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章 研究新能力&进入虫洞(二合一大章4k)
    将尾立鼠和棱背龟的四肢完全消化后,周围激起的乱流很快平息,纷纷扬扬的海底泥沙也缓缓沉淀,似乎一切恢复了平静。

    【当前数据:zt-5-17

    状态:幼虫

    体重:吨

    身高:81米

    异生兽因子侵蚀度:6

    斯非亚因子侵蚀度:13】

    如今他身体里已经积累了过多的养分,现在需要的反而是多多运动消化,还有就是长时间的自然成长。

    嗯,身高已经停止增长了,但是白杰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正在增强,不仅肌肉的力量在变强,内脏的活动也在加剧,还有细胞中所蕴含的能量如同压缩后的高热火球,急迫的需要宣泄出来。

    现在已经到瓶颈期了。

    很好,感觉再吃上十几只开菊兽,自己就可以积攒够发育到结蛹时所需要的能量了,然后就是进化至成年体。

    白杰思考着,身体缓缓舒展,将体内细胞的代谢杂物从体表排出。

    还有就是体内的斯非亚因子也好像在蠢蠢欲动了,白杰感受着身体内部一些悄无声息的变化。

    一些透着黑色斑纹的乳白色细胞缓缓从指尖聚集,微微的透着一些蓝白色的光芒。

    白杰能清楚的感知到这些细胞的存在,即使离体后也在脑海中有着似有似无的奇妙联系。

    还有就是综合能力稍弱的棱背龟更加让白杰期待。

    主要是因为,白杰觉得棱背龟所拥有的电磁脉冲能力与其实挺有用的。

    他原本就在感知电磁方面有所特长,但是基本还局限于辅助方面,比如电磁通讯和相位雷达之类的应用,并没有足以成为武器的应用方式。

    白杰想过能不能自己开发出电磁脉冲或者是类似微波武器之类的使用方法,但是受限于瞬时功率和相应器官肉体承受极限的问题,所以一直未能实现。

    如今,棱背龟为他贡献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解决方案。

    白杰并没有亲眼见识过棱背龟施展它标志性的电磁脉冲能力,毕竟当时他们战斗的环境是海底,实际上并不具备施展的条件。

    而且就算它真的用出这个能力,对于白杰这样的生物体来说肯定也是毫无作用的。

    但是白杰受益于那个人类的记忆,非常清楚棱背龟的电磁脉冲能力颇为不俗,足以瘫痪起码几公里范围内的大量电子设备。

    这种能力完全可以在人类世界作威作福了!

    白杰通过外科手术般的操作,很顺利的从棱背龟的电磁器官中提取了相应特性。

    嗯,还没死!

    那就开始研究新技能吧。

    【电磁脉冲】

    毕竟是先驱一族为了战争而开发出的强力生物兵器,各个都是起码几十上百米,甚至是接近两百米体型的庞然大物,拥有一点优秀特长也是必然的。

    实际上,白杰对于棱背龟如何实现这一能力还是很好奇的,毕竟在与棱背龟的实际战斗过程中,他其实也并没有直观的感受棱背龟拥有多么超乎想象的强大电磁本领。

    主要是自己秒杀的太快了,让人家没空放技能。

    白杰并不觉得从最基础的器官组织甚至是细胞承受力方面,自己会比对方差,那么理论上自己也可以拥有这个技能。

    那它到底是如何拥有强大的瞬间功率,实现白杰曾经仔细考虑,却最终没有妥善解决方案的强大电磁脉冲效果的?

    不明所以的白杰只能尽量将这项能力原样整合到自身,类似移植,但是是白杰提取棱背龟的电磁细胞后再用自己的细胞模拟出它的结构。

    不过在实际融合生长的过程中,白杰倒是对于棱背龟的电磁脉冲解决方案有了基本了解。

    随着改造的进行,在白杰短翅肩甲结构和身后那对类似翅膀的结构之间,内部逐渐生长出放电和发射电磁波的触须,外表慢慢出现了一个凹坑部位,看起来只是他背部装甲的一处自然起伏,其实并不算太显眼。

    这个结构和棱背龟背后的装甲凹陷形态基本一致。

    然而那实际上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看似平平无奇的地方其实内侧表面上长满了细密的纤毛,只是那些纤毛微小到难以分辨罢了。

    而这些微观结构极为特殊的纤毛,实际上相当于无数根可以产生尖端放电的放电刷。

    无数放电刷又共同组成复杂的阵列,使得整个装甲凹陷形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环境。

    当棱背龟准备释放电磁脉冲的时候,它的全身生物电会在此聚集,通过这些放电刷释放到空气中,并且在特殊阵列的作用下不会扩散消失,而是慢慢累积形成一个呈现相对稳态的强大电磁场。

    这也是为何在电影中棱背龟发动能力的时候,背后会迅速汇聚生成一个巨大的幽蓝色电芒光球的原因。

    由于这个电磁场并没有直接在棱背龟体内形成,因此它本身肉体所需要承担的压力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然后另一个关键部分来了。

    棱背龟在临近放电凹陷的地方,生有一块体积不大的特殊装甲,这块装甲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锤头,可以在肌肉的作用下做出有限活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杰给这个关键结构起了个形象的名字:扳机。

    特利迦!trigger!

    当强大电磁场形成之后,这个内部构造同样不简单的“扳机”就会在肌肉的控制下狠狠叩击,将这个呈现相对稳态的强电磁场瞬间“击碎”,在这个电磁场激烈变化的过程中,强大的电磁脉冲以此为中心横扫而出。

    甚至以此发出的电磁脉冲还不止一波,而是会在电磁场“破碎——回涌汇聚——再次破碎”的过程中连续出现几次,直到电磁场能量耗尽,彻底消散一空。

    当然在这种犹如电磁啸浪的涌动中,第一波脉冲明显会是最强的,之后余波的效果会迅速减弱,大概几秒之后影响也就就彻底消失了。

    只是经过这这一轮接着一轮的扫荡,强大的电磁脉冲足以使得大多数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线路中产生具备高度破坏性的电流和浪涌,导致整个系统宕机甚至直接烧毁。

    这种破坏性效果的最大影响范围起码有两三公里直径。

    美中不足的是,整个过程从汇聚电流、累加电磁场强度、直到最后真正击发,至少也要花去几秒钟时间。

    蓄力时间越久,最终威力越强,需要花费的时间也相应增加。

    不过不管怎么说,白杰对于这项能力还是非常满意,这极大扩展了他的电磁应用手段,也终于使之发展到具备攻击力的层面。

    这样的话进入人类世界也有一些能够使用的后手了!

    不过现在不是研究新能力的时候了。

    再不管棱背龟他好像真的要寄了……

    接下来,白杰看向一旁已经消停多时的棱背龟,不过看起来它的创口已经自行止血,然后开始缓缓愈合了。

    白杰决定是时候进入虫洞一探究竟了,他转头看向裂缝的方向。

    与第一次猎获尾立鼠和棱背龟这两头开菊兽的情况不同,此时虫洞竟然依旧呈现开启状态,强烈的光芒继续照亮着大片海床。

    只是,除了满目的红光和吱啦乱窜的蓝芒,白杰也没看出啥来。

    犹如一片燃烧的火场,翻涌的红黄色光芒弥漫整个区域,同时也遮挡了一切窥视的目光。

    明明看样子,虫洞已经与他七八天前第一次来到这片海域的时候不一样了。

    看上去更“活跃”了

    白杰甚至尝试着发出了用于探测的超声波,或者靠近之后试着使用在海水中衰减极其严重的生物雷达能力,但是一切探测手段都仿佛泥牛入海,丝毫没有感受到任何反馈。

    不过白杰确定这玩意依然处于开启状态,因为如果是之前,他的超声波探测应该是直接穿透过去然后被海床岩石给反射回来才对,而不是这种仿佛直接消失的情况。

    白杰又观察了一段时间,在无聊的扔了一堆杂物,证实了就算是开启状态下虫洞也会拒绝大多数东西进入的事实之后。

    很好,棱背龟,该你登场了!

    看起来奄奄一息的棱背龟再怎么说也是个活物。

    毕竟原剧情中危险流浪者是和毒妇纠缠着一同进入虫洞的。

    那时候毒妇的状态确实极差,甚至已经被流浪者胸口的等离子火焰烧穿了身躯,却也不见得就会瞬间死掉了。

    整个坠落的过程实际上极快,毒妇还在挣扎着并未死透。

    这个猜测好像有些牵强,就像是为了解释虫洞不接收开菊兽身体血肉而强行引入的说法。

    但是从白杰的认知当中,也同样认为如果虫洞可以拥有一定程度的生命体征检测手段,对于先驱一族来说无疑会安全得多。

    对于先驱一族来说,活着的开菊兽显然比它们死亡之后的尸体要安全得多,毕竟身为生物兵器的开菊兽并不会轻易被敌人控制,说不定还会有个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就选择自杀的保险机制呢。

    然后从现实技术角度来看,虽然白杰不知道先驱一族具体拥有的生物科技会是什么样子,但是以人类科技来做类比的话,实际上通过各种仪器综合分析生命体征会比涉及微观层面的dna检测要来的快速且容易实现得多。

    生命磁场、体温、形态特征识别或者是x光、伽马射线的扫描等等,这些都比需要提取身体组织的基因检测要方便不知道多少倍。

    当然或许开菊兽的科技与人类走的路子截然不同也犹未可知。

    接下来虫洞的活动规律是未知的,他并不想错过任何机会。

    如今目的达到,自然不用在地球继续死磕了。

    如果真的搞死了这家伙,白杰反而还要头疼呢。

    现在他一只手抓住棱背龟那巨大的脑袋,而它的身体还在挣扎着扭动

    翻翻滚滚,泥沙卷动。

    周围海床在棱背龟的挣扎和疯狂下直接成了一片稀里糊涂的模糊地带,浑浊的泥水弥漫翻涌。

    就剩个躯干了,还有力气呢?

    在海水中翻翻滚滚,就算是血液四散流淌也在所不惜。

    而白杰更是赤膊上阵,细长的尾刃再次卷住了棱背龟躯干的脖子,一个转身,当先一步奋力向着虫洞扑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