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国度·极东城要塞。
高空之上,昼夜球缓缓转动,光与暗的界限在天穹划出一道分割世界的线。
没有黄昏,没有晨曦,白昼会在一瞬间坠落,像被无形之手掐断的烛焰;下一息,整个世界便沉入漆黑的夜。
亨利·德·蒙福特站在城道的阴影里,亲眼看着那道分界线吞没了最后一丝阳光。
没有过渡的黑暗像海潮般涌来,覆盖了街道、屋顶与远方的高塔。
几乎同时,城里的魔法灯一盏盏亮起,浮空石柱与屋檐上的符文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把整座城市从黑夜中勾勒出来。
可这光亮并没有驱散他的压抑感。
相反,蒙福特只觉得整座城市的重量像一块铅砖,结结实实地压在他的背上,让他连呼吸都带着沉重。灯火下的影子被拉得细长,他本就不惹人注意的身影,在这光与影的夹缝里显得更为矮小。
他穿过静谧的街道,鞋底踩在石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走到集市附近,他的脚步慢了——那里有一栋已经废弃许久的建筑,斑驳的外墙像是被时间啃噬殆尽的骨骼,门口垂着半截风化的木牌,早已看不出原本的字迹。
蒙福特的喉咙里涌上一股说不出的厌恶,他甚至没靠近就感到一种冷意从建筑缝隙里渗出来,顺着他的脊椎一路爬到后颈。
他活了三十年,对这片和平国度再熟悉不过。
可是这份熟悉,却让他在察觉到异常时,比任何人都更加不安。
在他的记忆里,和平国度一直是由无数种族、群体与秩序共同编织的乐园。
就连最普通的动植物,也在默契地协作——在山林中,铜色皮毛的兔子会与金光闪闪的狐狸共栖,而银白如雪的羊群安静地吃草,它们的毛皮都有着金属般的光泽,眼睛纯白无瞳。
它们不会开口说话,却能看穿任何幻术,是最理想的守望者。
天空和田野之间,还有无数精密运作的昆虫文明。
颚骨城的弗米蚁族,他们是类似是类似“天界蚁族”的智慧族群,建立了面向极致秩序的蜂巢城邦。
在弗米蚁族女王的统治下,就连蚂蚁、蜜蜂、黄蜂蜂群,依着古老的秩序扎实地工作,没有怨言,也无需驱策。它们天生就是生态的修补师与建筑师,愿意为“共同的善”奉献一生。
再往高处看,曾有圣光照临的日子——精灵与天使会在节日之夜现身。
蒙福特小时候亲眼见过一队灵魂军团降临,他们是由守正不渝的战士之魂化成的光辉之形,整齐列阵于天穹下,如同传说中用铁与法则铸成的军团。天使也会偶尔降临,带着神圣的气息巡视——那是象征着道德与秩序的化身,哪怕只在城中出现片刻,也足以让所有人肃然起敬。
而支撑起整个和平国度的,是那些被称为忠魂的人们——他们或许曾是凡界的居民,或许是早已死去的灵魂,但他们都自愿留下来,肩负建设家园、维护秩序的责任。他们是城市的砖石,是乡野的脉络,是阿贝里奥真正的群众基础。
作为整顿这个位面的人员,忠魂能够运用他们的能力辨识出每一个他们见到的生物的阵营。
如果他们捕获到非守序或非善良的生物,他们会有三个可能执行的程序或行动。
混乱善良或是中立善良者只要随从世外桃源的法律就可以得到宽容,而完全中立者回答完忠魂们的例行盘问后就可以离开,至于用邪恶沾污了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就会立刻受到冷酷的攻击。
忠魂中最为强盛者被称为英灵战士,它们是巡逻在街道与山野间的民兵,在和平国度各个城邦都有他们的身影。
蒙福特见过他们在夜间盘查外来者的情景,冷厉而不失公正。
任何偏离规矩的人,都会被他们盯上;而那些触犯律法的,会被直接带去审判,或者被驱逐出境,永不许再踏回阿贝里奥一步。
这一切,本应是稳固不移的秩序。
可如今——蒙福特心头那股不安愈发浓重——这些他引以为傲的守望者、修补者、守护者与群众,似乎正被一层无形的阴影一点点侵蚀。
蒙福特之所以感到这座城市正在被什么吞噬,是因为他在白昼与黑夜交替的那一瞬,看见了本不该出现在和平国度的东西。
那是城北广场的方向——火光刺破夜色,照亮了一排新立起的十字架。
那些漆黑的木桩上,捆着浑身是血的身影,粗麻绳勒进了皮肉。火把的光影映出他们的面孔,有的是流浪的吟游诗人,有的是从外地来的商旅,也有的是他在市场见过的邻居。
广场上,审判者们冷漠地宣读着异端的罪状,声音如同石板摩擦,毫无感情。
人群被隔离在铁栏之外,有人低声啜泣,却被身后的骑士用长矛逼退。
一名披着黑色审判袍的中年男人站在火堆前,手里捏着一卷羊皮纸,声音冰冷而刻板,像石板摩擦:
“——你们以谎言迷惑正信者,以亵渎之言腐蚀纯净的灵魂。圣库斯伯特的光辉不容玷污。异端,当受火的净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群被隔离在铁栏之外,低声的抽泣与压抑的咒骂在夜风里交织。
一个戴着白头巾的老妇忍不住朝十字架方向喊道:“他只是个路过的吟游诗人,他什么都没做!”
立刻,一名全副武装的圣骑士转身,长矛“当”地一声插在她脚边,冷声喝道:
“退后!凡为异端辩护者,皆视为异端!”
那位吟游诗人嘶哑着嗓子朝人群喊:
“可我真是无辜的,我真的没有见过和碰过你们说的书籍,我……我见过的光明不是这样的,和平国度不该是这样子的,圣库斯伯特不该是暴……啊!”
话未说完,火把被重重扔到他脚下,烈焰瞬间爬上木桩,吞没了他的声音。
旁边,一个年纪尚轻的牧师低声对同袍道:
“老师,这些人……真的有罪吗?”
老牧师只是沉着脸,像是背诵训令一般,冷冷回道:
“圣库斯伯特不会错,我们只是执行祂的裁决。”
火光摇曳,照亮了他们漠然的面孔,也映出蒙福特阴影中紧握的双拳。
那些举起火把的人,他本不陌生——他们原本是侍奉真理之座、侍奉圣库斯伯特的圣骑士与牧师,曾经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与安宁的象征。但如今,他们的眼神像冰一样,没有一丝怜悯,只是机械地收集、审判、杀戮。火焰吞噬木桩时,他们的脸在光影间显得如同雕塑般僵硬。
蒙福特望着那片火光,脑海中浮现出关于圣库斯伯特的记忆。
这位神只是和平国度的正义象征——拥有常理、智慧,以及近乎人类情感的神性。
在国家、哲学与秩序裁决之事上,圣库斯伯特的判断几乎被视为绝对。
祂的形象总是清晰可辨:手持那根由铜与神木打造的罚棍,身披裁决者的斗篷。
若是言语不足以令罪者悔改,祂会亲自挥动那根罚棍,将秩序镌刻进对方的灵魂——或是身体。
忠魂与获特许的牧师、圣骑士,以及其他极度虔诚的信徒,终其一生都以在圣堂中侍奉他为荣。每当圣库斯伯特降下神谕,这些信徒便会毫不犹豫地执行,哪怕要穿越荒原、深入敌境。
为了供奉与祈祷,祂的信徒在和平国度各处建立了端庄肃穆的神殿,白石立柱与穹顶下回荡着颂赞之声,求取这位审判之神的智慧与裁决。
而如今,这些圣骑士和牧师,正用同样的信仰与誓言,将人推上十字架,送进火刑。
远处的惨叫声像是被夜色包裹的利刃,扎进了蒙福特的耳膜。那一瞬间,他的面孔笼罩上一层厚重的阴翳,眉间的线条深得像要刻进骨头里。
他曾经以为这片土地的正义是无可动摇的——可现在,他看到的只是被火光扭曲的影子和被恐惧吞噬的沉默。
他想要摆正这片逐渐扭曲的大地,可那份愿望此刻在胸口化作沉重的压迫感,让他呼吸艰难。
火焰跳动间,他想起了一个人。
那是他的旧友——艾尔温·格拉斯,一位身形矫健、眼神如鹰的游侠。
他们在年轻时曾一同踏上过无数冒险:曾并肩穿越雪线去异位面猎杀冰霜巨熊,也曾在诸天万界的常青藤战争的废墟里,与恶魔短兵相接。
蒙福特是战士,手中的剑与盾是队伍的防线;艾尔温则是他们的眼睛与刀锋,箭矢总能先一步击碎威胁。
但这样的伙伴,最终却死在了自己最想守护的国度之手。
回忆如阴影般延伸——那是数月前,极东城要塞开始流传一个陌生教会的布道。
起初没人太在意,可很快,忠魂、英灵与圣库斯伯特的圣骑士们,开始公开狩猎与这个教会有关的人。任何与之有接触的市民,都会被暗中记录、跟踪,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艾尔温是个心怀正义的人,他察觉到事态不对,试图调查这个教会的根源。
蒙福特记得很清楚,那天朋友站在酒馆的长桌前,语气坚定地说:
“如果这个教会背后藏着一切的真相,我会找出来。光明不能被用来制造阴影。”
可那之后,艾尔温·格拉斯就再也没回来。
直到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蒙福特在城北的广场上,看到了被捆在十字架上的人——那张被风沙和烈日刻过的面孔,那双即便被火焰逼近也依然冷静的眼睛,正是艾尔温。
火焰燃起时,艾尔温没有喊叫。
烈焰舔舐着他的衣衫,焦黑的气息伴着噼啪声在夜色中蔓延。就在火光逼近面庞的一刻,他却忽然转过头来,隔着人群与蒙福特的视线交错。
那眼神,像是要穿透所有喧嚣与火光,牢牢钉在他的灵魂深处。
蒙福特的手在斗篷下死死握着剑柄,指节发白,心底翻涌着拔剑冲过去的冲动。
可就在那一瞬,艾尔温的眼神却微微一动,像是在无声地制止——那不是求救,不是恐惧,而是一种陌生到让他后背发凉的冷漠。
他敢肯定,那个人不是他认识的艾尔温。
那双眼睛中,似乎有一种被抹去一切、被篡改过灵魂的空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