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09章 震慑福建郑氏
    五华山,万寿宫,乾清宫,西暖阁。

    跪在大殿中央,佝偻着老腰的阮公沆,听完朱皇帝的口谕后。

    脸色铁青,神情萧瑟,眼神里带着一丝丝的绝望,还有更多的不甘心,义愤填膺。

    半响后,冷静下来的他,又挺直老腰子,钢牙一咬,嘴角糯糯,用近乎哀求的口气:

    “大明皇帝陛下”

    “安南国,确实是到了山穷水尽啊”

    “战乱几十年,国家和百姓,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赤贫如洗,饿浮遍野、、”

    、、、

    “闭嘴”

    看着叨逼叨逼的,没完没了的老狐狸,又要装穷装死,长篇大论了。

    龙座上的朱皇帝,大手一挥,打断了他的求情,阴沉着脸,目露寒光,郑重的告诫道:

    “朕言尽于此”

    “5千丁壮,500商船大海船”

    “就一个月时间,是战是和,你们看着办,过期不候、、”

    “下去吧”

    说完后,朱皇帝也懒得啰嗦了,直接大手一挥,让这个安南国使臣滚蛋。

    是的,耗费了那么多的口舌,还是为了朝廷大计,东征北伐。

    5千丁壮,这不是后备军力,是朱皇帝准备的炮灰团,用于蚁附登城墙填壕沟的韭菜。

    500艘运输船,也是为了水路北伐南京,运送更多的军队壮丁,战马钱粮,火炮兵械等等。

    没错的,这些所有的准备,都是收到张苍水的奏报后,加速进行的。

    同样,狠辣的朱皇帝,不单单是瞄准安南郑氏,中南半岛,东南亚列国,有一个算一个。

    有人出人,有钱粮出钱粮,战船商船运输船,大象战马驮马,所有的战略物资都可以。

    当然了,他们可以不给,或是少给,朱皇帝也不会为难他们,记着就是咯。

    将来东征北伐成功后,再回过头来,用这个名义,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灭国亡族。

    所以说,现在的大明六部,即便是礼部和鸿胪寺,也没得停歇,日夜操劳干活,累成了老黄牛。

    “陛、、、陛下、、”

    跪在地上的阮公沆,脸色惨白,彻底傻眼了,梗着脖子,还想抗争一下。

    “阮主事,请吧”

    老武夫龙世荣,压根不给他机会,猛的站出来,牛眼子一瞪,低声一喝,这是要押他出去的节奏啊。

    是的,这就是朱皇帝的圣旨,谁都别想争辩,要么准备挨刀子。

    “唉、、”

    看到龙世荣这个老匹夫,当真是要押送自己出去,稳重老辣的阮公沆,深叹一口气,满脸的绝望。

    三叩首跪拜,再缓缓的站起来,一步三回头,慢慢走出这个绝望的宫殿。

    没办法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明王朝的几十万大军,就在红河上面,下面的占城国,也被他们攻占了,驻兵好几万。

    大明的水师,又船坚炮利,游荡在南海上下,虎视眈眈。

    再加上,安南郑氏,在大明的后宫,没有半点援助啊,枕头风都没得。

    此时此刻,他在想啊,要是郑氏嫡女入了大明后宫,局面也许就会好一点,不会再被盘剥了。

    上面的朱皇帝,阴险毒辣,嗜血残暴,又老谋深算,谈判手段很高明。

    或许是,刚开始的时候,就没有打算,要郑氏的军队,粮饷和地盘。

    真正的目标,就是丁壮和海船商船,毕竟,这些东西,郑氏有的是,没多大压力啊。

    “哼”

    “老滑头,老贼子”

    “你们要是敢不给,老子就发兵下去抢”

    过了一会儿,眼看着安南老狐狸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口。

    龙座上的朱皇帝,放下大茶缸,咽下老参茶,冷哼一声,暗骂老滑头,嘀嘀咕咕几句。

    安南郑氏,东面临海,海贸圣地,年收入千万,肯定不在话下。

    红河下游,雨水丰润,又是平原产粮区,存粮上千万,或是几千万,都是可能的。

    小小的5千丁壮,500艘海船,运输船,肯定没问题。

    这要是不给,今天送上门的百万白银,百万米粮,就是大明出征安南的绩效奖。

    暗忖了一会,内心暴爽的朱皇帝,才转过头,看着自己的钱袋子,开口吩咐道:

    “龚尚书”

    “安南郑氏的贡赋”

    “100万白银,户部和内帑,一边一半”

    “100万米粮,全部存入户部仓库,妥善存好”

    是的,朱皇帝就是如此霸气专横,脸厚如城墙。

    人家安南郑氏,前脚刚离开大殿,他就吩咐下去,把这笔钱粮给瓜分了。

    白银一家一半,米粮全归户部,存在各处的粮仓,以备更好的准备东征北伐。

    “哦”

    看戏看半天,骤然听到点名的龚老头,哦的一下。

    立马来了精神,躬身行礼,中气十足的回道:

    “陛下圣明”

    “老臣懂了,知道如何安排妥帖”

    这个老狐狸,朱皇帝的意思,他当然听得懂了。

    要把钱粮放在贵州,或是广东地界,用于东征准备的,没必要全部昆明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老头子的内心,也是无比的感慨啊。

    这个朱皇帝,不愧是武夫皇帝,搞钱粮才是真的好手啊。

    动动嘴皮子,就到手了一大笔钱粮,这要是前年,先帝永历朝,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建平侯”

    “别愣着,该你了”

    打发了安南使臣,瓜分了钱粮,心满意足的朱皇帝,就要对付福建郑氏了,又开始点名。

    这才是真正的硬骨头,大刺头啊,盘踞在厦门的军阀集团。

    很是不好对付啊,有钱有粮有地盘,有军队有水师,还手握一大堆大明宗室,太难啃了。

    “啊、哈、、”

    同样是吃瓜群众,看戏看半天的郑泰,听到点名后,也是吓了一大跳。

    反应过来后,忙不迭地的走出来,咽了咽苦水,跪地磕头行礼,脸色讪讪的回道:

    “吾皇万岁”

    “陛下神武”

    “大明天威”

    “威震四夷,社稷之福,苍生之幸”

    “末将郑泰,是代表福建的延平王”

    “向陛下,向大明朝廷,求援救兵,发天兵救援金夏两岛”

    、、、

    说完后,这个尴尬的老杀胚,很光棍的匍匐在地,等候朱皇帝的发话发问。

    确实是内心巨震,脸上无光,尴尬无比,又无话可说了。

    他也是老杆子,年轻的时候,跟着叔叔郑芝龙,走南闯北,打家劫舍,纵横四海。

    隆武朝的时候,那就更不得了啊,郑氏如日中天,权倾朝野,总领内外朝。

    就是旁边的卢若腾,隆武朝的兵部尚书,也得礼让三分。

    可是,今天的大明王朝,他算是开眼了,格局世道全变了,再也看不到唯唯诺诺的大明皇帝。

    太炸裂了啊,彻底颠覆了郑泰的三观,对大明朝廷的认知和想象力。

    堂堂一国之君,就在皇宫大殿里,寡廉鲜耻,竟然对藩国小臣,进行敲诈勒索。

    这还是,在藩国番邦,已经送上大笔贡赋的前提下,再度进行勒索。

    下面的朝臣,也是如此,恬不知耻,跟着无耻的朱皇帝,一拥而上,软硬兼施,助纣为虐啊。

    当然了,郑泰也很清楚,上面的朱皇帝,为何安排安南郑氏,福建郑氏,一起接见。

    这是杀鸡儆猴呗,敲打威压福建郑氏,用活生生的例子,威慑他们这些军阀集团。

    所以说,到了这个份上,郑泰也不知道说啥了,看朱皇帝如何出招吧。

    到底是想不想发援兵,或是提出什么更为过分的条件,才会真正援助福建厦门郑氏。

    “呵呵”

    看到如此光棍,空口白牙的郑泰。

    坐在上面的朱皇帝,顿时被气笑了,呵呵一笑,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无奈无语的表情。

    是的,这个老武夫,脸色黝黑的老海盗,当真是光棍,直言不讳啊。

    如此作风作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大明朱皇帝,向福建郑氏讨要援兵援助呢。

    “建平侯”

    “你倒是光棍啊”

    “开口闭口,就要援兵”

    “你当这里是那里?”

    “是厦门的帅堂?还是你们郑氏的坐舰船舱?”

    “朝廷的兵马,不是大风大浪刮出来的”

    “是西南六省,是中南半岛,缅甸省,阿拉干省,旧港府,占城府”

    “两千万,黎民老百姓,省吃省用,口中节省下来的钱粮”

    两世为人的朱皇帝,登基那么久,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光棍的人啊。

    他的大明王朝,是自己募兵,养兵,训练,最后再上战场,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天下。

    福建郑氏,在大明王朝,最危急紧要,生死关头的时候,又做了啥事呢。

    他们倒是会捡便宜,避重就轻,直接乘船北上,绕过鞑子的重兵防区,出现在大江南。

    这是弃永历朝廷而不顾啊,完全抛弃朝廷,自己去抢大江南的龙华富贵,花花江山。

    现在好了,北伐失败了,满清调转枪头,要去福建找郑氏报仇泄恨。

    这个福建郑氏海盗,打不赢了,信心不足了,害怕失败了。

    又调转头颅,舔着脸,三番两次上门,求救援兵,这才是真正的寡廉鲜耻啊。

    穿越而来的朱皇帝,是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又不亏欠郑氏啥东西。

    凭什么出兵福建,替郑氏扛雷背锅。

    蓝星那么大,遍地是黄金,出兵东南亚,都比出兵福建,划算十几倍啊。

    喜欢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请大家收藏:()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