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72章 金光的移民策略(上)
    云南,昆明,万寿宫,乾清宫,西暖阁。

    二月初十,申时五刻,朱皇帝的御前会议,还在继续召开中。

    站在中间的兵部右侍郎金光,喝了老参茶以后,精神倍爽。

    没有丝毫的停歇,弯着腰,躬着身,对着上面的朱皇帝,继续说道:

    “其二”

    “这个四川,是中原大地”

    “整个四川省,有七个府,四个州,一百一十三个县城”

    “至于村庄,少说也有几千,甚至是上万个”

    “一百万的缅人土人,全部被打散了,随机安置在各个州府县”

    “平均下来,各村镇村庄,甚至一百人都不到,一个县城,也不到一万人”

    “说句不好听的,这帮土人夷人,人生地不熟的,语言也不通,又没了领头人”

    “即便是想闹事,也找不到首脑,更别想聚众搞民乱”

    “要知道,万历天启年间,整个四川的人口,可能就超过了500万”

    “这一百万的缅人,撒豆子似的,安置在各州府县,全部分散,更没得凝聚力”

    “如今的四川,良田耕地,那都是现成的”

    “这帮缅人,随便复垦一下,十几亩地,唾手可得”

    “几年下来,吃得饱,穿得暖,衣食无忧,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选择闹事的”

    、、、

    是的,这个老辣的金光,肚子里要是没点东西,怎么敢提出反向移民啊。

    这不,他把四川的州府县,都全部记下来了,就是为了说服朱皇帝。

    没错的,一百万的缅人夷人,看上去很多。

    但是,全部安置在四川的州府县,那就沧海一粟了。

    随机分配安置,丢在人生地不熟的县城村庄,周边也没多少缅人,想搞事也搞不出来啊。

    再有,四川是天府之国,有的是良田耕地。

    金光十分坚信,只要这帮缅人,活得下去,活的好好的,衣食无忧,肯定就不会闹事了。

    毕竟,天大地大,肚子最大,没人会跟好日子过不去。

    “还有一点”

    “这个四川行省,还是大明的地盘,自古以来的固有疆土”

    “整个四川,各州府县,有大量的官吏,也有几万驻军,全是本朝的精锐”

    “更有一百多万的本地人口,那些都是大明的子民,老实本分的庄稼汉”

    “所以说,这些缅人,只要进入了四川,只要不是傻子,肯定不敢闹事,更没胆子闹事”

    “更何况,这些缅甸夷人,去年的时候,就被大明的军队,打杀怕了,更没得胆子”

    “再有一点”

    “现在,本朝是有困难,从大西南各省移民,难度不小,丁口也不足”

    “但是,将来的某一天,肯能就不一样了”

    “陛下勇武,豪气万丈,定能打下更大,更多的地盘”

    “到时候,有钱有人,还是可以继续移民,充实四川的汉人”

    、、、

    说到这里,老辣稳重,自信满满的金光,又躬身一礼,以示自己对朱皇帝敬畏之心。

    没错的,四川行省,本就是大明的地盘。

    里面有大量的官吏,也有不少的军队,更有上百万的本地人口。

    这些都不是死人,身为管理者,不可能任由缅甸人,乱搞一通,或是聚众闹事。

    同样有一点,现在的缅甸行省,早就没了大规模兵乱暴乱。

    归根结底,就是被大明的军队,打怕了,杀怕了,动辄屠城灭口,一片白地。

    胆子大的缅甸人,要么被杀绝了,要么早就从良了,不可能留着等死的。

    再有一点,现在的大明,是没有足够的丁口,移民四川。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将来以后,朝廷不会有更大的地盘,更多的丁口,去移民充实四川。

    “嗯”

    “好好好”

    “说的好,说到点子上了”

    听到这里,一直细心听讲的朱皇帝,终于露出了微笑,重重的点了点头,夸赞了几句。

    不过,他的目光,并没有看向金光,而是盯着程源,看他是否还有别问题。

    没错的,这个御前会议,一开就是几个小时,已经很长了,该做决断了。

    总体上来说,这个四川省,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被兵乱搞得一塌糊涂,也到了整顿经营的时刻。

    当然了,朱皇帝是被金光说服了,没有意见了。

    但是,旁边的程源,还是一股不服输的样子,等着金光说服呢。

    没错的,一百万的缅人,全部移民到四川,几千里路途啊,困难不小,耗费的粮饷更多。

    这些问题,金光也必须考虑到,拿出全部的解决方案。

    “呼哧、、”

    顺着朱皇帝目光,金光已经有了主意,深吸一口气,重重的点了点头。

    很明显,朱皇帝已经有了决断,但是,需要更多的朝臣,同意这个朝廷大决议。

    所以说,现在的金光,还得继续站着,用口水沫子,去说服那些老家伙。

    半晌后,等了一会儿。

    金光才转过身,对着礼部尚书程源,还有其他的朝臣们,躬身行礼,再继续开口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程尚书”

    “诸位同僚,将军们”

    “一百万缅人,全部反向移民四川,确实是困难重重”

    “毕竟,如今的朝廷,也是困难重重”

    “朝廷的军队和粮饷,需要征伐厮杀满清鞑子,无力投入缅甸和四川”

    “下官这里,倒是有几个点子,仅供陛下,诸位同僚参考”

    、、、

    说完后,信心满满的金光,又对着朱皇帝,还有一众朝臣,抱拳躬身行礼。

    是啊,自家事自己知,毕竟是降臣出身,天助兵的杀伐恶名,也是人尽皆知的。

    所以说,该谦虚的时候,金光肯定不敢跋扈,更不会意气用事。

    同时,心中也在感叹啊,降臣出身的他,无论如何,都是低人一等啊。

    同样,朱皇帝的老参茶,确实是不好喝啊,就喝了几口而已,又要耗费一大堆的口水沫子。

    “其一”

    “是选人选将”

    “一百万的缅人,确实不是小数目”

    “这帮缅人,本就是番外夷人土人,桀骜不驯,难于驯养”

    “移民的动员启动,路上的千里遥途,或是到了四川,都可能存在反复,或是中途暴动”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大将,杀伐果断的狠人猛将”

    “亲自带队,沿途护送押送,震慑那帮缅人,无条件服从朝廷的安排”

    “当然了”

    “押送期间的手段,可能就有点不大人道,几刀下去,人头落地,也就老实本分了”

    、、、

    没错的,上百万人的大迁徙,即便是一群绵羊,肯定也得出问题,这是无需质疑的。

    更何况,缅甸人,本就是番外夷人,语言不通,难于管教。

    所以说,这种强制性的反向移民,肯定需要一个大将,猛将,狠人,亲自坐镇押送。

    其目的,就很简单了,就是负责砍人的,不听话的,闹事的,不服从管教的,全部一刀砍了。

    好在,现在的大明王朝,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压根不缺少武夫狠人。

    “其二”

    “就是军队问题”

    “老臣的建议,是分批次的移民,而不是大批量的移民”

    “朝廷的军队,也不需要太多,五千人足矣,能一次性,押送十万人左右”

    “如此下来,来回挪腾十次,也就差不多了,反正都是在大明境内”

    “路线上的选择,老臣也研究过了”

    “整个上缅甸,中缅甸,一条大金沙江,南北贯穿”

    “从最下面的美德城,沿途的色雷,色固,蒲甘,阿瓦城,安国正城,太公城,直到最北面的蛮莫城”

    “这个蛮莫城,旁边就是铁壁关,后面就是陇川,南甸司,腾冲州,也就到了滇西”

    “再有一点”

    “去年年底的时候,朝廷的户部,就在拓宽滇缅官道,效果斐然”

    “所以说,缅甸行省内,移民的路线,可选择大金山江水路,沿途消耗有限的很”

    “进入了滇西以后,也有滇缅官道,那帮缅人,更不敢放肆,有抵触也不敢乱来”

    “更何况,阿瓦城就有水师,张国用将军的3千水师,常年巡视大金沙江流域,能确保万无一失”

    、、、

    是的,既然金光敢提出这个战略,肯定都是有腹稿的,不可能被程大炮刁难。

    军队不用太多,5千就足够了,小批量慢慢移民,反正不急的。

    缅甸省,以前的缅甸国,里面就有一条大金沙江,贯穿整个缅甸国,从缅北密支那,一直延伸到海边。

    所以说,只要走水路押送,速度快,消耗也很小。

    还有,大明王朝,在缅甸阿瓦城,是留了一个内河水师,3千兵马。

    有几百条战船,几百条渡船,既能押送缅人,也能在沿途威慑缅人。

    到时候,只要上岸了,进入了滇西,周边都是汉人,那帮缅甸仔,更是不敢放肆了。

    “至于粮饷消耗”

    “朝廷的军队,都是有粮饷的,暂时可不用考虑”

    “主要的问题,还是缅人移民的日常消耗,沿途的饮食起居”

    “老臣的意见,朝廷要有选择性的,挑选缅甸移民丁口”

    “最好是沿着大金沙江,各州府县,尤其是中缅甸,人口密集区域”

    “阿瓦城到良渊城,美德城,这两条路线上,就有几十个大城,那都是缅甸的精华”

    、、、

    喜欢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请大家收藏:()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