃吃喝喝的,都挺高兴。

    薛龄花了点散碎银子,换了好几样新鲜果子,颜色鲜亮,新鲜爽口。

    杜老将军仅剩的几颗大牙啃着果子,乐呵呵的看着薛龄向辛夷献宝。

    “辛夷,尝尝,看你喜欢吃哪样?”

    只有辛夷有点发愁,“薛龄,虽然现在解决了这一顿的吃喝,可是下一顿,人就更多了,要怎么收场?”

    “天终于放晴了,参领大人的眉头也该松一松了,山人自有妙计,你只管放心。”

    辛夷半信半疑的,看着薛龄,好歹是放了一半的心。

    等到所有人都吃饱喝足了,大部队又开始往前行进。

    一路走过来,秋疙瘩山寨里的人,走路快的跟跑一样,时不时钻进路边,摘些果子蘑菇什么的回来,压根不愁吃用了。

    垮着个晚娘脸的贵公子一开始还端着,但是他的全副身家都在象奴背上了,被迫饿了大半天。

    又迫于黄皮子大仙儿的淫威,不敢靠近。

    实在饿的忍不住了,用腰带上的美珠换了许多从没见过的果子,抱着吃了一下午。

    等到快要日落西山的时候。

    薛龄故技重施,叫来了吴才德,徐伏虎、秋疙瘩三人。

    他一直留心看着小秃驴,既然小秃驴还强撑着那份虚幻的优越感,那这一路上的危险就没有解除。

    老秃驴必然还有同伙,顺藤摸瓜就好了。

    “今天晚上需要找个方便的地方落脚,秋疙瘩,你知道附近有谁的寨子合适?”

    秋疙瘩瞪大了眼睛,“大人,这是……要我去带路!”

    薛龄一挑眉,“怎么不乐意?”

    “乐意!太乐意了!”臭疙瘩动起了歪脑筋,他想要把薛龄引到自己的仇家那边。

    “看你支支吾吾半天不说话,不是个爽利的,去换一个过来回话。”

    秋疙瘩只能不甘心的叫了他的心腹小毛蛋过来回话。

    小毛蛋瑟瑟缩缩的挪过来,看见薛龄背上的长枪就忍不住打寒颤。

    “大大大……大人叫我?”

    “你可认得这附近的路?哪里有寨子适合咱们休息,要安静还要干净。”

    小毛蛋心里天人交战。

    来之前秋疙瘩专门叮嘱过他,要借薛龄的手去收拾仇家。

    如果引去老大的仇家那里,只怕是当场就要打起来,斗个鱼死网破。

    但是,这会儿薛龄问的认真,他又不敢说谎骗人。

    浑身像是秋风扫落叶一般瑟瑟发抖。

    “不知道?还是不想说?”

    “知道,知道!就在前面十里,不过不是寨子,是个村子!那个人吃饱穿暖,日子过得安逸。”

    小毛蛋说完,如释重负地长长吐了一口气。

    薛龄咔咔啃着鲜果子,“怎么没说个仇家,引我过去报复一场?”

    “!”小毛蛋像是见了鬼一样:“不敢不敢,我们岂敢戏弄朝廷命官!”

    “行,知道了,去吧。”

    小毛蛋刚从薛龄这离开就被秋疙瘩带到了一边问话。

    这些,薛龄都尽收眼底。

    走了十数里,果然看到路边有个小山村。

    只是家家户户都修建着高高的围墙,就连菜园的篱笆都格外坚固。

    一看就是个富足,而又武力充沛的小山村。

    钱老四闲了一天,实在忍不住了,自告奋勇的上前叩门。

    只是人家看着他一脸凶神恶煞的样子,隔着门板都不太愿意搭理。

    钱老四面上的笑垮了。

    最后还是辛夷出面,找到了落石村的里正。

    里正吆喝村民们腾出了晾晒谷子的麦场。

    在晒麦场上,起火开灶,做起了饭菜。

    惦记着背锅出门的老桂,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锅菜炒的香飘十里,引了不少落石村的村民来换吃食。

    用烤制的野猪肉换了粮食,又用碎银子换了点山椒和粗盐。

    又用足油足盐的饭菜,换了更多新鲜的蔬果。

    那不肯透露姓名的蛮横贵公子,用半条腰带上的珠子换了许多热汤食,只是因为果子吃多了,夜里难免跑了几次肚子。

    折腾了许久。

    贵公子忙着‘出恭’,暗戳戳想要夺回象奴的计划也只能暂时搁浅。

    众人吃饱喝足,露天而眠。

    趁着天不亮就出发,要是天气不好,就找地方歇脚。

    要是遇上山匪,薛龄就带着吴才德他们上前‘招安’。

    每天的乐子都不重样。

    赶路也不觉得辛苦了。

    短短两三日,制成了不少肉干、果干,钱老四都肥了不少。

    老将军也恢复了不少。

    象奴背上的榻,换了春柔母女休息。

    薛龄还找人给象奴缝制了一个大号的布褡裢,一面果子,一面肉干,吃喝从来都没断过。

    篝火照着人暖洋洋的犯困。

    辛夷难掩忧心:“前面就到涿州地界了,薛龄,这些山匪,你计划怎么安置他们呀?”

    “这个好说,今儿晚上吃散伙饭的时候,我会同他们说……”

    等到中午日头高升的时候,薛龄带着秋疙瘩他们上山。

    捉了好几只野鸡,还有只硕大的豪猪。

    还有个运气好的,在山上挖出了一颗野山参。

    老山参品相不错,宝贝的跟什么似的。

    下山时候,所有人都喜滋滋的。

    这些天来,他们或多或少从学龄那里都换了些碎银子。

    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兴致勃勃的夸耀自己在山上的收获。

    这可是提刀去抢也换不回来的。

    薛龄借着空档和所有人闲聊:“说起来,这一路走过来,见到最好的还是落石村。”

    一开始十分拘谨,陌生的人群,如今说话已经有了几分亲切随和。

    “是啊,其实他们那个地方原先很不好的……”

    “山上土薄石头多,种粮食不爱长,下点儿雨就总是落石,砸屋伤人都是常有的事。”

    “多亏了他们的里正啊,下了狠力气才一点点改好的。”

    秋疙瘩听着,心里有些膈应,再怎么说,自己的窝才是最好的。

    薛龄慢条斯理的挑选果子,“说起来,你们寨子东边,那儿有块地,适合种点粮食,水好,光好,比落石村的那点地皮看着好多了。”

    “那是,那可是我男人养了两三年的好地,要种上粮食,肯定不比落石村的差!”

    其他人听见了,也觉得面上有光,毕竟落石村的富裕,他们人人都是羡慕的。

    薛龄看着秋疙瘩的神色,慢慢拱火:“就是房子差点,人家村里那房子,一水儿是是砖石砌的,看着整整齐齐,你们用的是竹子,不怎么结实。”

    不少人想起薛龄一开始上山的时候。

    不过短短几天。

    竟然恍如隔世。

    “是啊,说起来我们的地方,比那落石村好多了。”

    众人越说越起劲,种粮食种蔬果,就连养鸡笼子的样式,都说了几个来回。

    明月当空,星空万里。

    渐渐有人忍不住想家。

    时时刻刻闹着要砍人的秋疙瘩,也红了眼眶。

    只是当着薛龄的面儿,没人敢提及。

    薛龄吃完最后一个果子。

    “明日,我们就出了南秀府,要去涿州,诸位,早日归家,一路平安。”

    秋疙瘩一抹眼睛,有些难以置信:“大人不要我们了?那招安?”

    薛龄拍拍手上不存在的灰尘,“有人说了,一路上土匪多着呢,还怕我招不到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