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82章 汤姆斯杯决赛,冠军咯!
    热身场地。

    林瞿牧和石宇奇面对面站立。石宇奇站直身体,双手举至胸前,掌心向下,双手各握着一颗球。林瞿牧微微俯身,双眼放空,双手放在石宇奇双手手背上,身体尽可能放松。

    这是正常的测试反应的测试,尽可能快地抓住落下来的球,保证它们不要落地。

    “来了啊。”石宇奇说着,林瞿牧抿抿嘴,做好了准备。

    石宇奇吓唬了几下林瞿牧,做了几个假动作后,石宇奇在一次假动作后几乎是无缝衔接,松开了右手。林瞿牧无神的眼神迅速恢复正常,微微侧头,右手也几乎迅速起步,几乎是瞬间就直接把球抓在手里。

    “还不错。”林瞿牧笑了笑,随意把球甩在墙上,然后接住。

    “不错不错。”石宇奇说道,“今天能不能把安东森按在地上摩擦就看你今天的了。”

    “摩擦不了,但我可以尝试一下打击他的信心。”林瞿牧说道。

    “那也可以。”石宇奇说道,“这也是一个目标。好了,差不多也要开始了,你再准备准备。”

    “好。”林瞿牧拿着拍子,和翁弘阳打起简单的拉吊,以缓缓激活身体为主。

    ————

    决赛前一天,尤伯杯半决赛。

    林瞿牧并未选择和石宇奇等人一起去看中国队对阵日本队的半决赛,而是自己待在酒店里面,仔细研究安东森的打法细节。

    “唔……”林瞿牧双手托头,面色较为严肃。

    安东森的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的对手分别是奈良冈功大和乔纳坦。打奈良冈功大那场比赛比较轻松,第一局安东森就捶了奈良冈一个七分惨案,随后第二局安东森更是化身通天代,21:12拿下第二局,两局横扫奈良冈。

    虽然奈良冈的弱点人尽皆知,但是奈良冈本身的连贯威胁是非常大的,比上比不了身高差不多的金廷,比下又比其他的球员要好很多。

    安东森打奈良冈选择的战术也很简单,控底线为主,再加上一些停顿出手,的确让奈良冈失去了自身的节奏。第二局开局奈良冈打的很不错,比分也和安东森咬得很紧。但是到后面安东森以加速控网抢攻加上高质量控底线,一下子就将分差拉大,随后就这样赢了奈良冈,还让奈良冈没拿到一局的总分(21分)。

    打乔纳坦就是两个拉吊突击大师之间的博弈。这场比赛打了三局,第一局更是打到加分,第二局依旧比分焦灼,唯独第三局安东森打了乔纳坦一个九分惨案,拒绝了乔纳坦的逆转计划。

    第一局两个人并没有选择很激进的打法,全都是在相互控制对方的底线为主。不过第一局的结果也能说明,后场球的质量安东森占优,数次速度极快的点杀给乔纳坦起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不过乔纳坦心态也足够坚定,即便是第一局比分不利,也依旧贯彻控底线这个战术。

    安东森第一局的控底线质量非常高,乔纳坦的选择基本被锁死,不是选择回高远球就是过渡网前。不过安东森的控底线也不是一直都有效果,第二局的时候乔纳坦尝试加速冲击就让安东森有些烦恼了。而安东森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控制其中一个底线,他选择的是乔纳坦的头顶区,毕竟头顶区大概率是需要转身的。

    这个办法也奏效了,但不多,乔纳坦第二局的加速完全是杀红眼了,无论怎样都要砸,这也为第三局的惨案埋下伏笔。

    其实到了后面,乔纳坦手握五个局点就已经看出来了。安东森连追四分,都是抓住乔纳坦转身的那一个过渡球做文章,逼迫乔纳坦继续转身处理。之后靠着乔纳坦卯足力气一个头顶区重杀斜线,乔纳坦才艰难拿下第二局,最后决胜局完全无力回天,草草结束半决赛第一场。

    林瞿牧沉思片刻,把电脑关上。

    安东森的打法其实能看出,他的战术构想一直都是控底线为主,这对于那些后场进攻能力薄弱的球员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即便是面对后厨进攻能力强的,比如安赛龙金廷等,安东森的防守不说固若金汤,也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了。

    不过林瞿牧也看出了安东森这个打法的弊端。但凡碰上后场进攻能力强的,开局阶段安东森控底线的成功率不高,也就是说,安东森有些慢热。其次,安东森这个打法不仅对自身手感要求很高,对球馆本身的风向也很敏感,一点不对就是一大堆的失误。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打法很吃手感。

    所以说嘛,控网抢攻可以保住下限,因为当每个进攻都往界内砸,无论怎样都能砸下来几分。而这种可以争上限的打法其实更吃手感和状态,一点不对就能化作无数失误。

    再说了,数值美之所以美,就是一切机制在数值面前都不算事。

    ————

    当地时间下午一点半,汤姆斯杯决赛正式开始。

    一单对决:林瞿牧vs安东森。

    比赛开始后安东森就感觉到了不对。林瞿牧一上来就把进攻拉满,而且还不是那种纯粹的加速控网抢攻,而是利用多种后场进攻手段让自己的后场球逐渐失去质量,最后被林瞿牧一锤定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让安东森有些惊讶,毕竟在他的赛前分析中,林瞿牧一般不会选择这样的开局,一般林瞿牧会在非常重要的比赛中会选择这个速度节奏快的开局,虽然汤姆斯杯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赛,而且前面林瞿牧也不是没有选择这样打。

    第一局前半局都要走到四分之三了,安东森有些慌了。无他,林瞿牧依旧还是这样选择打球,安东森本以为林瞿牧会选择缓一些再去打。

    但是安东森转身看了一眼教练,教练摇了摇头,安东森于是继续选择控底线打法。

    只不过,11:3的比分告诉安东森,控底线对第一局的林瞿牧来说,几乎没用。

    林瞿牧领先八分进入第一局的技术间歇。

    孙俊指导和乔斌指导走到林瞿牧身边,前者站在林瞿牧面前,后者站在林瞿牧身侧,拿着冰袋给林瞿牧做冰敷。之前林瞿牧向孙俊指导反映自己的肩膀有些疼,孙俊指导先让林瞿牧在比赛间歇的时候做冰敷,赛后再去缓和一下,训练强度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回国后做些系统治疗。

    “网前这一块看住了,它是关键知道吧?”孙俊指导说道,“你接下来的战术核心就是控网抢攻,网前抢住了,后场他就控不住,控不住他整个战术就失败了知道吧?”

    林瞿牧点点头,他在第一局前半局就能感受得到。

    乔斌指导随后说道:“你后场给他的压力足够了,但一定要保持住,让他处于那种想打又不想打的矛盾情况。”

    林瞿牧点点头,随后说道:“进攻我可以以追身为主,尽可能重一些,让他分不开角度。”

    “嗯,软硬结合试一下他的防守目的是什么。”孙俊指导说道。

    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后,乔斌指导和孙俊指导走回了教练席,林瞿牧收拾了一下球包,随后拿着球拍回到了球场。

    另一边,安东森和教练讨论到了最后一秒才回到球场,把球铲起打给林瞿牧,林瞿牧接过,示意换球。

    比赛恢复后,安东森继续控底线,但林瞿牧的抓推突击效果没那么好了,安东森显然做好了准备。林瞿牧迅速转变进攻节奏,软硬结合,在得分丢分各占一半的情况下试探出了安东森的防守节奏:斜线调动。

    斜线调动是用来破坏进攻连贯节奏的优秀的防守策略,以利用对方球员进攻后下意识进行直线连贯的心理,出其不意地手腕一抖,挡网球变成斜线挡网,破坏了对面的连贯节奏,以达到把节奏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上一样。

    面对这种情况,林瞿牧做出了制定好的战术应对:中路追身+重杀限制角度。

    中路追身本就是限制对面出球角度,因为无论怎么分角度分的都不会很大,除非是自身进攻站位靠边,被对面挡另一边。其次中路追身的反应时间是最慢的,出球角度也是最难以控制的,尤其是线路集中在肩膀到胸口这一侧,最佳的线路就是对方球员持拍手腋下。再加上林瞿牧的重杀,安东森能分出的角度就更小了。

    分差很快被林瞿牧拉开到13分,19:6。安东森在林瞿牧得到16分时就知道第一局已经不属于自己了,所以安东森迅速投降,草草结束了第一局。

    21:6,林瞿牧大比分拿下第一局,取得开门红,双方交换场地进行第二局的争夺。

    两分钟的局间间歇结束,比赛继续进行。

    比赛一开始,林瞿牧也感觉到了不对。安东森选择的战术核心依旧是控底线,但这次安东森控制的不是林瞿牧的两底线,而是正手底线,这和面对乔纳坦时的战术是相反的。而且林瞿牧感觉到了另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自己的进攻被安东森勾引着打,但每次都能打到安东森布下的大网。

    一顿控网抢攻后,林瞿牧知道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安东森在控林瞿牧正手底线的同时站位也做了一些调整,站位更靠反手,但是防守重心放在了反手,刚好也是林瞿牧进攻线路的直线,林瞿牧的进攻大多数也是直线。

    如果林瞿牧是观众,或许林瞿牧会鼓掌,这个站位真巧妙,重心放在反拍,正拍的防守也能兼顾。但是作为球员,林瞿牧只能说,有些恶心。

    但不多。

    数值碾压,启动!

    连续三个四百公里以上的杀球时速给安东森打的眼神有些清澈。我嘞个骚刚,这球感觉就不是人类范畴能打出来的,这也太猛了吧?

    但这还没完。安东森的站位的确很巧妙,但从纵向的空间来看,他站的有些靠后了,加上林瞿牧的收吊和劈吊,安东森多次倒地救球,才勉强跟上了林瞿牧的步伐。

    王德发,这还有天理吗?

    林瞿牧没有理会安东森怎么想的,不过他自己还是改变了一些进攻方式,以手腕闪动发力式的进攻,这是石宇奇最擅长也最喜欢的后场进攻方式,不算重但速度快落点浅,克制那些站位靠后的防守站位。

    比分从犬牙交错式提升到林瞿牧一飞冲天,然后林瞿牧11:7领先四分进入第二局的技术间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